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略论现代师生关系的困境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是学校关系的基础与核心。构建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的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对传统师生关系及其价值反思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师生关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从哲学解释学、社会文化和后现代主义的视角阐释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及其建构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是学校关系的基础与核心。构建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的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对传统师生关系及其价值反思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师生关系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从哲学解释学、社会文化和后现代主义的视角阐释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及其建构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在江西省十所高职院校中开展的调查为例,从课外交流和课堂互动两个方面针对当前师生关系进行调查。对师生关系特点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适合高职教育的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并对高职教育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教育扶贫是高校参与扶贫最基本的途径,是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特殊体现。价值判断影响实践选择,只有厘清高校教育扶贫的价值取向,才能更好地理解高校在教育扶贫实践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而思考相应对策。当前高校教育扶贫的实践主要反映出两种价值取向:一是功利主义取向,即高校以追求教育扶贫的效率或效果为主要目标;二是公平正义取向,即高校以追求教育扶贫的公平性和正当性为主要目标。两种价值取向都会导致高校教育扶贫产生某些困境。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观吸收了功利主义与正义论两种价值取向的优点,以其为价值导向进行省思,我国高校教育扶贫应实现三大转向:扶贫方式从"常规"转向"常规"与"特色"并举;扶贫对象从"定点扶贫"转向"定群扶贫"与"定点扶贫"结合;评价标准从"收入"取向转向"可行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课堂为发力点,掀起课堂革命,对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推动高职金课建设,探寻金课建设的路径,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通过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当前高职金课建设存在学习困境、价值困境、情感社会困境、参与困境和评估困境。反思这些困境的影响因素,高职金课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关注学生的学习为基础,以培养主动学习意识为策略,以科学有效评估为关键。  相似文献   

6.
试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生宏 《科技信息》2011,(2):305-306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动力系统,它制约着教育的进程,影响着教育的成果。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目的。但由于受一些历史或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师生关系中存在不少误区,极大地削弱了教育的活力,妨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深化。因此,很有必要对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归纳和剖析,并探索策略。  相似文献   

7.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基础。简要讨论了笔者从第一堂课和课堂教学管理实践中建设良好师生关系的经验,如"三个问题法"等,对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管理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本文试从主体性、学生主体性的认识开始,分析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几个误区,即重视师生交往的工具性价值,忽视目的性价值;“藐视”学生主体性;“严”“爱”脱节,师生关系恶化。从而提出在学习活动、班级日常活动、常规管理工作等方面突出学生主体性;加上教师自身主体性的发挥,才能合理地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教育活动是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种师生双边活动,要使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师生关系的构建对教育效果影响极大。本文从全新的教育观念、沟通的艺术、心理防御机制等三个层面,论述了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和师生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亲其师,信其道",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任务。当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师生关系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该文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对策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王船山教育哲学中的“双主体”思想,是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总结,最终对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所作出的深刻探究。王船山教育思想中的“双主体”思想,既涵盖了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的客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的客体的基本思想,又涵盖了在教学过程中“双主体”相对主客互动与辩证统一的思想。王船山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双主体”思想对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指通过教育法律法规确认的教师的职业地位、法律人格和教师的权利义务。文章通过对教师法律地位的理论分析把教师法律地位界定为"准公务员"。教师的权利义务是教师法律地位的具体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权利义务已经存在缺陷,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和目标的需要,只有提高教师待遇,健全教师权益的保障机制,明确教师法律地位并完善教师的申诉制度才能保障教育的持续、可靠发展。  相似文献   

13.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幼儿教师培训首先要理念培训先行。幼儿教师培训理念源于教师成长的社会生活实践,当今,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发生了深刻变化,幼儿教师培训理念要紧跟实践的脚步,不断地进行创新。从生命伦理的视角,结合生命伦理所倡导的“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和尊重病人自主”思想,重新审视幼儿教师培训理念,笔者认为,培训中要使幼儿教师树立尊重生命的教育观,这有利于幼儿教育向生命的本质回归;要确立视每个儿童为目的的教育价值观,这有利于幼儿教育回到育人为本的方向;培训者要增强主体性培训理念,使幼儿教师培训回归其“为人”的本真意旨。  相似文献   

14.
当前民办高校班主任队伍不稳定,中途离职现象比较严重,这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冲击了院校正常的管理秩序。调查发现,班主任中途离职的原因有找到更好的发展前途、产生职业倦怠感、受到不公正待遇和无法胜任当前工作等。校方留住优秀班主任可营造"三公"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师风师德教育、劳动合同约束等,选聘新班主任最好采取班级民主推举学生熟悉的老师来接任。  相似文献   

15.
受成长环境、教育环境、语言观、教学观、学习观、性格差异、认知能力差异和语言水平差异的影响,外语课堂上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风格经常出现错配或失配,这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影响了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探索有效策略应对外语课堂中的师生风格冲突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社会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其兴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其基本特征是:反对中心性而崇尚多元价值性;批判理性主义而崇尚非理性思想;反对统一性、整体性而倡导差异性;反对孤立而强调对话。这股思潮对教育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具体表现在:教育目标的审视;课程理论的质疑;师生关系的考量;教学方式的反思;教育管理的颠覆;教育研究方法的解构。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给教育带来的这些冲击和影响,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做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是罗杰斯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知情合一的"完整的人";教育过程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习的关键,要求教师信任和尊重学生,具有移情理解能力;教学强调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由学习,有意义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双差生”是学校教育中出现的一个非正式又约定俗成的用语,他们面对学业和学校纪律,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往往被漠然视之,滞留在教育的边缘。教师的教育职能体现为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在隐性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人格是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我效能感对“双差生”的认知与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而教师人格对“双差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亦有着积极的隐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教育统计数据和教育案例的比较分析,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当前广西城乡基础教育存在的差距,主要是城乡间教育投入还不尽合理、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明显、城乡师资的配置不协调和城乡教师的学历职称不均衡。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重点向农村倾斜;城乡协调发展,侧重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教师的培养,优先满足农村需求;加强农村教师理论技能的培训,提高学历职称等措施,为缩小广西城乡基础教育差距提供了一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感恩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点及面的生活教育”和“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高校推行感恩教育的途径主要有:理论灌输隐性化、氛围化,让学生把道德规范升华为道德信念;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融感恩教育于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之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把“感恩意识”内化为个人品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开展批判式自我教育。感恩教育对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