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GM(1,1)模型参数估计的新方法及假设检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GM(1,1)模型参数估计的新方法及假设检验唐五湘(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分院,100085)ANeWMethodofEstimationoftheGM(1,1)ModelParametersandHypothesisTestingTangWuxi...  相似文献   

2.
MGM(1,n)灰色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提出多变量灰色模型(multi-variablegreymodel)—MGM(1,n)模型,它是单变量的GM(1,1)模型在多变量(n元变量)情况下的自然推广。通过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就业人数和城镇集体建筑施工企业就业人数的建模和预测,表明MGM(1,n)模型的精度高于分别单独使用的GM(1,1)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GM(1, 1r)灰色模型及其在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M(1,1 ̄r)灰色模型及其在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中的应用张海松,曹小燕,褚金福(浙江省杭州农业学校310023)(浙江省建筑设计院)(浙江省萧山市红垦农场)TheGreyModelGM(1,1 ̄r)andApplicationofPerCapitaL...  相似文献   

4.
GM~*(1,1)"LR"MethodanditsApplications¥LINGYingchun(ZhejiangAgricultureUniversity,Hangrhou,310029,China)Abstract:Basedonthecha?..  相似文献   

5.
GM (1, 1) 模型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对我国1996~2000年在学研究生数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6.
灰色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灰色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高敬振(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济南250014)AMathematicalModelforGreyComprehenisiveEvaluationGaoJingzhen(DepartmentofMathematics,Shando...  相似文献   

7.
灰色系统中GM(1,1)模型的混沌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有广泛的应用背景,本文讨论了GM(1,1)模型的混沌特性,并研究了GM(1,1)模型混沌特性与其所表征的系统的混沌特性间的关系,合理解释了GM(1,1)模型的禁区现象。  相似文献   

8.
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家蚕微粒子病流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系首次应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结合MINTAB统计软件包编程计算预测广东家蚕原种1980~2001年及普通种1983~2001年的微粒子病发生情况。图1,表3,参6。  相似文献   

9.
关于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一些理论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GM(1,1)=IAGOGMAGO:x|→x(t)是单序列x的灰色系统的动态模型。本文研究映射IAGOGMAGO:x|→x(t)的协调性,以及拟合函数x(t)的单调性、凹凸性和渐近性质。进而修改、完善了GM(1,1)模型。使得取消了原始序列x为非负的限制,映射x|→x(t)具有协调性且提高了拟合精度,拓广了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灰色模型GM(1,n)的变量选择及拟合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灰色关联度,探讨了GM(1, n )拟合度与变量选择的关系.应用实例,说明了变量选择在灰色建模过程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的GM(1,1)模型IGM(1,1)直接建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M(1,1)模型一般以模型还原值与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检验模型的模拟精度。本文以模型还原值与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将CM(1,1)模型转化成一个不用进行灰微分方程参数辨识的优化模型,称之为改进的GM(1,1)模型,简称IGM(1,1)。IGM(1,1)避开了灰微分方程参数辨识时传统的优化无法求解,本文针对IGM(1,1)模型的直接建模。由于IGM(1,1)目标函数非连续,不可导,用传统的优化无法求解,本文针对IGM(1,1)模型的模拟特性设计了求解该优化模型的遗传算法并进行了算例验证,秋解结果表明了IGM(1,1)模型IGM(1,1)模型。  相似文献   

