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计算福州市主要工业行业能源消费量及相应的碳排放量,总结了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的趋势和特点.结果表明,2010年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仍以原煤为主,占总能耗的63%;然而与2007年相比,煤炭使用比例已有所下降,电力使用比例上升.近年来,福州市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福州市能耗较高、碳排放量较大的主要行业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另外,医药制造业虽然能耗较高,但其能源消费结构比较合理,碳排放量较低;塑料制品业能源消费结构不够合理,需进行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2.
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区位熵和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宁夏沿黄经济区工业领域26个行业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选择,得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及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加工业可作为支柱产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可作为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橡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可作为后备支柱产业予以培植发展.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安全咨询中心是依托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技术力量成立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具有安全评价乙级资质(APJ-(湘)-304),现有18名国家注册安全评价师,22名注册安全工程师,10名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考评员,6名冶金等工商贸行业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审员,业务范围主要涵盖化学原料、化学品及医药制造业、燃气生产及供应业、炼焦业,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器制造业、轻工业、纺织  相似文献   

4.
史文崇  耿香利 《甘肃科技》2024,(2):50-55+61
利用投入产出法,基于2005年以来的多个投入产出表对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进行动态关联分析。通过测算相关指标及其变化情况,认为:仪器仪表产业是重要产业,其产业影响力很高,而受其他产业影响较小;其最主要的后向关联产业是通信设备与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产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其最主要的前向关联产业是通信设备与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产品等。而产业链中最重要的关联产业是通信设备与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以此为依据,构建产业联盟,加强上下游产业互动,对发展仪器仪表产业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主导产业选择理论,通过对2005年浙江省42个产业部门的统计数据做实证分析,得出浙江省的主导产业为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及烟草加工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9个产业。同时,作者就如何优化浙江省产业结构给出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运用近期的投入产出经验数据,测算了我国工业领域22个产业的产业关联度经验值,并基于产业关联度进行了产业分类和创新转型优选产业的选择。研究显示,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明显较高,适合于作为创新转型的优选产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度相对亦较高,亦可以作为创新转型的备选产业。当前应当着重促进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进程,通过优势产业的创新转型来辐射带动其他产业的创新转型。  相似文献   

7.
研究我国产业部门CO2的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我国的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1990~2011年我国三次产业、第二产业、轻重工业以及工业分行业的CO2排放量进行了推算,并运用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将影响我国产业部门CO2排放的因素分为经济因素、结构因素、效率因素和排放因素,对历年各因素的影响效果进行了量化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产业部门CO2排放主要来自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中CO2排放主要来自工业,工业中的CO2排放主要来自重工业,重工业中的CO2排放主要来自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6个重点行业;经济因素是我国产业部门CO2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目前我国产业部门CO2减排主要依靠效率因素,结构因素和排放因素的作用都不明显;控制我国CO2排放量的快速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重要途径,产业及行业结构调整将成为中国未来减排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基于水劣化足迹的评价方法,对江西省不同工业行业在多个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水富营养化足迹、水酸化足迹和水生态毒性足迹的核算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i)2017年,对江西省水富营养化足迹影响最大的关键行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其次是造纸和纸制品业,再次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关键污染物是氨氮(NH3-N); 对水酸化足迹影响较大的关键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关键污染物是SO2; 对水生态毒性足迹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关键污染物是Cd.(ii)空间维度评估表明对水富营养化足迹贡献最大的是赣州市,对水酸化和水生态毒性足迹影响最突出的均为宜春市.(iii)2006—2017年江西省3种水劣化足迹均总体呈下降趋势,水富营养化足迹与峰值相比降低了70.06%,水酸化足迹与峰值相比降低了59.99%,水生态毒性足迹与峰值相比降低了24.33%.  相似文献   

9.
应用SBM模型估计安徽省高耗能行业2008-2019年产能过剩情况,并基于投资扩张的中介效应检验政府干预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显示: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呈现较大差异.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行业生产运作能力高效,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产能过剩情况极度严重,其他行业保持中等水平.投资扩张对政府干预与产能过剩呈现部分中介作用,说明政府干预会通过其他路径对产能过剩产生加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是实现江西矿产资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以江西矿产资源产业5个细分行业为例,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揭示2008—2018年江西矿产资源产业转型、技术创新及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发展较为同步且增速明显,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个子系统发展虽同步但均较落后,非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技术创新显著滞后于产业转型发展水平,5个行业的耦合协调度在波动中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演化特征分异显著.因此,江西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创新"人才新政",鼓励矿产资源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型和技术服务型转变,以全面提升矿产资源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耦合协调水平.  相似文献   

