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总结既有研究基础上,发现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语用方面的五项新成果:一是修饰的形容词可界定为表示量度的非绝对性质形容词;二是程度副词短语"老+V"不成立,"老+V+了"成立;三是进入程度副词两个否定结构的"老"受限很大;四是"老P的"与"老P了"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老+A"作状语和补语更自由;五是"老了"和"老鼻子"表"数量多",用法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度副词如“很”、“非常”一般的用法是修饰形容词、副词或动词,来加强程度,但是汉语中目前有一种流行趋势,直接用它来修饰名词,我们把它统称为“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这是一种很有意思,但是又颇有争议的语言现象,许多研究者已经进行了认真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看法。我们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这一特殊结构做一考察和解释。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名词”结构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被语言社团使用和认可是因为在特定的语言使用场合下,此结构中的名词转指该名词所涵盖的世界知识意象或意象组合。但这一结构的使用并非没有限制,其存在的语义基础就是名词丰富的内涵意义。某些名词能够进入这一结构是由于在特定的语言发展历史中获得了特定的性状意义或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通过转喻、凸显等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产生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特殊结构。  相似文献   

3.
不同来源的语言成分叠置的现象不仅见于语音、词汇系统,也发生于语法系统。零陵话的否定副词"很"的语法功能、句法分布与"不"有相同之处,但"不"出现的条件比"很"更宽松。通过与周边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比较,联系本地历史背景和相关语言现象,可以推定零陵话的否定副词"很"是从勉瑶语的否定词[n]音变而来。汉语方言的形成是"横向传递"的结果,因此解释方言现象不能拘泥于某一方言内部,而要从相邻的语言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4.
副词是只能充任状语的虚词。现代汉语中,“再’’是时间副词、程度副词和关联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述宾结构和少数数量词。  相似文献   

5.
副词是现代汉语词类中作用较为单纯的一种,它一般只修饰和限制动词、形容词。但副词对名词进行修饰和限定的现象一直存在,尤其“程度副词+名词”的结构在近年来大量出现。从“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内部关系和表达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初步了解该结构中名词功能的游离以及在表达效果上的利弊。  相似文献   

6.
李金霞 《科技信息》2009,(30):135-135
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说,"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是一种由潜性语言现象转变成显性语言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斯古德说过,语言就像一座冰山,语言符号中显而易见的东西仅仅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的十二分之一,其他十二分之十一往往是隐含的,但是代表着共同的潜能。我们必须到水面下的语言冰山的那十二分之十一中去寻找语言科学的一般原理。现在,“特喜剧”之类的说法很流行。这种表达方法,难以断言是合乎规范的新的语言现象,但它在社会上却愈来愈流行开来。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呢?本文就“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的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探讨该结构的潜性和显性特质。  相似文献   

8.
“转喻”与“程度副词+名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度副词+名词”是一种转喻(或转指)现象,而且可分其为有标记转指和无标记转指两类。转喻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因此,“程度副词+名词”就不该是一种新现象,它长期存在于汉语之中。  相似文献   

9.
罗美君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527-1530
"够呛"作为从方言发展而来的词汇,在语言使用的各种场合都有大量用例。"够呛"由"够"和"呛"的认知语义通过概念整合机制创新发展而来,具有[+否定]、[+超出承受范围]和[+难度大]之义。"够呛"在句中可作形容词、准副词和程度副词。"把(被)+主语+动词+得+够呛"结构的源构式是"动词+得+宾语+补语(够呛)"。"够呛"语义的虚化导致其语法功能变化,"够呛"演化成能凸显事物性状程度深的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0.
汉语史上,“莫”具有无定代词、否定副词、劝戒副词、语气副词四种词性,其演变过程大致上也依此顺序。“莫”继续语法化,变为构词成分,如北方话副词“莫非”中的“莫”。在“莫”的语法化过程中,主语的次类变换、句子结构的复杂化和句式、句子语气的变化诸方面是其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1.
常乐 《晋中学院学报》2012,29(5):100-104
从表程度、表范围、表情态、表语气、表时间频率、表肯(否)定六个方面,分析偏关方言的副词用作修饰和限制动词、形容词性词语,通过例句和具体语境对它的读音、意义、用法进行全面考察,全面反映偏关方言副词的丰富性以及在表情达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芳 《科技信息》2010,(29):203-203,391
"tout"无论作为泛指形容词、泛指代词还是副词,都是法语中的一个难点。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tout"的用法和常见注意事项,旨在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相似文献   

13.
叶颖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5):144-147
梅县方言程度副词既有与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相似之处,在内部差异、语法功能等方面又有其独有的方言特色。其中,在与形容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名词性成分的组合搭配上有显著的表现。此外,在近义程度副词(如:"争唔多"与"争滴"等)的使用上也表现出一定的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14.
“够呛”作为从方言发展而来的词汇,在语言使用的各种场合都有大量用例.“够呛”由“够”和“呛”的认知语义通过概念整合机制创新发展而来,具有[+否定]、[+超出承受范围]和[+难度大]之义.“够呛”在句中可作形容词、准副词和程度副词.“把(被)+主语+动词+得+够呛”结构的源构式是“动词+得+宾语+补语(够呛)”.“够呛”语义的虚化导致其语法功能变化,“够呛”演化成能凸显事物性状程度深的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5.
一、考查so与such的区别so与such都有如此;这样的意思,但用法不同。so是副词,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副词;而such是形容词,用于修饰名词。注意:⑴so和such都可用于形容词+单数名词之前,但有区别。用so时的词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于重叠式副词"活活"及其共现的语言现象进行了描述与量化统计,发现在"活活+VP+R"这一线性结构中存在着限制性,进而从历时演变的角度对于其成因做了初步的描写与分析,从而得出重叠式副词"活活"的发展过程及其特殊语言现象的历时层面原因。  相似文献   

17.
"程度副词+名词"与潜语言的显性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说,“程度副词+名词”这一结构是一种由潜在语言现象变成显性语言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上下三个方面:潜词义的显性化;潜在功能的显性化;潜性效果的显性化。  相似文献   

18.
“很”的词性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很”可以修饰除形容词、心理感知动词和能愿动词之外的普通动词短语或形容词短语 ,这里的“很”不表示程度 ,只表示动作进行的次数多、延续时间长或表示强调的语气。这里的“很”不是程度副词 ,应视为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语言的发展,程度副词的用法在逐渐扩大,除了修饰形容词和心理动词的原有用法之外,又出现了很+名词、很+动作动词、很+区别词等新的搭配方式。这些用法虽然外在表现不同,但却存在着共性,即它们都是人在认知上形成的"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在语法结构中的反映。所以,能够在"很+"框架中出现的词语都是无界的,其内部都具有同质性和可伸缩性。  相似文献   

20.
副词"好生"是副词"好"与词尾"生"的复合,产生的直接动因是汉语词汇复音化趋势的推激,它先后产生了情状和程度两种用法。这两种用法主要都是由于组合能力较弱或不能适应新的语言成分而逐渐衰落,并最终在竞争中被各自的同义副词所取代,从而沦为方言词的。中古、近代汉语中许多副词词尾集中消亡的原因有必要作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