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中言语假信息的产生是因为交际双方受到语用原则影响的缘故,而为了特殊效果而释放假信息比释放真信息达到的效果好是言语假信息得以流传的重要原因。本文试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人们在言语行为中选择使用言语假信息的情况,最后指出它们是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顺应论是维索尔伦提出的语用学研究理论,语境关系顺应是顺应论的一个方面.语境关系中的交际语境包括交际双方及其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广告是一种交际行为,它的最终目的是引起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广告语言正是对交际语境的一种顺应,即顺应受众的心理、文化和环境来实现广告的商业目的.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学习困难青少年存在不同类型的工作记忆缺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恩国  赵国祥  刘昌  吕勇  沈德立 《科学通报》2008,53(14):1673-1679
工作记忆的3个子系统分别负责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 总体上看, 学习困难组在言语工作记忆、视空间工作记忆和中央执行功能上均显著低于控制组, 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儿童均存在工作记忆缺陷. 不同类型学习困难组存在的缺陷不尽相同, 3类学习困难儿童均存在言语工作记忆缺陷, 语文困难组的言语工作记忆与阅读广度不足有关, 数学困难儿童的言语工作记忆主要与计算广度有关, 双困难组在阅读广度和计算广度方面均存在缺陷; 数学困难和双困难组存在视空间工作记忆缺陷, 而语文困难的视空间工作记忆是完好的; 尽管不同类型学习困难儿童的中央执行功能任务上的成绩普遍低于控制组, 但他们的缺陷程度不同, 双困难组的中央执行功能的缺陷程度显著高于语文困难和数学困难组.  相似文献   

4.
为迎接信息时代的新挑战,顺应世界经济的大发展,实现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达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务之急是造就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而开放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现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3个角度,重点对汉语商业广告语进行简要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英汉语非商业广告语(政治广告、公益广告、个人广告)做出一定铺垫.  相似文献   

6.
王玉芳 《科学通报》1994,39(6):524-524
中国内蒙古中蒙界区的亚干拆离断层中见有假熔岩,其形成期次之多实属罕见.就作者所知,尚无伸展拆离断层中假熔岩系统的资料报道.假熔岩是古地震断层活动过程中岩石的摩擦熔融骤冷而成的断层岩,由断层围岩的碎砾和玻璃基质组成,可能形成深度为0.5—10km或10—20km.浅成的假溶岩常含有标志着熔融、快速冷却成因的杏仁石、气泡等构造.中地壳层次中形成的假熔岩与晶体的韧性变形相关,Hobbs等认为这种假熔岩是瞬时韧性不稳定性的产物.经典的假熔岩是穿插在花岗岩中的网脉状的暗色隐晶岩石,貌似  相似文献   

7.
穆扬 《世界科学》2013,(2):33-35
如果语言的发展成就了人类的信息交流,那为何我们大多数人彼此之间压根无法言语交流?英国雷丁大学的马克·帕格尔(MarkPagel)教授将人类语言的多样性与生物的多样性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有意思但很有见地的一种解释。上帝预谋的语言壁垒?对于那些沉迷于语言研究的人来说,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北海岸地区简直就是一家玲琅满目的糖果店。科拉克语居民就住在布雷姆语区的隔壁,而  相似文献   

8.
<正>地震是地球内部释放能量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波是地震能量的载体,是把地震释放的能量传递出去的基本方式。由于地震波是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因此它携带了震源与地下介质的信息,为人类认识地震提供了基础。在人类现实生产生活中,水灾、风灾、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持续不断,而地震是这些灾害之中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一场以信息化为核心而展开的涉及全球的产业革命,正在调整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局势.面对席卷全球的信息大潮,谁抢先拥有一个高速的信息网络系统,谁就可以抢占未来社会竞争的制高点,谁就可以在未来发展中取得主动.  相似文献   

10.
在各种公共紧急事件中,地震最为我们所熟知.由于它的多发性、突发性、瞬时性、选择性和次生性等诸多特点,是国际上公认的重大灾害之一. 地震发生后,信息铺天盖地,公众最先得知的是地震发生的地点、震级,之后是震源深度,接着是当地的信息通讯、建筑受损情况,最后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伤亡人数……那么,这些数据都说明什么?我们能否自己估计地震的伤亡情况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人们常将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相提并论.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震级是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尺度,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而地震烈度反映了地震的破坏程度,是衡量地震强烈程度的尺度,由震动对个人、家具、房屋、地质结构等所产生的影响来断定.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不同受灾地点的烈度是不同的.简单点儿说,就是:震级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的,而烈度是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评测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