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茅盾研究《红楼梦》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其一生对红学多有研究和贡献。目前,学术界研究茅盾者甚夥,研究茅盾红学思想者却不多,对此做系统梳理的则少之又少。从茅盾论《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思想内涵、对《红楼梦》作者的评价、对待历史上诸红学派别的态度、以及对《红楼梦》中诗词曲赋的态度、对《红楼梦》的"删削"等几方面入手,爬梳整理茅盾红学思想的研究现状,能丰富茅盾红学思想研究的维度。  相似文献   

2.
红学的形成和发展以至成为当代显学在20世纪这一百年。《红楼梦》的评论研究,一百年来,大故造起,影响比较大的是“新红学”,五十年代对胡适派唯心主义实用主义的批判,七十年代末红学迎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百年红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红楼梦》空前普及,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不断端正、调整,研究成果大量出版,全景立体式《红楼梦》文化形成,先后出现了一大批有成就的红学家。百年红学不能令人满意的是过分重视曹雪芹生平家世及版本的考证,忽视对文本的研究阐释,索隐派旧红学和考证派新红学的影响还很大。未来红学的希望在于将《红楼梦》文本作为研究的主体和中心,十分重视端正研究指导思想和方法,培养跨世纪的青年学者,坚持双百方针,和而不同,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对不同己者宽容。  相似文献   

3.
红学史上有三个曹雪芹,分别是敦诚兄弟的朋友,兴廉即张宜泉的朋友,以及《红楼梦》文本上的那个"批阅""增删"者。文章将论证三者是否一体,他们中究竟谁是《红楼梦》的真正作者。  相似文献   

4.
贾宝玉的大名问题关系到《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问题的考辨以及现在所见的脂评的可信性。  从《红楼梦》思想内容考证 ,贾宝玉大名是贾瑛。  相似文献   

5.
十一月十五日和十六日下午,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胡文彬和哈尔滨师大中文系副教授张锦池,应中文系邀请,给中文系师生作了《红楼梦》研究专题报告。胡文彬作的  相似文献   

6.
1994年7月间,杯冠夫先生偶然遇到我,说他所在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学所要编一套关于《红楼梦》研究的书,约我写一部书稿《红楼梦与清代佛教》。佛学不可说,红学不可惹,这两者都是不可轻易去碰的。我何尝不知道这一点。由于林先生的限期交卷,我算是于1995年如期完成了这部书稿。在写作过程中,逼使我系统地思考了一些问题,重新温习了一些材料,真可说长了一番长识,搁笔之余,仍不免有所感有所思。我会和《红楼梦》沾边,说起来这因缘是微妙的。我在十多岁时已读过《红楼梦》,所读的是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通行本,即胡适所称的程乙本…  相似文献   

7.
孙玉明著《红学:1954》是研究l954年《红楼梦》批判运动的一部力作.这部书使读者更加明了:没有毛泽东,就没有这场批判运动.这是一场政治运动而非学术批判,其本质是政治人物借助学术推行思想运动.运动自始至终都体现着学术失落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顾随是位非常全面的国学大师,其于“红学”亦有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整理顾随和他的弟子、著名红学家周汝昌之间有关《红楼梦》的通信和交流文稿,从中既可以领略一段殊胜文缘,也可以感受师生二人的深厚情谊.  相似文献   

9.
简评李知其的《红楼梦谜》——对红学史的一个检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港李知其的《红楼梦谜》是典型的索隐派的著作,它较多地承袭了王梦阮、沈瓶庵的“清世祖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说”的观点,认为《红楼梦》是情僧顺治帝的传记。揭示这一论点的来龙去脉,分析其所持论据之荒诞不根及其迷惑性、非科学性,对于今天的红学研究不无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雪芹的前八十回《红楼梦》和高鹗基本上遵循曹雪芹的创作意图的后四十回续书,作为小说发展的高峰,屹立在中国文学史上,至今未能有超越其成就者;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贡献于世界文化宝库,使我们炎黄子孙,无不为之感到骄傲。从《红楼梦》问世到解放前夕,红学家们试图揭示它的主题,且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不是陷入“索隐”的迷宫,就是钻进“自传”的牛角。解放以来,有的同志试图用马列主义的文艺观来评论《红楼梦》,迈出了可喜的步子,但由于左的干扰,使红学研究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因此,继续认真探讨《红楼梦》的  相似文献   

