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完善泌感合剂的质量标准,建立了泌感合剂中金钱草、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3种组方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法,并用该方法对泌感合剂中的金钱草、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进行了定性鉴别.实验结果表明,3种组方药材的薄层色谱图中,对照品、对照药材和供试品在相同位置处有相同颜色斑点,分离较好,阴性无干扰.薄层色谱鉴别法简单易行、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泌感合剂中金钱草、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的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千斤拔药材资源和开发利用情况,为千斤拔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文献查阅、市场调研及野外实地调查.结果目前的研究与开发主要集中在蔓性千斤拔的药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栽培现状等.结论寻找新的千斤拔药用种、药用部位、有效成分,使千斤拔的利用和开发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蟾酥的氯仿提取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快速柱层析法分离,得3种药用有效成分:脂蟾毒甙元(resibufogenin)、华蟾酥精(cinobufagin)和蟾酥灵(bufalin)。该法分离速度快、效果好,产品纯度高(约达99.5%以上).产品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比旋光度、熔点和质谱等分析确定了结构。  相似文献   

4.
防己为常用中药之一,药用部分为根,其原植物在国内比较混乱。本文叙述了陕西省地方习用品汉中防己和木防己的药材性状、组织结构特征,并与正品药材作了对比讨论.研究结果可以为药用防己的鉴别,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筋骨草属(Ajuga)隶属于唇形科,共有40余种,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我国产18种.该属植物的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综述了国产唇形科筋骨草属多种药用植物的药材鉴别、药用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法分析藏药材红毛五加与濒危药材刺五加亲缘相似性.方法采用石油醚、氯仿、95%乙醇、水四种溶剂分别提取红毛五加和刺五加两种药材不同极性部位成分,并采集两种药材各个部位相叠加指纹性特征图谱.结果两种药材的石油醚提取物相似度最高为100.0%,氯仿提取物的相似度稍低为54.8‰95%乙醇提取物相似度稍高为66.7%,而水提取物相似度最低为11.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采用四种提取物综合分析,所得结果专属性强,准确性高.两种药材所含的挥发油或芳香烃等低极性成分相似性最高,就该类成分可以替代药用;两种药材在皂苷类成分、多糖类等成分的相似性较低,就该类成分建议红毛五加药材不替代刺五加药材入药.  相似文献   

7.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调查,该区有药用藻类2类,药用地衣4种,药用真菌34中,药用苔藓28种,药用蕨类112种,药用各子植物1342种,共计有药用植物1522种,其中常用中药材267种。并介绍了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概况,此外,还发现了18种江西地理分布新记录。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我国药用蜈蚣应用的历史沿革,对其资源和药材品质研究应用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药用蜈蚣资源研究的对策,为推进蜈蚣属药用资源开发与可持续性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与中药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 ,可以保护传统珍稀濒危的药材 ,并大量地生产高品质的地道药材和药用活性成分、提高药用活性成分含量、稳定药材和药品的质量 ,同时还能进一步阐明药效物质基础。生物技术的应用将促进中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孙宏  雪梅 《应用科技》1999,(7):26-26
采收后有中药材,除了骨碎补、鲜芦根等少数种类可供鲜药用外,为防止药材霉烂变质,便于分级、包装、贮藏、调运,以及进一步加工炮制等,大多数药材须在产地经过初步加工后才能出售。由于中药材种类繁多,品种规格和地区用药习惯的不同,加工方法也各不相同。现将有关专家提供的一般常规中药产地初加工方法介绍如下,希望能对药农们有所帮助。种子类药材的加工一般果实采收后直接晒干、脱粒、收集种子。有些药材要去种皮或果皮,如意改、决明子等。有些要击碎果核,取出种仁供药用,如杏仁、酸枣仁等。有些则要蒸,以破坏药材易变质变色的…  相似文献   

