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青岛市的天文科普资源及天文科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青岛市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对青岛市的天文科普工作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2.
师范院校应成为普及天文知识教育的重要阵地.这是开展国民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手段.具体讲,应采取开设天文选修课、开展天文实践活动等综合措施,才能扎实有效地推进这一科普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南极天文中心的天文专家2008年11月12日随同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出征南极,筹建极地天文观测站,并为建立南极天文台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以日地距离、太阳赤纬和地理纬度等因子为根据,定量地论述了天文季节和天文气候带的形成,阐明了导致地球上热量时空分布的根本因素是太阳的天文辐射.  相似文献   

5.
刘美玲 《科技潮》2009,(5):39-39
近日,由丰台区科委主办、区科技馆承办的天文年系列天文知识科普讲座,在区科技馆二楼多功能厅拉开序幕,本期讲座的主题是日全食现象及观测。丰台区拥有天文设备设施的学校、区科技馆、  相似文献   

6.
高校天文选修课教学实践中的困难和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这些年来在天文选修课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对我国高校天文选修课教学的特点、教学模式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天文选修课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并就如何提高我国高校天文教育的整体水平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天文学产生较早,取得了辉煌成就,自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该文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历法、天文仪器、天文机构传入日本的情况,说明中日两国的天文学方面的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对日本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开展天文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天津天文科普教育现状的调查,阐述了常规教学之外,在课后开展与天文相关的校本课程,通过讲授和实践两种授课方式,带给学生形象生动的天文知识。《走进天文》教材与常规课程教学相辅相成,实践与讲授相结合,大众普及与特长生培养相补充,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也激发了更多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9.
试图从中国传统仪象的含义入手,并与西方古典传统的第谷天文仪器进行比较,探讨北京古观象台清代古天文仪器的来源。通过对《灵台仪象志》及第谷《新建天文仪器》的比较研究,可以肯定古台的清代仪象虽然假以"法象制器"的传统理念,但其确与欧洲第谷式的古典天文仪器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联系。清代仪象在引进西方度制的同时,应用中国传统的铸造工艺和独具特色的外观设计,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历史遗存。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中国射电天文观测和研究状况,展望射电天文观测和研究的前景.介绍了中国射电天文观测的主要设备,为培养射电天文观测和研究人材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