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石羊河流域下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旨在通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使生态系统评估的内容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修正国内生产总值,真正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问题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文章以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为主要研究范围,对民勤县1994年至2005年12年间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进行了估算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4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9.976×10^8元,2005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8.475×10^8元。12年来,区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了近1.501×10^8元。由于缺乏对盐碱地、建筑用地等服务价值的相关研究信息,该结果仅是对民勤绿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保守估算。总的来说,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快速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掌握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的基础上,以“三生空间”视角分析其中内在联系,为国土规划提供参考,促进区域土地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长期协调发展。【方法】基于“三生”用地分类体系,对长江流域上游重庆段的用地功能变化进行研究,以当量因子法计算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变化特征,最后引入传统、交叉敏感性系数检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结果】1) 1990—2020年重庆市生活生产用地变化速率最快,其他建设用地波动最为剧烈,草地减少明显。2) 以林地为主的生态生产空间对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额贡献最大,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是生态系统服务高等级区域,以中心城区为主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低等级区域以各区为中心向外不断扩张。3) 1990—2020年重庆市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占比最大,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需要注重水源涵养与水文调节及相关的其他服务类型。4) 林地、草地对重庆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目前重庆市生态环境建设速率小于人口增长速率,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优先保护生态生产用地,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用地、生产生态用地,以主城区为核心的生活生产用地是未来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需在今后制定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3.
榆阳区土地利用和生态效应变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榆阳区1988—2003年土地数据为依据,在分析研究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结构变化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国内外学者在生态价值估算的方法与模式,结合该区的实际情况对估算方法进行修正,并对所研究时段内各年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以1988年土地数据为基准,测算了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和结构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变化情况,分析了其变化的时段特点及变化原因,定量地揭示了在生态脆弱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表明,1988-2003年,榆阳区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环境响应总体来说是积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年度总量在波动中提高;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及农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实现了经济和环境双赢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应用Costanza提出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服务价值系数,研究分析了红壤丘陵典型区域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996~2004年长沙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净损失6.016×107元,大面积的林地、耕地转化为生态价值系数较低的建设用地是其减少的主要原因.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土壤形成和保护、水源涵养、废物处理、气候调节价值减幅较大.由于该区生态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需采取积极的生态保护措施,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5.
估算了中山市2000201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以中山市2000、2005、2010年的节点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借助相关辅助资料,利用RS、GIS和SPSS等技术方法分析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引入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探讨了生态服务价值时序变化与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结果为重要生态指标,结合植被、地形、景观生态类型等构建指标体系,对中山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区划。以生态建设为目标将中山市生态功能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控制区和生态协调区三大功能区,明确了各功能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为中山市今后各生态服务功能区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估算了中山市2000—201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以中山市2000、2005、2010年的节点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借助相关辅助资料,利用RS、GIS和SPSS等技术方法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异质性,引入变异系数和相关系数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序变化与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结果为重要生态指标,结合植被、地形和景观生态类型等构建指标体系,对中山市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区划.以生态建设为目标,将中山市生态功能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控制区和生态协调区三大功能区,明确了各功能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为中山市今后各生态服务功能区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泉州市为研究区,根据2002—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运用Costanza的方法,结合谢高地修正的我国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分析了泉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由于泉州市城市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2002—2009年泉州市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扩大,耕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引起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下降.泉州市2002年总生态服务价值为242.998亿元,2009年为239.205亿元,从2002年至2009年近8年来共减少了3.793亿元.就生态系统各单项服务功能价值(ESVr)来看,均处于下降的趋势.2009年泉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为GDP的7.8%,且从2002年至2009年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不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采用谢高地等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分析了1991年、1996年和2003年宁波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发现:由于宁波市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迅速,1991年~2003年宁波市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扩大,耕地和牧草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引起了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下降.宁波市1991年总生态服务价值为1272482万元,1996年为1263708万元,2003年为1267332万元,从1991年至2003年13年时间共减少了5151万元.就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ESVf)分析,气体调节、侵蚀控制、生物多样性、原材料和娱乐文化在增加,而气候调节、水分调节、土壤形成、废物处理和食物生产在减少.敏感性分析表明,宁波市ESV相对于生态价值系数来说是缺乏弹性的,说明研究可信。  相似文献   

9.
应用Costanza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服务价值系数,分析了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96-2004年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净损失419.74×107元,大面积的水域、耕地转化为生态价值系数较低的建设用地是其减少的主要原因.单项生态服务功能中,水源涵养、食物生产、娱乐文化、废物处理均呈现减少的趋势.敏感性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缺乏弹性.该区生态服务功能正呈下降态势,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生态系统价值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影响,各个生态系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生态系统价值也将随之减少。以陈巴尔虎旗草地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对草地生产力、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吐氧、净化空气、生态旅游、生态损耗七项指标进行价值估算。结果表明,陈巴尔虎旗退化草地总价值810965.4万元,其中牧草价值为220460.4万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698121.9万元,由于草地退化导致的生态损耗价值为107616万元,数据显示生态损耗价值占到牧草价值的近一半。  相似文献   

11.
