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幂律模式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了管柱在定向井倾斜井段上下运移时,稳定层流条件下钻井液粘性产生的波动压力.建立了同心环空中波动压力的解析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导出了偏心环空中幂律流体稳态波动压力的近似公式,从而为波动压力的计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手段,为定向井井身结构设计及井内压力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便于现场应用,绘制了不同情况下波动压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图版.  相似文献   

2.
定向井倾斜井段环空中幂律流体的稳态波动压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幂律模式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了管柱在定向井倾斜井段上下运移时,稳定层流条件下钻井液粘性产生的波动压力。建立了同心环空中波动压力的解析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导出了偏心环空中幂律流体稳态波动压力的近似公式,从而为波动压力的计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手段,为定向井井身结构设计及井内压力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便于现场应用,绘制了不同情况下波动压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图版。  相似文献   

3.
液力波动直接影响电液式可变气门系统开闭特性,进而间接影响缸内气体状态参数.基于柴油机电液式可变气门系统工作过程,建立了压力波动系统化评价参数,并通过该评价参数,分析了供油压力(2.5~4.5 MPa)对柴油机可变气门系统压力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供油压力的增加,各压力波动特征值相位(α_1-α_8)均提前,峰值压力p_1,p_2均增加;压力波动区间(β_1,β_2,β_4)的压差、压力突变率均增加,区间β5的压力突变率先增加后减小并趋于平缓;区间β_3的压力波动平均值、波动率及波动方差增大;区间β_6的压力波动平均值几乎不变,波动率变化幅度较小,波动方差值增幅较缓.  相似文献   

4.
大颗粒流化床内压力波动现象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离散颗粒模型大颗粒气固两相流化床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在完全流态化条件下对压力波动现象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压力波动的范围和频率与流化床内两相运动状态密切相关,随着床内颗粒相湍动的加剧,压力波动不断加剧,床内压降随表观气流速度的增加略有减少。对大颗粒流化床压力波动的模拟为进一步研究流化床稳定操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内燃机缸内压力波动方程研究了冷废气再循环(EGR)对汽油机爆震特性的影响.由KIVA-3V燃烧程序的三维流场推导出内燃机缸内压力波动方程,并分别从均值压力和波动压力角度来讨论冷EGR对汽油机爆震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冷EGR率下燃烧室温度、均值压力和波动压力等燃烧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冷EGR率的增加,缸内燃烧温度、压力升高率大大降低,燃烧持续期明显增加;同时,缸内压力波动幅值明显降低而均值压力变化不大,可见引入适当的冷EGR率对汽油机高频压力振荡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最后,对缸内压力波动进行频谱特性分析,探讨了燃烧室空腔共鸣和发动机爆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喷油器入口燃油压力波动的频率特征,建立了共轨液力系统线性模型,基于模型分析了喷油器入口燃油压力波动信号的频率,并对线性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喷油器入口燃油压力波动信号中包含多阶频率。由共轨液力系统线性模型仿真计算得到的波动频率与通过实验得到的喷油器入口燃油压力波动频率之差随着轨压的增大而增大,但轨压为130MPa时的最大差值不超过10%。压力波动信号中包含的各阶频率均随轨压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液固撞击的非线性波动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推导了和于研究液固撞击问题的非线性波动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水锤过程及球形液滴与刚性固体平面法向撞击过程的数值分析。通过对水锤过程的模拟分析,给出了液固接触面压力随时间的分布;对球形液滴与刚性固体平面撞击过程的模拟,给出了不同时间液固接触面上无量纲压力分布,以及液滴内无量纲压力的等值线。结果表明,非线性波动模型可以给出详细的液固撞击过程的各物理参量,为液滴侵蚀固体表面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结果与精确解吻合良好,从而对非线性波动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压力波动信号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反应器中压力波动的频率特性及产生原因,基于小波变换方法对浸没撞击流反应器中测得的压力波动信号进行分析·从不同尺度上提取信号并计算波动能量,并对压力波动信号在频域上的分布进行分析·确认波动能量主要集中在1kHz之下的范围内,对能量空间分布的分析证明了波动强烈区域是关于轴及关于撞击面对称的·根据强烈波动空间位置的不同将波动频率划分为三个范围,并分析了各范围波动产生的原因·随螺旋桨转数的增加,各尺度的波动能量总体增强,频率分布有一定的变化·对强度的体积积分结果显示主流体旋涡产生的波动能量占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9.
针对二次调节伺服加载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液压和机械耦合干扰下的系统控制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负载压力、输出转矩和输出转速的波动幅度的增大,系统的控制精度明显变差,转矩控制系统受负载压力波动的影响大于转速控制系统,转矩波动对转速控制系统的影响大于转速波动对转矩控制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维不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对套管与井眼环空间隙不同时的波动压力进行了计算,绘出了环空间隙与最大井底波动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此曲线及地层破裂压力的最大极限值,可以确定某种尺寸套管与并眼之间间隙的最小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套管与并眼间隙相同的条件下,套管尺寸越大,井底最大波动压力也越大。从控制井底最大波动压力的角度考虑,在确定套管与井眼之间的环空间隙时,大尺寸套管应采用较大的间隙。从波动压力因素方面考虑,由浅井条件所确定的套管与井眼之间的环空间隙同样适合于深井条件。  相似文献   