12.
传统GM(1,1)模型存在不能预测波形序列的问题。在GM(1,1)模型和残差GM(1,1)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新陈代谢数组,经重新推导后得到递推GM(1,1)模型和残差递推GM(1,1)模型,将前者模型的解与后者取对数后的模型的解反相相加后,得到自适应GM(1,1)模型的解。以实例数据对上述4种方法进行仿真和比较,结果表明,自适应GM(1,1)模型较其他方法有更好的预测效果,从根本上解决了GM(1,1)模型对波形序列的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3.
GM(1,1)幂模型的病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GM(1,1)幂模型参数辨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态性问题, 首先基于矩阵求逆的条件数分析灰色模型病态程度的衡量方法, 然后按照GM(1,1)幂模型的背景值和幂指数的不同取值, 分三种情形讨论了数据矩阵求逆条件数的取值范围, 在此基础上总结影响GM(1,1)幂模型病态性的主要因素, 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结果表明, 在部分情形下GM(1,1)幂模型的数据矩阵求逆不存在病态性, 但在部分情形下可能出现数据矩阵求逆的病态性, 其中, 背景值和幂指数是影响模型病态性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完善灰色幂模型体系, 分析了经典GM(1,1)模型和GM(1,1)幂模型之间的变换关系, 在GM(1,1)幂模型的定义型和白化型的基础上, 推导了GM(1,1,x(2))幂模型、GM(1,1,x(1))幂模型、GM(1,1,b)幂模型、GM(1,1,exp)幂模型和GM(1,1,C)幂模型五种派生型GM(1,1)幂模型, 构建了GM(1,1)幂模型群. 结果表明, GM(1,1)幂模型与GM(1,1)模型的时间响应函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不同的GM(1,1)幂模型派生模型在结构、内涵、解析式、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体现了灰色系统解非唯一性原理. 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依据一定的准则, 在默认解群中找出一个最合适的白化解.  相似文献   

15.
GM(1,1)模型的精确解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GM(1,1)模型白化形式微分方程的解析表达式,导出了求解GM(1,1)的精确离散化模型。讨论了灰色序列初始点取值对预测效果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该方法对于解决其他推广形式的灰色模型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给出了一种推广GM(1,1)模型的精确离散化形式。  相似文献   

16.
非等间距GM(1 ,1) 模型建模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基于灰色模型的指数特性和积分定义,提出了一种重构非等间距序列的GM(1,1)模型背景值的方法,用该方法重构的背景值更加精确,可以提高GM(1,1)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进一步拓广GM(1,1)模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GM(1,1)模型的改进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考虑外界环境对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精确度的影响 ,对GM(1,1)模型进行了改进———用序列算子和影响因子来对原始序列的数据进行一定的处理 ,提高了GM(1,1)模型的精度。通过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及宁夏的农业总产值进行预测 ,说明此种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GM(1,1)模型难以准确预测季节性时间序列的问题,本文将季节性虚拟变量作为灰作用量引入传统GM(1,1)模型中,提出了含季节性虚拟变量的GM(1,1)模型(简记为GMSD(1,1)).在GMSD(1,1)模型定义型和白化型的基础上,推导了GMSD(1,1,x(1))模型、GMSD(1,1,x(0))模型、GMSD(1,1,b)模型、GMSD(1,1,exp)模型、GMSD(1,1,C)模型等五种派生型GMSD(1,1)模型,构建了季节性虚拟变量GM(1,1)模型群.同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GMSD(1,1)模型和GMSD(1,1,exp)模型中的解析式进行最优化求解.最后以中国水力发电量的季度数据为例,验证了含季节性虚拟变量的GM(1,1)模型及其派生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GM(1,1)模型,引入季节性虚拟变量的GMSD(1,1)模型及其派生模型更能准确地描述系统特征序列的季节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离散GM(1,1)模型与灰色预测模型建模机理   总被引:72,自引:12,他引:72  
GM(1,1)模型中,从离散形式到白化形式的转变,以及GM(1,1)模型预测稳定性问题,一直困扰着灰色系统理论的研究者.本文以此为研究出发点,从由离散到离散的角度解决这一理论问题,建立了离散灰色预测模型(称DGM(1,1)模型),并对其与原GM(1,1)模型的关系做了深入研究,找出了原模型预测不稳定的原因,利用麦克劳林公式展开对这些原因做全面解释,最后用纯指数序列验证DGM(1,1)模型预测的无偏性,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将本文建立的DGM(1,1)模型作为灰色预测模型的精确形式,而原模型作为近似形式加以使用.  相似文献   

20.
非等间隔GM(1,1)幂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M(1,1)幂模型是灰色Verhulst模型的推广.在灰色Verhulst模型和等间隔GM(1,1)幂模型基础上提出了非等间隔GM(1,1)幂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同时讨论了GM(1,1)幂模型曲线形状和幂指数以及发展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了非等间隔GM(1,1)幂模型的参数空间.将平均相对误差看成幂指数的函数,根据序列形状判断幂指数的范围,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幂指数,克服了灰色Verhulst模型的缺陷.最后实例表明:GM(1,1)幂模型建模精度高于灰色Verhulst模型,该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