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试验观察,对宽鳞大孔菌[Favolus squamosus(Huds.ex Fr.)Ames]生态特点、形态与结构特征、培养性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宽鳞大孔菌子实体菌肉肥厚,香味浓,多丛生,具有重要的人工栽培与开发价值;其子实体为二型菌丝类型,生殖菌丝无色透明,有分支,具横隔.子实层由担子与担孢子构成,无囊状体.担子棒状,每担子可产生4个担孢子.通常条件下,担孢子萌发率较低,营养菌丝生长缓慢,生长一段时间后易产生厚垣孢子.  相似文献   

2.
通过培养、解剖及显微观测,研究了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L1菌株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茶树菇L1菌株,子实体粗壮,肉厚,株平均质量达28.77 g,其结构为单型菌丝系统,是一株优良菌株.菌体不同部位的菌丝以及营养菌丝均无色透明,具分枝,有横隔和锁状联合,但各类型菌丝直径及排列方式有明显区别.菌柄菌丝直径最大,基内菌丝直径最小,菌柄菌丝及菌髓菌丝平行排列,菌幕菌丝相互无序交织.  相似文献   

3.
茯苓交配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茯苓栽培种“大泡引”为研究材料,茯苓菌丝为无锁状联合的多核菌丝,担孢子中双核孢子占75.3%、单核孢子2.4%、无核孢子22.3%。30个单孢株进行单孢配对结果为拮抗现象(不亲和)占总数的26.7%。茯苓菌株具有单孢结实现象,占单孢株总数的18%。由以上结果可初步得出茯苓菌为同宗结合真菌。  相似文献   

4.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了解到皱马鞍菌的子囊盘(菌盖)是由子实层、囊层基、囊盘被3个部分组成。其子实层是由子囊和侧丝镶嵌排列组成。前者呈圆筒形、具柄,内含8个椭圆形的、外壁具网纹的、单行排列的子囊孢子。顶端不增厚,无顶端装置,但具纵裂缝,成熟的子囊孢子由裂缝散发出来;后者细长,具横隔,由多细胞组成。在子实层排列中,其顶端膨大部分超过了子囊的高度,聚集形成假囊层被。其囊层基位于子实层与囊盘被  相似文献   

5.
中国热带木腐菌一新记录种——线浅孔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浅孔菌(Grammothele lineata)为中国木腐菌一新记录种,分布于中国热带地区,其主要特征为子实体平伏,孔口不规则到撕裂状,骨架菌丝具拟糊精反应,在管口和管壁处具大量菌丝钉,本文根据中国的材料对该种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线浅孔菌与棕榈浅孔菌(Grammothele fuligo)相似,但后者的孔口较小(8~16per mm),担孢子较大(7-9×2.5~3.5μm),生于单子叶植物腐木上。  相似文献   

6.
采用铁一苏木精染色和孚尔根染色压片方法.观察了金针菇担子及担孢子发育过程.观察结果金针菇担子及孢子形成过程与典型的伞茵目是一致的.而成熟的担孢子是二核孢子.发育过程中除满足低温要求外,其他外界条件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红果褶孔牛肝菌Phylloporus rubiginosus在分类上隶属于牛肝菌目Boletales牛肝菌科Boletaceae,最早描述于泰国。最近,在我国福建和海南也发现该种的分布。本研究采用分子系统发育和形态解剖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种进行重新描述,并对其鉴别特征进行重新界定,即该种具有较大的子实体,菌盖褐红色至浅红色,子实层体表面和菌肉受伤后先变蓝绿色、再变红色、最后变为黑色,菌柄表面覆盖有红色至浅红色的鳞片,基部菌丝白色,担孢子在扫描电镜下光滑,侧生囊状体的细胞壁厚度可达2μm,盖表由不膨大的菌丝构成;同时,该种可和分布于热带亚洲的壳斗科Fagaceae、龙脑香属Dipterocarpus或松属Pinus植物形成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梨胶锈菌(Gymnospornngium haraeanum Syd.)冬孢子细胞为双核,萌发产生的担孢子双核。担孢子有4种萌发方式。直接萌发形成芽管和附着胞,间接萌发产生次生担孢子。产生次生担孢子的途径有:(1)姊妹核先衰退,另一核流入次生担孢子原基中经一次有丝分裂后形成双核次生担孢子。(2)姊妹核先衰退,另一核在担孢子母细胞中行一次有丝分裂后流入次生担孢子原基中。(3)姊妹核并存,其中一核在担孢子母细胞中行一次有丝分裂,母细胞3核,在流入次生担孢子原基前未分裂的姊妹核消失。次生担孢子对海棠具有更强的侵染力。次生担孢子梗有荧光现象,表明有细胞核残留物。性孢子单核,锈孢子双核,两个锈孢子间有一个双核的菌丝体细胞,锈孢子双壁,向基性成熟。性子器底部有一隔离层,菌丝体穿透隔离层后才能在叶背形成锈子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梨胶锈菌生活史中核循环规律。  相似文献   

