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呈茂 《科技资讯》2012,(3):111-111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具有综合性的技术问题。目前国内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经小电阻接地和消弧线圈接地。每种接地方式都有优缺点,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主要是为了限制弧光过电压,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是因为当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可以补偿电容电流,电弧可以自熄。  相似文献   

2.
选取过补偿脱谐度相对较小的消弧线圈以补偿电容电流,减小弧道残流、降低电弧重燃次数、提高故障自恢复概率;选取阻值相对较低的并联电阻以快速泄放对地电容的零序电荷,提高健全相、故障相及中性点的过电压衰减速度,减小熄弧后中性点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和幅值,以有效抑制弧光接地引起的暂态过电压。ATP仿真结果表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是适用于电缆与架空导线混合的35kV城市配电系统较为理想的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3.
蔡宏 《科技信息》2007,(17):281-285
针对6~65KV的中压配电网,讨论了其中性点接地的方式,分析了中压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起弧原理及其消除措施,介绍了现有的主要的消弧线圈的种类,就消弧线圈的安装与配置进行了探讨,详细说明了调容式消弧线圈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电容电流的测算方法。调容式消弧线圈具有相应速度快,调节精度高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配合合理的安装与配置方式,能够很好的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电流的自动跟踪补偿,从而保证体统的可靠运行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广东科技》2006,(2):30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政策,它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电磁环境都有很大影响.然而,目前为止电力系统未能满意地解决这一问题.本项目基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并成功实现了“‘快速消弧线圈’加‘快速选线跳闸’”的接地运行方式,即:采用快速可控消弧线圈最大限度地消除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而当非瞬时性故障发生时,快速选出接地线路并跳闸。其主要特点在于,兼顾消弧与选线两种功能,在保证消弧线圈快速输出补偿电流的条件下,在接地故障电流已降为很小的残流的状态下进行快速准确选线。其对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过程是:当故障发生时,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长期以来配电网采用非直接接地方式运行,该方式下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流过所有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容电流。随着配电网的发展,配电系统中电力电缆的广泛使用使得其对地电容电流剧增,尽管采用中性点加装消弧线圈可对电容电流进行补偿,但由于消弧线圈补偿能力有限,部分地区消弧线圈实际运行在欠补偿状态。由于较大的电容电流不利于接地点熄弧,由接地弧光的熄灭和复燃而导致的间歇性弧光不仅会引起设备过电压,还容易造成高频谐振等问题,危害设备的运行。本文结合某地区配电网发生的一起单相接地引起的连锁跳闸事故,分析了事故原因,探讨了弧光接地过电压易造成的严重危害,同时给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政策,它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电磁环境都有很大影响。然而,目前为止电力系统未能满意地解决这一问题。本项目基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并成功实现了“‘快速消弧线圈’加‘快速选线跳闸’”的接地运行方式,即:采用快速可控消弧线圈最大限度地消除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而当非瞬时性故障发生时,快速选出接地线路并跳闸。其主要特点在于,兼顾消弧与选线两种功能,在保证消弧线圈快速输出补偿电流的条件下,在接地故障电流已降为很小的残流的状态下进行快速准确选线。其对单相接地故障的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重庆某坝变电站35kV电网三相对地电容不平衡问题的分析,得出其带消弧线圈运行时,消弧线圈的整定不能同时兼顾三相电压的平衡和单相接地时消弧线圈的消弧作用的结论;提出了山区35kV电网新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即在系统正常运行时中性点不接地,在发生单相短路接地时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并对这种中性点新型运行方式的暂态过程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暂态过程中过电压和冲击电流水平.在重庆地区和贵州地区的试验表明,这种新型中性点运行方式对减低山区35kV电网雷击跳闸率,提高其防雷运行水平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山区35kV线路防雷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山区35kV电网广泛地采用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利用消弧线圈电感电流的补偿作用抵消接地点的容性电流,使工频续流电弧自动熄灭,系统恢复正常,但消弧线圈的整定条件要求高,难于同时兼顾。通过对某山区经消弧线圈接地的35kV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实测,分析了该系统不带消弧线圈和带消弧线圈时系统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及消弧线圈的运行状况,提出了消弧线圈运行和在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时必须重视三相对地电容不对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动跟踪补偿消弧成套装置主要是用来自动跟踪补偿6~10KV 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和限制电网稳态、暂态过电压水平。是该公司的专利产品,广泛地应用于电力,化工、冶金、矿山等行业电网。产品的主要特点是:1.采用消弧电抗器串联电阻联合接地方式,解决了老式消弧线圈接地谐振问题和小电阻接地不能补偿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的问题。2.消弧电抗器采用可调气隙式电抗器,实现无级连续可调。并用电动机实时调节,解决了老式消弧线圈停电分档调节的问题。3.实现消弧电抗器的实时自动跟踪调节,并在电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暂稳态特性分析,都是假定发生在接地故障前后,系统的参数不发生改变和不考虑消弧线圈调匝动作情况下进行的,这与工程实际不符.针对该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出现消弧线圈调匝动作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暂稳态特性分析,建立了调匝式消弧线圈数学模型,给出了消弧线圈调匝前后的接地电流、消弧线圈电流的稳态与暂态表达式,并进行了Matlab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刘韶春 《甘肃科技》2012,(22):75-77,39
对消弧线圈补偿接地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介绍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使用消弧线圈对系统电容电流进行自动补偿的方法,特别是近期推广应用的微机控制的消弧线圈自动补偿装置的原理、接线及使用情况。并介绍了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微机控制自动调谐技术,对于今后城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福全 《广东科技》2009,(14):174-175
本文对电力系统四种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评价了四种接地方式各自的优缺点,并分别计算了四种接地方式下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压和故障电流.  相似文献   