11.
初步分析蟾酥(Venenum Bufonis)对柠檬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itreus)的抑菌作用,为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将蟾酥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蟾酥药液,运用琼脂扩散法探究蟾酥对柠檬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测定其抑菌圈直径.实验结果表明,蟾酥对柠檬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作用,随着蟾酥药液浓度的增高,抑菌作用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对老岭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被子植物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 ,共有 35 3种 ,隶属 74科 ,2 2 0属。简要叙述了 30种重要野生药用被子植物的生境、功效、采挖方法及药材名称  相似文献   

13.
初步分析蟾酥(Toad Venum)在不同浓度下对家兔交感神经的作用,为研发新型有效的药物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采用活体解剖实验法,向家兔耳缘静脉内注射不同浓度的蟾酥溶液,记录其放电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蟾酥溶液浓度的升高,家兔交感神经放电逐渐减弱,说明蟾酥对家兔交感神经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蟾酥药液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4.
茂兰自然保护区药用两栖动物资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茂兰自然保护区药用两栖动物的种类及其用途,经整理,茂兰保护区药用两栖动物隶属于5科6属14种。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1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11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大理市花甸坝药材场产掌叶大黄中4种重金属含量及分析种植环境(土壤和水源)对其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方法:用原子荧光法测定药用大黄中铅、镉、砷、汞四种重金属含量.结果:供试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均符合<药用植物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规定的重金属限量标准,并且种植环境对药材重金属含量无影响.该方法线性良好,r=0.9993~0.9999,加样回收率为98.38%~101.01%,RSD<3.5%.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度高,适合用于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鄂西土家族常用兰科植物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调查掌握鄂西土家族常用的来源于兰科的植物药及其功效应用,通过走访民族医生、野外实地词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整理,获得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土家族常用的兰科植物药材有16种,来源于21种(含变种)植物,其中钩距虾脊兰(Calanthe gracilifIota)、短距虾脊兰(C.arcuata)、单叶厚唇兰(Epigeneium fargesii)、台湾盆距兰(Gastrochilus formosanus)4种植物作药用在国内过去未曾记载与报道.报道了16种药材的来源、功效与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7.
《安徽科技》2006,(10):31
随着《安徽中药志》第3卷的出版,由安徽省科技厅(含原安徽省科委)编著的《安徽中药志》已全部公开出版。全书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共收载根、根茎、花、果实、种子、全草、叶、皮、茎木、真菌地衣、动物、矿物等16类482味中药.有原动植物及药材彩色照片185幅.原动植物墨线图及药材显微和薄层色谱图1374幅,共325万字。所附《安徽中药资源志要》收载可作药物的品种3482种(其中药用植物2861种,药用动物529种,药用矿物92种),这是继1986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后的又一次全面总结,本次所记载的中药材品种比当时普查的2508种新增了974种。  相似文献   

18.
蟾蜍俗称癞哈蟆,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它是一种极有价值的药用经济动物。蟾酥是由蟾蜍的耳后膜及皮肤腺分泌的浆液加工而成。目前,药市上蟾酥价格已达到每公斤两千元以上,而且价格仍不断上升。然而大量捕檐取酥,若方法不当会导致蟾蜍大量伤亡,破坏生态平衡。为保护野生资源,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最好采用人工养殖蟾蜍。1蟾蜍的养殖(1)养殖场的建立蟾蜍为水陆两栖动物。养殖场要建在长有杂草、有水源的地方,四周筑围墙防进。围墙内留有杂草、菜地,供错技栖息和活动。匕)繁殖繁殖方法可以先捕捉体大健壮无病伤的…  相似文献   

19.
藏茵陈类民族药是青藏高原特有民族药用植物,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与开发利用价值.应用药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对滇西北龙胆科藏茵陈药用原植物的来源和地区分布进行整理,总结出滇西北藏茵陈的品种共5属14种2变种,并对这些原植物的植物学特征和药用价值进行了描述,建立其分类检索表.根据各个种现代科学研究的情况(包括化学成分分析和引种驯化),提出今后规范藏茵陈药材的使用及开发更多替代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黄酮类化合物为白花蛇舌草中主要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增强免疫等活性,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显著.介绍了白花蛇舌草中所含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检测方法和这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尤其是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