11.
灰色变权聚类分析法在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收入弹性、技术进步贡献率等指标,运用灰色变权聚类法,对重庆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在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变权聚类法对重庆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量化分析。其次,在灰色变权聚类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重庆工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重庆工业的主导产业。揭示了当前重庆主导产业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制造业,为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重庆市1999—2012年制造业碳排放量的变化,比较了制造业各行业的碳排放量;并基于LMDI方法建立了重庆市制造业以及29个细分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研究发现:1999—2012年,重庆制造业的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在29个分行业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等六大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制造业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三以上;在影响因素中,产业规模的扩大是促进制造业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尤其对非金属矿物制造品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等六大行业来说,产业规模促进碳排放的作用较明显;非金属矿物制造品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等五大行业的能源强度对降低碳排放量效果显著;而行业结构以及能源结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效果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3.
以内蒙古投入产出表中的国民经济42个部门为基础,另增加居民为核算部门,运用IPCC(2006)的方法理论对碳排放进行核算,并以内蒙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核算方法不仅与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统计口径一致,还在固定源及移动源燃烧核算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直被忽略的农业、废弃物及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部分,能够全面、完整地反映内蒙古各核算部门的碳排放量.实证分析发现,在内蒙古的各个核算部门中,居民部门产生的碳排放量所占比例最高,为25.7169%;其次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部门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部门,排放量所占比例分别为18.4775%和16.3682%;从排放总量的角度来看,能源的碳排放总量最大,为26952.776万吨所占比例为54.94%.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区位熵评价方法,结合GIS分析技术从时空变化两个维度探讨了福建省沿海地区石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结果表明:1)福建省沿海地区石化产业发展水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态势,产业集群效应亦初步显现,但沿海优势并未充分发挥.2)福建沿海地区具有发展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的优势,其中,福州市的化学纤维制造业、厦门市的橡胶及塑料制品业、漳州市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泉州市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莆田市的橡胶及塑料制品业发展优势相对突出.3)从空间格局来看,福建沿海地区的石化产业总体上表现为从相对均衡向集聚发展.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橡胶及塑料制品业的空间集聚过程更为显著,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则呈现出从集聚向相对扩散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4~2010年安徽省37个工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投入均值和产出均值的截面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不同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在安徽省37个工业行业当中,只有烟草制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DEA有效,其余工业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均在0.8以下,大部分行业存在投资不足和投资规模报酬递增现象.针对安徽省绝大部分工业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较低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目标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我国行业能源消费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应用到我国行业能源消费特征的分析中.分析了面板数据模型的类型、识别和参数的估计问题,建立了能源消费总量、汽油、柴油、天然气、电力消费量5种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和煤炭、原油、煤油、燃油消费量4种变截距面板数据模型,利用两种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业和批发业等6个行业能源消费倾向和能源消费平均水平的特征.实证分析表明,面板数据模型是分析能源消费特征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1983年~2005年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数据为基础,建立了ARIMA(2,2,0)模型,检验结果表明,ARIMA(2,2,0)模型对原始数据序列有着较好的似合效果,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可用于短期内我国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的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2006年~2011年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作了预测,最后给出了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结合部门能源消费数据,从最终需求的角度评估了200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国家和部门的碳排放.2002年中国为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净出口国,净出口的碳排放介于22.60~168.14Mt,占国内总排放的2.03%~15.09%.其中,满足国外需求的国内出口碳排放为261.19Mt,约占当年国内总排放的23.45%,相当于总出口排放的79.03%~90.62%;实际用于中国国内使用的进口碳排放为93.05~238.59Mt,约占总进口排放的77.49%,占国内总排放的8.35%~21.42%.2002年中国因进口而间接向全球减少的碳污染排放高达187.81Mt.约67%的总出口碳排放来自11个部门,超过50%的总进口碳排放主要来自5个部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进出口碳排放净平衡中受生产技术影响最显著的部门.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主导产业特性和对主要选择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选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以重庆市2002年和2007年两个时间点的29个制造业产业部门为分析对象,并以全国的29个制造业产业部门作为参照,对重庆市29个制造业产业部门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进行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的分析研究,绘制Shift-Share分析图。通过对分析图的分析研究筛选出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3个产业部门;作为最有可能成为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部门,对以上3个产业部门的现有基础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并与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产业进行比较,结果较为吻合,说明筛选出的主导产业比较符合重庆市的实际。研究结果表明偏离-份额分析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也具有易忽视规模较小的新兴产业的不足;确定重庆市未来的主导产业还有待于全面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慎重确定。  相似文献   

20.
尼泊尔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面积14.7万平方公里,人口2270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10美元(1999年,世行数据),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1997~1998年度为39.13%,居第一位,但呈逐年下降趋势,制造业列第四位(9.34%)。从趋势看,农业作为支柱产业还将持续10年左右。 尼泊尔农村工业的现状 尼泊尔的农村工业主要有以农产品为基础的工业以及以原材料的基础的加工业,如蚕丝业、畜禽饲养业、养蜂业、水果种植加工业、蔬菜种植加工业、家具业、农具业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