13.
李兴发 《科技资讯》2012,(9):111-111
谐振接地,即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有效地减小了单项接地故障电流的危害性。本文对谐振接地技术的实际应用从消弧线圈的选择、安装、调节、运行及操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王立伟 《科技资讯》2011,(2):116-116
小电流接地系统: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时处理地区35kV及以下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地区35kV及以下电网多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从而构成地区的小电流接地系统.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多种自动跟踪消弧补偿装置的特点及调容式自动跟踪消弧补偿装置的优越性 ;阐述了具有在线实时测量电容电流和快速、准确选线功能的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及接地选线装置的构成及基本原理 ;从应用角度总结了消弧线圈自动调谐及接地选线技术在厂矿企业供电系统中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朱洪昌 《广东科技》2011,20(20):144-145
目前,电力系统的接地方式主要有四种: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本文对上述四种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分别计算了四种接地方式下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压和故障电流。  相似文献   

17.
某炼钢公司10 kV电网全部由电缆线路组成,当前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当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不能准确选线,难以迅速切除故障电缆,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综合分析炼钢公司的多种运行方式并结合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技术原理,提出10 kV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解决方法.经资料收集和理论分析,分别建立了炼钢公司10 kV侧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仿真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的接地方法,能有效降低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的瞬时过电压,并有较大的故障电流,可使保护装置准确选线、降低线路故障对公司造成的损失.针对工业10 kV电网这类电网系统,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比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更具优越性.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法对生产持续性要求高的电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可靠供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炳艳 《科技信息》2012,(30):273-273
本文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特点,重点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情况,分别分析了故障时的稳态量和暂态量,为选择小电流接地选线的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现有的消弧线圈自动调整及故障选线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注入信号法测量配电网对地参数(对地电阻和阻尼率)进行消弧线圈调谐及中性点接地阻抗柔性控制,探讨了一种通过改变配电网中性点接地阻抗参数、测量零序电流变化和进行故障选线的方法.产品已通过现场运行,并在全国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利用接地变压器和可控自动快速消弧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当发生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时,自动跟踪的消弧线圈实现快速补偿,当发生非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时,能正确选出故障线路并跳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