9.
油茶饼病外担菌分生孢子阶段分离培养及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油茶饼外担菌在PDA培养基、PDA 新鲜油茶叶汁培养基、PDA 烘干并碾碎的油茶叶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查氏培养基等5种培养基中的培养,结果表明:担子椭圆、圆柱型,顶部具有2~4个担孢子梗,成熟的担孢子微循环产孢形成分生孢子,而后以出芽方式进行生长繁殖;在5种培养基中,高氏一号最适合于茶饼菌的生长;高氏一号培养基的pH值在7.2~7.4,25℃为茶饼菌的最佳培养温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研究了羽毛针禾(Stipagrostis pennata(Trin.)de Winter)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主要结果有:(1)花药壁由3层结构组成,最外层为表皮,其次为药室内壁,最内层为分泌型绒毡层;(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孢子为左右对称型;(3)成熟花粉粒为3细胞型,具单萌发孔,羽毛针禾精子排列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两枚精子近乎平行位于营养核一侧,另一种是羽毛针未有少数花粉的两条眉状精子呈"八"字形排列;(4)羽毛针禾为单子房、单胚珠、双珠被、薄珠心、倒生型胚珠,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型或T型排列的4个大孢子,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5)胚囊发育为蓼型,反足细胞经无丝分裂形成多个细胞的反足细胞群.  相似文献   

11.
在形态学研究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的基础上,报道了采自湖北省的粉褶菌属一个中国新记录种——石墨粉褶菌Entoloma graphitipes.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子实体灰褐色,菌盖光滑或中心稍粗糙;菌褶短延生至深延生;菌柄光滑;孢子8.2~9.7×7.1~8.1 μm(平均9.0×7.6 μm),多角形,近等径.根据采集的材料对其进行了描述和绘图,并与相近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石墨粉褶菌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而且对粉褶菌属的系统分类与演化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标本存放于汉江师范学院真菌标本室(HMHNU).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银耳孢子发酵饮料为例,研究了营养饮料在四种试验条件下的保存力,提出凡是自身组成不含防腐成分的营养饮料,都应适量添加防腐剂,才能达到国家卫生部规定的3~6个月保存期,并从微生物学原理加以阐明。此结论适宜在各类新食品研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黑木耳激光诱变及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He- Ne激光和 YAG激光照射黑木耳担孢子诱发突变 ,共获得 14株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 ,并用生长谱法和营养物逐个减少法对缺陷型类型进行了鉴定。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激光技术诱发黑木耳突变效果良好 ,其突变频率 (0 .0 5~ 0 .19)比传统的紫外线法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用同工酶和栅栏现象鉴定香菇菌株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在形态学研究、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的基础上,报道了粉褶菌属一中国新记录种——棱柱孢粉褶菌Entoloma prismaticum.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子实体半地下生,腹菌化,近球形至不规则形,有较大的刺鼻性气味,包被黄褐色至红棕色,担孢子淡黄至淡粉色,五角,棱柱形,大小为10.6 μm × 9.7 μm.该新记录种的发现,既有助于深入探究粉褶菌属系统分类与演化,也丰富了我国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凭证标本存放于汉江师范学院真菌标本室(HMHNU).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中国湖北省的木材腐朽菌时,发现多孔菌科容氏孔菌属一中国新纪录种:易剥容氏孔菌(Junghuhnia separa-bilima(Pouzar)Ryvarden)。该种主要特征为:子实体淡黄色至粉红黄色,边缘具菌索,孔口多角形至不规则,菌髓中具锥形至棒形的骨架囊状体,孢子卵圆形至椭圆形。本文根据采集的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并对相似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草菇子实体的7个不同部位分别进行组织分离和繁殖菌种,通过现察、测定其细胞的形态、菌丝生长势、纤维素酶活性和利用不同世代的菌种,从多次栽培出菇和生物学效率比较试验,并经在生产实践上应用,研究表明以菌盖边缘部位作分离材料,能获得种质更优良的草菇种,提高草菇栽培的生物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杨木上毛栓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不同部位灵芝及子实体提取物中总三萜酸含量测定方法.灵芝样品用乙醇提取,依次经氯仿、5%碳酸氢钠萃取,酸化后再用氯仿萃取、浓缩至干,称重,即得灵芝总三萜酸量.结果:灵芝子实体总三萜酸为(8.58±0.25)mg/g,孢子粉为(3.48±0.03)mg/g,菌丝体仅为(1.75±0.09)mg/g;菌盖总三萜酸含量为(12.62±0.22)mg/g,菌柄为(7.66±0.08)mg/g.10批次灵芝子实体的总三萜酸含量范围为4.3416.39 mg/g.灵芝子实体提取物中的总三萜酸含量以醇-水提取物的最高为(208.70±5.54)mg/g;碱水提取物的最低,仅为(123.07±4.99)mg/g.HPLC初步分析子实体和孢子及子实体提取物间三萜酸成分大部分相同.本法适用于灵芝子实体及其提取物、灵芝孢子和菌丝体总三萜酸的含量测定,结果可靠,可为灵芝产品质量指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