广西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照《千年生态评估项目》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构建了广西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体系.以2010年为评价基准年,采用市场价格法、替代成本法、成果参照法等评估方法,对广西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10个核心服务价值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1)广西近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6.5228×1010元/a,相当于2010年广西全区GDP的6.82%,其中调节服务价值最大,占60.87%,其次为文化服务,占27.74%;(2)供给服务价值较小,占11.38%;(3)各亚类服务价值的排序为:气体调节>食品供给>气候调节>污染物处理>旅游娱乐>基因资源供给>干扰调节>科研文化>生物控制>原材料供给;(4)广西近海生态资源开发水平较低,但潜力巨大,同时要注重区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以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具体情况,基于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关键技术,以湘西州1980-2018年时间段四个年度Landsat-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结合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多源异构指标数据及统计年鉴相关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数据,进行空间数据库的图层架构和逻辑结构属性设置,在Visual C#系统中对ArcGIS进行二次开发,建成空间数据库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平台能更好地为各类型生态系统服务查询数据、计算价值,及生态系统服务效应评估与决策支持等利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的主观性强以及评价案例之间可比性差等问题, 建立基于改进的LUCC-ESs矩阵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覆被类型, 建立不同覆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单元, 形成LUCC-ESs评价矩阵, 计算不同覆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由不同核算方法和价值单位引起的结果差异, 使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实用性。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评价表明, 基础供给服务的供给空间格局具有区域性, 与自然资源的存赋和土地生产力高度相关; 需求服务的空间格局在城市中心区聚集, 向城市周围逐渐递减, 表现出与人口空间格局一致的流动性和聚集性, 京津冀区域内外的基础服务呈现共同向京津冀城市中心区聚集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李峰  王素芳 《河南科学》2014,32(7):1325-1328
为了更好地对煤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为基础,以某煤矿为研究对象,根据煤矿开采前后的生态系统变化情况,预测了某煤矿区开采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及其变化,评价煤矿开采后将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某煤矿开采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增加了5 246.907万元,敏感性分析显示矿区生态系数服务价值对价值系数没有弹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的引入,实现了煤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的结合,为正确制定煤矿区生态恢复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平原造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北京市平原造林相关数据,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方法, 采用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成本法等方法, 对北京市 100 万亩的平原造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北京市平原造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为 325.89 亿元, 各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调节气候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固碳释氧功能、降低噪声功能、固土保肥功能、涵养水源功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平原造林工程建设、制定生态补偿政策及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宁波市镇海区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在宁波市镇海区的4条生态公益林带设置9个样点,对林带内外的微生物含量、温湿度、负氧离子个数和噪音值进行实地测定,并采集植物叶片样本,分析滞尘量和硫、氯、氟含量.基于以上数据,采用影子工程法和替代费用法等方法对宁波市镇海区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08年镇海区生态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6 527.61万元;各项功能的价值量依次为净化大气环境>涵养水源>调节温度>固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活立木蓄积>固定土壤.并提出了两个影响城市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因素,分别为:评估对象的植物配置情况、评估体系与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以华阳河湖群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1990、2002、2010年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Costanza方法,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角度,结合中国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1990—2010年间,耕地、湿地、水域和草地均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土地利用强度处于上升阶段;2)近20年来,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34.197亿元下降到31.17亿元,共下降了3.027亿元,下降趋势明显,主要是生态价值系数较高的湖泊面积减少所致,水域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贡献率最大;3)从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看,研究区水源涵养、废物处理等服务性功能价值远大于其生产性功能价值,该区域在未来发展和规划中应更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更多的保护水域、林地等高生态价值的生态用地,以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贵州喀斯特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3S”技术支持下,以贵州省普定县1999年、2003年、2009年和2015年4期Landsat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根据CART决策树模型分类结果,提取普定县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信息,对1999—2015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动态评估; 在此基础上结合CA-Markov模型,预测普定县2021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趋势。【结果】1999—2015年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平稳增加,其中林地、农田和水域3类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90%以上,是生态系统服务主体。在土地利用生态系统单项服务价值方面,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和废物处理这3项生态服务功能合计贡献率在50%左右。【结论】贵州普定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2021年普定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为9.58亿元,比2015年减少约0.3亿元,说明现有退耕还林政策下,普定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未来5年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初探——以深圳市为例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综述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相关研究进展,以深圳市为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方法,阐释了生态系统调节气候、固碳释氧、保持土壤、涵养水源、净化环境和减弱噪声等生态服务功能,对其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深圳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效益,2000年总价值为1265.29亿元,与深圳市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665.24亿元相当。同时,城市生态系统各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固碳释氧功能、调节气候功能、涵养水源功能、保持土壤功能、净化空气功能与减弱噪声功能。而减弱噪声与净化空气是深圳市下一阶段景观管理与生态建设中需要重点保障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部分生态系统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生态风险评价是对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重要的衡量方法之一。以云南省为研究区,选取4类主要风险源,划分5类生境,以生态系统为风险受体,4类生态系统服务为评价终点,采用相对风险模型(relative risk model, RRM),分别计算云南省各生境、风险源、评价终点及评价单元的生态风险值,并划分风险等级;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并结合评价结果进行风险管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生态风险整体状况良好,空间差异较小;昭通市的相对风险等级最高,但结果误差最大;城市生态系统生境受到的风险、人口负荷风险源对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调节服务对生态风险的响应,三者评价结果均为最高;风险源的不确定性对风险结果的影响存在低估现象,且风险演变模拟结果趋向收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