11.
焦炉集气管压力智能解耦控制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针对某钢铁焦炉集气管压力系统具有强耦合、强干扰、典型非线性的特点,结合模糊控制、PID控制、解耦控制和专家控制的优点,提出集气管压力的智能解耦控制方法,并将该控制方法应用于某焦化厂1号、2号焦炉智能解耦控制器。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当焦炉开盖、关盖、外送压力和煤气流量等因素引起集气管压力波动时,系统能迅速调节蝶阀开度使压力在15S内达到稳定,并且能够保证集气管压力稳定在工艺要求的波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讨论并进行了水电站有压引水系统中,水击压力、调压室水位波动及机组速率变化三者之间的联合电算求解.  相似文献   

13.
杜洪光  杨洋 《科技信息》2012,(33):409-409
输配电线路传输距离较远,沿途地形复杂,环境和气候条件较差,再加上供电压力,造成线路故障率升高。而另一方面,线路距离长,分支多,结构复杂,又加大了故障查抄和排查难度,基于数字化故障指示器和智能配变监测终端而搭建的组网型故障定位系统,具有投资造价低、运行稳定可靠和安装维护简便的特点,很好的满足了城区架空线路以及广大农村电网保障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有效的解决了中低压架空线路故障定位和故障排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对井内瞬态波动压力预测模式中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及近几年对井内波动压力理论和全尺寸井实测研究,提出了新的预测井内波动压力的“瞬态化的稳态”预测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井内流体的压缩性、流道弹性、运动管柱底端空井眼长度和运动管柱纵向应变及惯性力影响。该模型预测值比目前广为应用的稳态模型预测值更接近并内实际波动压力值,这将有助于井身结构设计的科学性、钻井液密度确定和井下复杂事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将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弹性膜片与一种光纤位移检测装置相结合构成了一种反射式光纤压力传感器,阐述了其设计思想,并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该互补偿型传感器可以消除环境温度,光源输出功率波动及光路损耗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准确度和时效性是制约普通干线公路运行安全和通行效率的重要因素.受限于数字化信息的缺乏,传统普通干线公路安全隐患多采用人工排查方法,存在效率低、准确性有限等固有缺陷,激光点云在三维数字化方面的应用为道路几何信息准确获取和安全隐患自动化排查提供了可能.在车载激光点云数据特性和局限性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普通干线公路安全隐患自动化排查思路,提出基于扫描线的边缘提取以及基于邻域叠加分析的安防设施判断等关键技术,并结合实例数据进行了方法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激光点云的普通干线公路安全隐患自动化排查方法可以稳定、高效地排查普通干线公路安全隐患,符合实际排查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7.
在试验的基础上运用瞬态数值模拟方法,以四气门汽油机进气过程为例,对均值压力边界和瞬态波动压力边界下的进气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及比较,结果表明进气压力波动对缸内的宏观气流运动影响较大,加强了缸内滚流运动强度的波动.而对缸内宏观热物性参量的影响较小,这些参量在压力波动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火烧油层燃烧前缘监测问题,对室内一维燃烧管试验所采集的压力数据,运用Daubechies一阶小波提取其高频分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压力波动的小波低频分量表征了燃烧管内压力水平的整体变化,而高频分量则与流体流动和燃烧稳定性变化一致;燃烧稳定时,压力波动的小波高频分量幅值基本恒定,而燃烧不稳定时,小波高频分量幅值波动较大;利用压力信号的高频分量能够监测火烧油层燃烧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对喷射压力达到250 MPa的超高压共轨燃油系统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不同压力与温度条件下高压油管内的压力波动特性.利用喷油器端与共轨管端压力波动的对比计算得出压力波传播速度、燃油与高压油管的总体积弹性模量,并得到了喷射压力在180~250 MPa范围内,燃油温度在20~40℃范围内压力波传播速度和总体积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空气压力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压力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小型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的动态压力变化。使用集总参数模型和理想气体模型推导出舱内气体组分的分压力及总压变化的数学模型,用此模型计算了正常作息制度、极端作息制度以及各种氧气补充方式下的压力变化,并对比了2人和3人乘员组的压力波动幅度。结果表明,航天员的新陈代谢强度变化引起的压力波动一般不超过允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