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光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1):35+24-35,24
动物以新彩工笔绘画、通过描绘动物造型、色彩、线条、体现出动物的骨骼、皮毛、眼神等自然形体逼真传神、韵味清新。而配景则以粉彩写意手法来表现,产生自然情趣、雅俗共赏之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双万能的手,万能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都会做,洗衣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妈妈她说我是个好孩子,爸爸他也常常夸奖我夸奖我。”这首韵味十足的儿歌想必小读者都唱过吧。它既唱出了小朋友的天真烂漫,也唱出了灵巧双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琼瑶是个成绩斐然的作家。琼瑶小说的成功自然有许多因素 ,她小说语言中的古典韵味就是其中之一 。琼瑶许多小说的书名和灵感,都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词 ,通篇都有诗一般的韵味 。  相似文献   

4.
线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它在我国古代人物画中所产生的节律和韵味尤为突出,其中之因除线本身所具有的独立审美内涵外,与古代服饰的形制、质料等也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中国古代服饰与人物画中线的关系入手,说明中国古代人物画中线的节奏、韵律在某种程度上也得力于古代服饰所呈现的自然形态。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1999,(1)
远远望去,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与白色的壳状体吻接,构成"海贝含珠"的形象屹立于渤海之滨。明珠的基座镶嵌着镌刻有体现生物进化过程图案的大型花岗岩浮雕,整幢建筑按"天圆地方"的格局布置,流畅的曲线穿插于"方"与"圆"之中,造型新颖、别致,气势恢宏。这就是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其独具匠心的设计,融合东西方文化韵味,使其在天津现代建筑中独领风骚,成为天津市又一座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寓意天津自然博物馆是渤海之滨的一颗明珠,呼唤人类回归大自然,珍惜人类生存的环境。原天津自然博物馆始名北疆博物院,建于1914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自然博物  相似文献   

6.
清水混凝土因其极具装饰效果而得名。它可以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为饰面,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清水混凝土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文章主要探讨了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水彩语言因其使用的绘画媒介的特殊性,而被赋予与媒介密切相关的韵味与特质,包括水之韵、彩之韵、纸笔之韵、形之韵、意之韵和透明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孔悦  张丽黛  张宁 《科技潮》2002,(2):60-61
天津素有渤海明珠的美誉,如今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又诞生了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天津自然博物馆新馆,其独具匠心的设计,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韵味,在天津现代建筑中独领风骚,成为天津市又一座标志性的文化建筑。步入陈列大厅,美丽的自然景观映入眼帘。景观《生命之源》,表现了生命的基本要素空气、水和阳光;巨型地球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介绍了儿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儿歌教学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一个角色而且使用儿歌是非常必需的.然后,它还表明在英语课堂中,使用儿歌可以减轻学习英语的困难,使课堂学习更加令人愉快,当然,所提供的儿歌要精心选择和适当的使用.最后,本文提供了儿歌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这些策略和方法会帮助我们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儿歌并且告诉我们怎样的儿歌可以用来发展语言.儿歌还提供了一种有趣的和潜在刺激的课文资源,这些资源能够形成一个广阔多样的非常有用的语言活动基础.因此,小学英语课堂中,儿歌教学的确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晋代书法与唐代书法作为我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两个高峰,在创作及审美追求上都各具特色.晋人书法呈现出平和自然、含蓄蕴藉的美的境界;强调情理统一,崇尚刚柔相济、骨肉相称、骨势与韵味和谐统一的"中和"之美,以"尚韵"著称.唐代则推崇雄强肥硕、豪放飞动的阳刚之美,以"尚法"见长.而这种创作及审美的差异性,则主要是由社会文化心理、时代风尚以及创作主体的情感好恶等主、客观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河南民间童谣是河南方言和中原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承担着乡土文化启蒙、乡土语言启蒙和乡土认知启蒙的教育作用。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基于河南民间童谣的语言活力和优秀文化潜力,科学有效地实现河南民间童谣的传承,对出彩中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粤语童谣用粤语传唱,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也具有方言文学的特色.从语用角度出发,结合儿童读者在心理特点和审美意识方面的特殊性,分析粤语童谣在通俗性、趣味性、形象性、音乐性和动作性等方面的修辞语用特色.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文化生态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裂变,民间文学和传统技艺尤其是那些依靠口耳相传的乡土童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正在不断消失,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拯救和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4.
根据象似性理论,分析认为汉语儿歌中的象似性包括语音和句法层面上的象似性。在语音层面上,汉语儿歌的象似性主要表现为拟声词及叠韵、押韵等语音象征形式。在句法层面上,顺序、距离和数量象似性原则在汉语儿歌中都有表现,其中以数量象似性的重叠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本质,是以神秘技术与理性意识相结合,对未来政治结果进行预言。因人类的特殊解释心理习惯,故常有附会童谣发生,这使人们认为童谣绝大多数是附会所致。但此种现象的存在,并不否定童谣的正常预见判断性质。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英语动物词在天文学、动物学、植物学、医学、军事科学、技术科学、人名学、传统成语、明喻、引喻、成对词、谚语和格言以及在诗歌、儿歌、寓言、标题中的运用,并进行了初步的语言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濂评批的《稼轩长短句》是仅存的明人评批的宋人词别集,所评词多达三百余首,涉及到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用字押韵等,每条用语不多,但对今人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其中有46个字头下引用《周易》或说明《周易》的用字情况,部分保存了唐宋时《周易》的面貌。今就其所引《周易》与今本《周易》相异之处进行勘校。  相似文献   

19.
魏源《蒙雅》是晚清邵阳蒙学名著,它仿《尔雅》基本内容、基本体例而编排,是“应书生读典籍而纂辑的识字课本”,分天、地、人、物、事等二十四篇。《蒙雅》韵语中存在方言读音。  相似文献   

20.
敦煌写本S.1477卷《祭驴文》是敦煌文献中的俗赋精品,全篇语句散韵结合,语体通俗浅近,文辞亦庄亦谐,情感真挚荡肠,主题深远严肃。从《祭驴文》文本人物形象和描写对象的分析入手,探索其艺术创作特色,以进一步读解其文本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