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和谐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关系是学术界颇有争议的话题。基于辩证逻辑的角度,在界定“和谐”与“和谐思维”涵义的基础上,阐述和谐思维是辩证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并进一步论述和谐思维的运用是对辩证逻辑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郄光超 《科技信息》2013,(35):116-116
和谐美学是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以和谐思维方式演变的基础,借鉴自然科学而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本文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现状入手,在概述其现实状况的基础之上,结合和谐美学的思维方式探讨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脉络。由此得出结论:坚持和谐美学的思维方式是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和谐美学的思维方式是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历史演进,即人类思维在古代是追求和谐统一的本体论思维方式,是一种原始粗暴的和谐统一,人性归属于物性,人的主体性被淹没;近代哲学认识论的思维方式高扬人的理性和主体性的同时又过分地强调主客两分,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僵硬化、对立化;现当代社会人类生存的危机使哲学家们寻求一种超越主客意识的和谐思维方式。由此去认识和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认为和谐思维方式具有其逻辑发展必然性。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中国,最迫切需要转变思维方式,以超越主客意识的和谐思维方式指引对人和世界关系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和谐思维强调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对立面,要促进对立面的结合,发掘新的力量源泉,要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实现对立面的双赢。和谐思维对当代社会发展进步具有普遍意义,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可否认,和谐思维与发展思维已成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所共同关注的哲学思维主线。笔者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中,从理论上和现实表现中对和谐与发展为什么能共同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条哲学思维主线进行阐述,说明当代中国哲学思维发生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前沿,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及其和谐思维,进行了学理的研究.从辩证法理论的历史考察和总结出发,不断挖掘其内涵的历史关联和时代嬗变,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内涵的深入探讨和逻辑分析,论证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和谐意蕴,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谐思维的理论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把理论研究与现实相结合,指出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谐思维指导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社会进步的追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追求。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为之而高涨,思维为之而活跃。  相似文献   

8.
立君 《科技智囊》2005,(4):78-83
在根河市郑富旭市长看来,北疆重镇需要用新的思维进行管理,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和谐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继承丰富的传统和谐文化。包括继承传统和谐的思维方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及个人身心和谐等内容,还有通过完善人格、实施仁政、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诚实守信等达到和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文化之根,它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直觉体悟思维、天人合一思维、阴阳和谐思维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和路径;对此进行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学校素质教育的缺失,确实需要更多的社会科学知识来弥补;一代青少年学子,真切需要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来熏陶。被歌德曾经赞叹和敬畏的"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的哲学,对现代人类认知世界、理性世界和情感世界所发挥的作用日见重要和迫切。而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主流语境中,如何以中国经典和谐哲学引领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当然就成为社会科学进校园的一个重要话题。《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的阐发,几乎是对中国哲学的概括和总结。沿着这条理路,我们正可探索中国经典"和谐"哲学发生与演进的历史轨迹。人类"轴心时期"的先秦,哲学的元始结晶出了"天道—人事"的真理颗粒。把握这一真理颗粒,应该看做大学生人生"人之为人的必修课目"。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高校是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任务之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高校是高校持续、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通过构建和谐高校,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高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进步.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充分发挥他们在建设和谐高校各项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高校统战工作“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优势,推动高校统战工作创出新特色、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女性主义科学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比较,论述了两者契合点,探讨了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蕴含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谐人生哲理,在其动静、虚实、阴阳、刚柔、起落和开合之间,体现了深厚的传统和谐生存心态,完全可以减缓当下人们由于紧张、忙碌、竞争而产生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5.
和谐海洋理念是塑造人民海军发展有利外部环境的思想武器。因此,必须把和谐海洋理念作为重要指针,来塑造人民海军发展的有利外部认知环境、机制环境和结构环境,以促进人民海军的发展和转型。  相似文献   

16.
西欧古典文明和当时的东方(近东与北非)文明有重要差异,希腊罗马文明的特征为希腊罗马哲学发挥文化创造力提供了较大的自由空间;各种东方文明和西欧古典文明的和谐交往,对希腊古典哲学、希腊化与罗马哲学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吸取东方文明的成果,是希腊罗马哲学产生与演进的重要因素。世界不同文明的冲突总是暂时的,而不同文明的和平交往与和谐融汇才是人类进步的主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其根本在于实现人际和谐。高职院校实现校园人际和谐的途径包括坚持公平正义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适应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促进就业,注重良好道德秩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国防教育是国防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世界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针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对高校国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高校国防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基于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实践,提出了高校国防教育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个体生命存在的独特价值取向是《列子》哲学的生命所在。《列子》哲学形下个体生存重当生之乐,尤重身体之乐;而要得当生之乐,必依人之本性,重生贵己,虚静处世;个体惟顺命安时,虚己顺物,非名去智,方可虚静处世。《列子》哲学这种另类的个体生存方式予现时代个体生存以重要启示。个体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旨归,现时代要实现个体的和谐快乐,个体既要合理享受,又须旷达处世,天人和谐。  相似文献   

20.
“和谐”是系统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反映的是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客观事物的系统性质,为了有效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该认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系统性特征,以便更新观念,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