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俞敬元置身于新疆玛纳斯县兰州湾乡。他从70年代开始便从事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他以乡村记录员的身份记录着乡村世界发生的真实感人的故事,小说飘逸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夺文从作家的个人经历、艺术特征、创作手法等方面对其小说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从结构学、创作思想、创作主体等三个方面,细致论述了现代女作家萧红的小说创作,指出她敢于淡化小说结构,并能继承鲁迅的创作思想,关注国民愚昧,关注女性命运,体现了她创作的独特和可贵。  相似文献   

3.
从结构学、创作思想、创作主体等三个方面,细致论述了现代女作家萧红的小说创作,指出她敢于淡化小说结构,并能继承鲁迅的创作思想,关注国民愚昧,关注女性命运,体现了她创作的独特和可贵。  相似文献   

4.
墨白是一位有成就的先锋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在小说潮流更替频繁的时代,墨白积极而冷静地吸收现代小说创作中积极的一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述风格。墨白前期的小说从人类爱的构筑与消解、对人性丑与恶的揭示、对死亡和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关注、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的形成等几个方面予以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小说艺术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不仅向世人推出了一种新型的小说文本,而且还为英国小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识和非凡的艺术才华创作了一系列个人自传小说,这些小说鲜明地体现了他资产阶级思想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6.
从王安忆的创作思想出发,具体分析了王安忆小说中故事建构的两条途径,同时也论述了这两种方式的特点及王安忆的创作成绩,并揭示出这两种方式对王安忆小说创作的经典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文艺心理学及文艺社会学角度论述了施蛰存小说创作道路的主要特点及成因,认为施蛰存走过了一条把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相融合的创作道路,不断探索与创新的开放心态是其主导性创作心态。  相似文献   

8.
上海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大都市,是王安忆成长的地方,是她小说创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背景,她的许多小说都明显地是以上海为背景创作的。本文以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上海叙述为立足点,对其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剖析了上海作为经验世界进入王安忆作品所呈现出的三个阶段:幻象化的上海、舞台化的上海、文本化的上海。  相似文献   

9.
萧红与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具有艺术个性的女作家 ,她们所创造的诗化小说和融会了现代意味的民族化小说样式 ,为新文学小说创作带来了种种新奇的美学景观。从小说的语言、色彩方面比较论述二者的创作 ,可有效揭示作家富有女性特征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分析郁达夫“自卑情结”的形成及其对他小说创作影响.并对郁达夫小说的历史贡献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小说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强调小说改造社会的作用。也正因为他过分地强调和夸大了这种社会功用使他的小说理论主张出现了无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也体现在他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人物形象单薄,情节单一,概念化倾向严重,单纯地通过人物对话宣讲作者个人的思想和理论,极大地损害了小说的审美价值,也对五四以后新文学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小说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强调小说改造社会的作用.也正因为他过分地强调和夸大了这种社会功用使他的小说理论主张出现了无可避免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也体现在他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人物形象单薄,情节单一,概念化倾向严重,单纯地通过人物对话宣讲作者个人的思想和理论,极大地损害了小说的审美价值,也对五四以后新文学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吕雅清 《凉山大学学报》2002,4(1):142-143,148
本文以创作视角为切入点,揭示台湾著名乡土作家洪醒夫小说创作的精神特质和批判力量。洪醒夫正是从表现台湾社会转型期中的乡土眷恋和城市批判里,找到自己创作切入社会的支点,拥抱他所关爱的土地和人民。  相似文献   

14.
谈起劳伦斯的小说,人们往往更多的把目光注在他小说中关于“性”的描写上,却忽视了他小说创作的现代主义倾向。本文将从审美视角的内向性、情节的淡化与暗示性、象征的神秘性的语言的意象化和感悟性等方面对其小说创作的现代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墨白的颍河镇情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多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情结,本文把墨白的创作情结归结为颍河镇情结。颍河镇情结对墨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它使墨白的小说自觉不自觉地以颍河镇为场景或背景,这使他的小说始终洋溢着一种浓郁的豫东地方气息;它使墨白的小说带有浓郁的自卑倾向;它使墨白的小说始终具有一种浓郁的自传色彩。  相似文献   

16.
冯灵 《奇闻怪事》2007,(3):34-39
诞生于明代万历年间的讲史演义小说《续英烈传》和娠运传》,都取材于明初靖难一段历史,但二者的内容却大相径庭,其原因和作者的创作立场、创作态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以激愤为特质的个性心理机制,构成了巴金小说创作的激愤基调,成为其艺术风格的主要内容。激昂愤慨的气度是其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模本;激愤的情绪积累是他小说心理描写的源泉;移情的渗透使其小说激愤的情韵更浓;激愤的抒情是其小说激愤基调的重要因素;激愤的个性心理机制是形成巴金创作风格的主导。  相似文献   

18.
创伤性体验尤其是童年时期的创伤性体验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和意义是相当深远的。墨白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都是在痛苦和磨难中度过的。这对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创伤性体验决定了墨白的小说主题——书写底层或来自于底层的人们的苦难和卑微;创伤性体验决定了墨白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城乡的二元对立;创伤性体验决定了墨白的小说情调——忧伤和苦涩。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剖析赵树理小说的创作过程,主要论述了其开掘主题以及在人 物、情节、典型化方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海岩是当代最有市场号召力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创作持续而稳定,时间跨度达二十多年,每一部小说的推出都造成了轰动效应和流行趋势。本文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试图回到上世纪80年代文学历史的现场,在诸多的比较和选择当中,结合海岩自身的阅历和思维特点,来探讨他以故事为中心的创作路向的个人化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