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和内皮素-1(ET-1)水平与慢性心衰(CHF)患者房颤、肺动脉高压及预后的关系。选取CHF患者106例(CHF组),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根据是否伴房颤与肺动脉高压将CHF组分为房颤(AF)亚组与非房颤(AF)亚组、肺动脉高压(PAH)亚组与非肺动脉高压(PAH)亚组。同时对CHF组随访6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50例。比较各组NTproBNP、ET-1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进行相关性分析。(1)CHF组各级心功能患者NT-proBNP、ET-1水平及LVEDD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CHF组NT-proBNP、ET-1水平及LVEDD逐渐升高,LVEF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NT-proBNP及ET-1水平与心功能分级、LVEDD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3)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化介入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治疗血管再通时间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15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并完成6个月随访的STEMI的患者,按照优化介入流程启动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记录两组患者靶血管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比较两组患者Dt B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入院和PCI术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值及术后6个月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靶血管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LVEF相似,但在PCI术后6个月随访时左室射血分数变化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病种质量管理可缩短STEMI患者急诊PCI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改善术后6个月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3.
探究血清Hcy水平在评估慢性肾脏病性心衰患者预后的价值。收集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肾脏病性心衰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测定入院后血清Hcy水平,将Hcy值15μmol/L患者列入Hcy正常组(n=32),Hcy值≥15μmol/L患者列入高Hcy组(n=28)。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随访6个月后的血浆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再住院率及全因死亡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肾脏病性心衰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6个月后,高Hcy组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差于治疗前及Hcy正常组(P0.05);高Hcy组患者的BNP水平高于Hcy正常组, 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患者再入院率及全因死亡率均高于Hcy正常组(P0.05);血清Hcy、CysC水平为慢性肾脏病性心衰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血清Hcy水平在慢性肾脏病性心衰患者的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27 (IL-27)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药物组各35例,其中单纯药物组行优化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CR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个月血清TNF-α、IL-1和IL-27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TNF-α、IL-1和均明显下降,IL-27明显升高,且联合治疗组变化较单纯药物组更显著(P0.05),两组LVEDd、LVEF及LVMI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药物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及心功能均得到改善.TNF-α、IL-1和IL-27水平指标可以作为评价CRT效果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6月龄雄性SHR和Wistar大鼠各10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小动物高频超声检测仪通过二尖瓣血流频谱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左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结果:血清脂联素水平SHR显著低于Wistar大鼠[(11.18±0.37)、(13.43±0.58);P0.01];E/A和E'/A'SHR显著低于Wistar大鼠[E/A:(2.21±0.23)、(2.77±0.24);P0.01和E'/A':(0.56±0.13)、(1.46±0.11);P0.01];E/E'SHR显著高于Wistar大鼠[(30.17±1.78)、(21.15±1.44);P0.01];DT和IVRT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SHR血清脂联素水平与E/A、E'/A'呈显著正相关(r=0.828,P=0.003;r=0.720,P=0.019),与E/E'呈显著负相关(r=-0.845,P=0.00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清脂联素水平能分别进入以E/A、E'/A'和E/E'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中.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超声指标显著相关,其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心肌病(DC)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与血浆心钠素(ANP)水平的关系。方法:将早期DC患者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 I)分成左心室肥厚(LVH)组23例及无LVH组29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脉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别进行心脏结构、心功能和血浆ANP水平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LVH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E峰、A峰及E/A)明显受损,表现为A峰上升,E峰、E/A下降(P<0.01),左心房内径(LAD)扩大(P<0.01),血浆ANP明显升高(P<0.01);有LVH组比无LVH组E/A、LAD及血浆ANP改变更明显(P<0.01)。相关性分析及检验表明,血浆ANP与LAD及LVM I、A峰呈明显正相关(r值依次为0.78、0.74及0.65,P均<0.01);与E/A则有明显负性关系(r=-0.69,P<0.01)。结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心肌肥厚是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表现,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ANP质量浓度可作为判断早期糖尿病心肌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妊娠晚期左室舒张功能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选取42例妊娠晚期健康孕妇(观察组)和36例同龄健康未孕女性(对照组)对比分析LAD、LAVI、E/e’、e’/a’、E/A等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1)观察组42例中,LAVI34ml/㎡20例,占48%;观察组中舒张功能减低占55%,对照组中舒张功能减低占8%;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AD、LAVI、E/e’增大,E/A、e’/a’比值减小,LAD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E/A、e’/a’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VI、E/e’指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在评价妊娠晚期母体左室舒张功能方面,LAVI与E/e’指标与左室舒张功能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心脏重新构建的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评价左卡尼汀对缺血性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的治疗效果.