11.
周汝昌先生从事红学研究已经整整50年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钻研,他著作等身,享誉海内外,他的成就,是继胡适、俞平伯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他的以《红楼梦新证》为代表的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突破了新红学的某种局限,为红学研究提供了更广阔、更现实的道路。滥觞于本世纪20年代的新红学,不同于旧红学素隐式的考证的本质区别在于它运用现代的、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红楼梦》,具体来说就是用“历史的传记的方法”、“版本的方法”(胡适语)和“文学批评的方法”(俞平伯语)来推断、考证作者的生平,分析作品里的人物,比照不同的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三个角度评述了《红楼梦》研究新著《红楼梦艺术精神》的价值:该书对《红楼梦》艺术精神的探讨溯及庄子,开辟了一条认识《红楼梦》艺术精神和终极价值的新途径;该书从多角度进行的艺术形式个案研究揭示了《红楼梦》的特殊艺术魅力;该书对研究者和普通读者的其他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土默热红学》以“洪作说”为核心、以“原型论”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红学新体系,其基础和框架是较为稳实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无法摆脱索引和考证方法本身的弱点,对《红楼梦》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的论述相对薄弱,在编述上不够严谨,在微观的索隐考证方面良莠并存等.  相似文献   

14.
试论《红楼梦》与《金瓶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和《红楼梦》与《金瓶梅》的比较 ,多方面阐述了《红楼梦》对《金瓶梅》的继承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红楼梦》对《金瓶梅》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本从三个角度评述了《红楼梦》研究新《红楼梦艺术精神》的价值:该书对《红楼梦》艺术精神的探讨溯及庄子,开辟了一条认识《红楼梦》艺术精神和终极价值的新途径;该书从多角度进行的艺术形式个案研究揭示了《红楼梦》的特殊艺术魅力;该书对研究和普通读的其他价值。  相似文献   

16.
吴夜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560-1564
虽然以往的红学研究不乏真知灼见,但它们大都专注一个或数个具体问题。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白盾就小说主题、作者研究、版本比较提出一系列有违传统的新观点,最大程度地接近了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本真。这正是他新时期红学理论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虽然以往的红学研究不乏真知灼见,但它们大都专注一个或数个具体问题.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白盾就小说主题、作者研究、版本比较提出一系列有违传统的新观点,最大程度地接近了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本真.这正是他新时期红学理论的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红楼梦》是中国非常了不起的文学作品,围绕《红楼梦》已经形成了一门学问——"红学"。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红楼梦》:美食家在《红楼梦》里找到很多美味且能养生的菜肴,诗人研究《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园林师探寻《红楼梦》中的古典园林设计……今天,我们从气象的角度来看一看《红楼梦》中的季节,并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人物吧。在《红楼梦》中,对自贾宝玉降生到贾宝玉  相似文献   

19.
解读《红楼梦》服饰与人物地位之渊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楼梦》人物服饰多姿多彩,富涵有丰富的服饰文化。本文从服饰的造型、材料、装饰品等三个方面对《红楼梦》典型人物服饰形象进行了剖析,论述了《红楼梦》人物服饰形象是表现其身份、地位和个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情节化操作之外的特例,这部关于《红楼梦》的考据和评点专论,是她穷毕十年精力的后期作品。张爱玲对《红楼梦》及研究的“疯狂”,是其这部学术专论的表征;而她与《红楼梦》及其作者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是这部专论的非学术隐义。张爱玲与曹雪芹文人品格的共性,源于他们共同的末世之感;张爱玲继承了《红楼梦》对悲剧本原的演绎方式,将《红楼梦魇》作为自己的间接诉情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