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常武  蔡晚栓 《科技信息》2006,(11):76-78
景深一直是近摄的难点所在,随着放大倍率增加,景深会越来越少,终将逼近平面聚焦。扩大近摄景深理论上既无典据,实践中也无先例。浅景深现象似乎视为不可逾越的一道铁律屏障。  相似文献   

2.
在利用相位法进行三维物体表面轮廓测量时,由于CCD摄像机存在的景深问题,影响了获取相位的准确性。本文就“景深”引起的相位测量误差及其允许的“景深”范围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该相位误差对应的高度误差与“景深”范围的关系式,根据这一关系式,可在确定系统允许的高度测量误差的情况下,确定“景深”范围。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景深全息术和旋转光楔多重全息术理论.提出一种大景深多重全息计量术.并给出实验结果。该方法具有记录景深和通道数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调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对景深理论的证明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摄影文献直接给出的景深及超焦距的特点和影响景深的因素作出了详细的数学证明,进一步探讨了这些结论在摄影技术中的实际意义,使得景深理论更为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从摄影教学中镜头的成像规律着手,通过推导景深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景深与光圈、焦距、拍摄距离及弥散圈直径的关系,拟澄清学生对影响景深的因素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照相机景深公式的基础上,讨论了在什么情况下数码相机与传统135相机成像效果相同,推出了二者景深相同的条件,并给出了在远摄和近摄时二者的景深变换关系。  相似文献   

7.
景深对判断照片品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景深和超焦距公式曾在文献中出现过,但推导公式出发点的物理意义不明确, 难以服人。本文从理想光具组成像原理出发推导出景深和超焦距的公式, 物理思想明确, 并结合公式绘出了景深与有关参量的直观图, 摄影者容易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8.
从理想光具组出发导出景深及起焦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景深对判断照片品质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景深和超焦距公式曾在文献中出现过,但推导公式出发点的物理意义不明确,难以服人。本文从理想光具组成像原理出发推导出景深和超焦距的公式,物理思想明确,并结合公式绘出了景深与有关参量的直观图,摄影者容易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9.
杨波 《科技信息》2012,(30):287-287
Maya是目前最常用的三维动画软件之一。为了在使用Maya摄像机时获得更好的景深效果,对Maya摄像机的景深参数设置进行了研究,开发出借助长度测量工具和子父物体的绑定设置景深参数,实现自动获取焦距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摄影技术中的景深理论 ,对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景深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对容许分散圈直径参数的确定给出了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虚拟现实系统绘制场景不具备景深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部分遮挡场景的景深效果实现方法,在图像空间对生成的场景进行处理,根据场景深度图进行弥散圆直径的计算,并根据弥散圆直径对部分遮挡的场景进行判断,以保证正确的景深效果。程序使用GPU进行实现,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摄影实践中人们总是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需要将前景、背景同主体一样拍清晰,向观众交待环境,表现空间深度,而有时为了突出主体只需要将主体拍清晰,这就是景深的运用问题。景深一词在摄影技术中由来已久。人们或受到摄影器材的限制,或对这一概念的认识不足。在摄影中总是不能娴熟地加以运用。事实上,在摄影实践中,景深是作品表达主题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摄影者必须弄清且能灵活运用的问题。本文就景深的概念及与之间相应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针对烟尘和雾霾等恶劣户外环境下视频图像严重退化的问题,结合大气散射模型和暗原色先验去雾的原理,针对原始算法中暗区域扩张的缺点,提出一种区分图像景深边界的方法。此方法通过对像素求差分能够将不同景深的像素点区分,进而分别求出不同景深图像的透射率,从而达到快速、准确地恢复图像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具有更高的处理速度和图像细节,更接近实时去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景深的控制和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摄影实践中人们总是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需要将前景,背景同主体一样拍清晰,向观众交待环境,表现空间深度,而有时为了突出主体只需要将主体拍清晰,这就是景深的运用问题。景深一词在摄影技术中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5.
在透镜成像模型产生模糊圈计算的基础上,利用镜头景深效果模拟改进算法实时地模拟出景深效果。本算法利用GPU的可编程性和高效计算性质,根据镜头的光圈,聚焦等计算出的模糊因子来决定像素的扩散程度,建立扩散模型。这个扩散模型是根据镜头光圈特性确定的,获得扩散模型后计算出扩散算子,利用此算子去遍历计算整个图像,并在模糊因子的判断值下进行融合,最终模拟出真实的镜头景深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多通道大景深周视全息术高淑梅刘成(徐州师范大学物理系221009)林有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现代光学研究室210016)周视全息技术在国内外已有报道,但是记录景深受到光源的相干长度的限制。常用的较大功率的He-Ne激光器的腔长都在1m以上;其相干长度在...  相似文献   

17.
传统图像去雾方法中基于景深局部相似性假设来估计场景透射率时,因无法适应景深突变而在其边缘处出现偏移,严重影响去雾效果.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自适应高斯滤波的单幅图像去雾方法.首先,为简化参数的估计,对大气散射模型进行改进,将场景透射率的估计等效为附加大气光的估计,综合利用邻域内像素点的空间邻近度和景深边界信息构建自适应高斯滤波器,对附加大气光进行细化操作.然后,引用四叉树分割理论估计大气光强度,进而恢复场景反射光.最后,将该去雾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图像中的雾霾,消除景深突变处的Halo,保持图像整体亮度平衡,对图像细节信息的复原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从根本上提高了图像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18.
在开关眼镜式和偏振光眼镜式2种立体液晶电视中进行视觉感知实验,通过改变测试图像的景深和空间频率,研究了眼镜式立体电视中立体图像的视差对人眼对比灵敏度感知阈值的影响.实验中共选用3种景深和10种空间频率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液晶电视中显示的二维图像与传统成像方法显示的二维图像在不同空间频率处对人眼对比灵敏度阈值的影响不同.2种立体液晶电视中三维模式下显示的立体图像和二维模式下显示的平面图像,对人眼对比灵敏度阈值有显著性影响.但在三维显示模式下,不同景深的立体图像对人眼对比灵敏度感知阈值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暗原色先验模型去雾方法,提出混合滤波快速图像去雾算法.该算法在暗原色先验模型的基础上,对雾图的暗原色图像进行最大值滤波,继而求出透射率矩阵;利用最小值滤波估算透射率矩阵的下限值作为透射率的补偿值,再使用指导滤波修复透射率矩阵;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对去雾后的图像进行滤波和平滑处理,有效改善了去雾图像的视觉效果.本算法有效解决了由于图像边缘估值失真导致的重建后去雾图像存在景深边缘处白色晕块和斑状奇异点的问题,以及带雾图像不同景深、景深边缘透射率的误差修复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旋转光楔多重全息术理论,从理论上探讨一种适合拍摄同时再现的大景深周视全息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