选择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加用左卡尼汀,治疗15d后比较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及E/A改善情况.治疗结果为:1)两组治疗后均有效,心功能显著改善;2)卡尼汀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6.6%vs 66.6%) (P<0.05),心功能改善更为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分析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回顾分析秦州区人民医院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121例,空腹测定肝功、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和B型利钠肽原水平等指标,根据B型利钠肽原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并进行统计比较和相关性研究。B型利钠肽原水平升高和年龄有显著性差异(P0.01),B型利钠肽原水平和甲状腺FT3和TSH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B型利钠肽原水平与FT3有负相关(γ=-0.3137,P0.05);与TSH正相关性(γ=0.3287, P0.05)。老年代谢水平的下降,心功能不全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有显著相关性(P0.05)。老年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的治疗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浆B型脑钠利尿肽前体N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对不同房颤患者预后情况分析,以判断NT-proBNP对房颤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取无房颤及心衰的患者(A组)23例作为对照组,72例心房纤颤的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左室功能正常者(B1组)22例,左室功能不正常者共50例,分别分为(B2组)为NYHAⅠ级26例,(B3组)为NYHAⅡ~Ⅳ级24例,进行血浆NT-proBNP测定及超声心动图LVEF的检测。结果:A组血浆NT-proBNP(7.40±8.8)pg/ml;B1组血浆NT-proBNP(56±9.8)pg/ml;B2组血浆NT-proBNP(335±12.8)pg/ml;B3组血浆NT-proBNP(956±8.8)pg/ml;组间两两比较A组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其他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心动图检测,A组LVEF值(55.6±7.2)%,B1组LVEF值(52.7±8.5)%,B2组LVEF值(43.2±8.4)%,B3组LVEF值(34.2±6.1)%,组间两两比较A组与B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合并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是判断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早期心脏及血管损害的特点.方法:采用修正的NCEP-ATⅢ的诊断标准,筛选首次确诊为MS但无明显症状以及任何并发症的患者103例,与95例健康正常人比较,测量和比较MS患者心脏超声功能和外周血管的早期超声损害特点.结果:MS患者较健康正常人心脏舒张功能减低、室壁增厚,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LVPWT)、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快速充盈峰值(A)、舒张早期二尖瓣环速度(Em)、舒张晚期二尖瓣环速度(Am)、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E峰与A峰比值(E/A)、Em与Am比值(En/Am)、E与Em比值(E/Em)与健康正常人比较存在统计差异(p<0.05).双侧颈动脉球部及右侧颈总动脉远段内膜中层厚度较正常人明显增厚(p<0.05).结论:MS患者无症状阶段就已经出现心脏和外周血管靶器官损害的情况,应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2.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向肺动脉高压发展的过程及趋势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收集2015年1月~2017年4月来甘肃省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HP)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右心导管检测结果分为高血压患者与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者(H-HP),对两组患者分别做相关检查。H-HP患者LVTD、LVTD/RVTD、TAPSE、二尖瓣E峰流速、二尖瓣E/A、三尖瓣E峰流速、三尖瓣E/A均低于H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TD、RVEDA、RVESA、FAC、RVMPI、DMPA、DLPA、DRPA、二尖瓣A峰流速、三尖瓣A峰流速均高于H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P患者右心导管检测PASP、PAMP、RAMP、PCWP、TPVR均高于HP患者,CI水平低于H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P患者RVWT、RVESVI、RVESDI、RVCI明显升高,RVFA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P患者二维斑点追踪检测GLS、GCS、Pro-B、Pro-A、Ptw-All均低于H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P患者血清CXCL10、CXCL12、CXCL16水平均低于H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CMR、RHC、2DST1均能够对PH患者心功能结果进行评测,H-HP患者心功能多为左心室舒张异常、右心室整体功能降低,提示此类心功能结构患者发生PH风险较大,为临床诊断PH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探讨前列地尔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临床效果. 同期选取2010 年6 月-2015 年12 月于同济医院住院治疗的73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前列地尔治疗组, 两组患者均采用冠心病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包括休息、吸氧、调脂、扩冠、双联抗血小板等对症支持治疗. 前列地尔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增加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 10 μg 前列地尔注射液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10 mL 静脉推注, 1 次/d.连续治疗7 d. 治疗28 d 后, 常规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 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 LVDs)、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 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end-diastolic, LVPWd)、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E峰/A峰比值较治疗3 d 后无显著改善(P >0.05); 前列地尔组在治疗28 d 后与治疗3 d 后相比, LVDd, LVDs, E 峰/A 峰比值有明显减小, EF 值明显升高(均达到P <0.05), IVST 与LVPWd 变化不明显. 前列地尔在短期内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有改善作用, 对左室重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房功能,探究其对阵发性房颤临床上的诊断价值及指导作用。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酒泉市肃州区城关医院3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为病例组,3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窦性心律时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前后径、左右径,舒张早期和晚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即E峰和A峰,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组织多普勒获得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二尖瓣环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计算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之比(E/e),以此评价左心功能。比较两组患者各参数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病例组心率、LA内径(前后径和左右径)、A峰、a值、E/e较大,而e值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峰、LVEF在两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阵发性房颤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并探讨三者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CHD)患者174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68例和ACS组10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7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9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PCSK9、Hs CRP水平,并检测血常规,计算N/L,同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三者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血清PCSK9、N/L、Hs CRP均明显高于SA组(P0.05),AMI组均明显高于UA组(P0.05).ACS患者血清PCSK9与炎症因子(N/L、Hs CRP)呈正相关(P0.05).ACS患者多支病变组血清PCSK9水平明显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组(P0.05),N/L、Hs CRP在病变支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Gensini积分分别与血清PCSK9、N/L、Hs CRP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血清PCSK9、N/L可以预测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结论血清PCSK9可能通过炎症反应促进ACS的发生、发展,血清PCSK9、N/L与ACS冠脉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or gene 2protein,s ST2)、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on protein,Hs CRP)、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73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110例,实验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组(64例,对照组),ACS患者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4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56例,均行s ST2、Hs CRP、血常规水平检测,比较各组间血清s ST2、Hs CRP及NLR,分析其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s ST2、Hs CRP及NLR均高于SA组(P0.05); AMI组s ST2、Hs CRP及NLR均高UA组(P0.05); ACS组s ST2与Hs CRP、NLR呈正相关(P0.05); s ST2、Hs CRP及NLR与ACS患者在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ACS组s ST2、Hs CRP及NLR与Gensini积分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s ST2、NLR是ACS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结论 s ST2、Hs CRP、NLR的水平随着ACS病情进展而逐渐升高,考虑与冠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s ST2和NLR是ACS冠脉病变程度的预测因子,但s ST2的参考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7.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D-dimer)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分析。以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为时间段,选择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4ml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dimer水平,且根据检测结果分成两组,D-dimer≥0.45 mg/L设为D-dimer升高组,0.45 mg/L则设为D-dimer正常组,另外,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并且对比观察。(1)根据NYHA分级,Ⅳ级组D-dimer、NT-proBNP水平比Ⅱ级组、Ⅲ级组高,Ⅲ级组高于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组LVEF水平高于Ⅲ级组、Ⅳ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D-dimer与NT-ProBNP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3)D-dimer正常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D-dimer升高组,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血清D-dimer,可判断分析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且可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系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促排卵周期血清雌二醇(E2)比值及孕酮/雌二醇(P/E2)比值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率的关系。方法接受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不孕患者695例,于HCG日、移植前1d、移植第7d检测血清E2水平;移植第7d同时检测血清P水平。分别比较HCG日E2与移植前1dE2的比值、HCG日E2与移植第7dE2的比值、移植第7dP的绝对值及P/E2的比值与妊娠率的关系。结果HCG日E2与移植前1d E2的比值与妊娠率无相关性;HCG日E2与移植第7dE2的比值与妊娠率呈负相关性,比值越高妊娠率越低,有显著性差异;移植第7dP/E2的比值与妊娠率呈负相关性,比值越高妊娠率越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IVF周期中,HCG日E2与移植第7dE2的比值、移植第7d孕雌激素比值可以作为预测IVF妊娠结局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心率振荡现象的变化以及心率振荡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关系.方法:通过NYHA心功能分级法选择心功能Ⅱ级一Ⅳ级的患者102例,另选正常健康对照者80例,采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资料,计算心率振荡现象(HRT)的两个参数,振荡初始(TO)和振荡斜率(TS),同时行心脏彩超比较LVEF与LVEDD两组之间差别;并计算TO、TS、LVEF、LVEDD之间相关性.结果:CHF组T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O与LVEF、LVEDD之间明显相关.结论:CHF患者室性早搏后的HRT现象减弱,与心功不全程度明显相关.HRT可能作为评价心力衰竭危险分层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目的是探讨管紧张素(Ang)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在治疗心功能不全中的临床疗效。所选用的方法为:选择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Ⅴ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和卡托普利组,于服药前及服药6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超声心动图。2组用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及左室舒张内径(LVEDD)等指标均有改善( P<0.05)。从而得出结论: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均能改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