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提高沿海水工建筑物抗氯离子侵蚀有关的设计问题。提出了根据保护层厚度和混凝土抗渗指标确定建筑物设计安全使用期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结构选型、布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内外空间温差结露对水工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氯离子侵蚀的影响;对我国现行水闸设计施工规范中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建筑物的屋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具有长期保护建筑物免受一系列自然因素侵蚀的功能,像光照、风吹雨打、屋顶积雪、温度变化、冰雹风暴和侵蚀等等。  相似文献   

3.
掺矿渣微粉砂浆和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实验研究了水胶比和矿渣微粉掺量对砂浆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掺加矿渣微粉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磨细矿渣微粉只有在掺量大于65%(质量分数,下同)时,才能提高砂浆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而含激发剂的矿渣微粉掺量在50%以下时,便可提高砂浆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掺加65%的普通磨细矿渣微粉或者掺加50%的含激发剂的矿渣微粉,均能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铁尾矿再生混凝土的脆性性能,对不同废弃纤维掺量的铁尾矿再生混凝土的盐雾侵蚀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侵蚀深度,氯离子含量及孔隙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条件下,再生混凝土(RAC)的抗侵蚀能力低于普通混凝土(NAC),掺加30%铁尾矿使再生混凝土的抗侵蚀能力增强,少量纤维(≤0.9%)对其抗侵蚀能力影响不大,但当掺量较大时,其抗侵蚀能力有大幅降低;距侵蚀面不同深度处的总氯离子含量变化不大,自由氯离子含量随侵蚀周期的增加而增加,结合氯离子则呈相反趋势.当纤维掺量为0.6%时,各侵蚀工况下的氯离子浓度与NAC相近;当掺量为1.2%时,自由氯离子与总氯离子含量达到最高,与RAC的含量相近.通过核磁共振分析,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孔隙数量先变小后变大,孔径则持续增加使其呈现出不同的侵蚀规律.经过研究,当废弃纤维的掺量为0.6%~0.9%时,铁尾矿再生混凝土的抗盐雾侵蚀能力最优,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粉土是路基工程中常见的土体填料,其结构性差,在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易受到侵蚀.为改善粉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采用木质素磺酸钙来加固土体,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抗硫酸盐侵蚀试验,分析木质素磺酸钙掺量、养护龄期和硫酸盐环境下浸泡天数对改良粉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粉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木质素磺酸钙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养护龄期的增长逐渐提高.其他条件相同下,当掺量为5%养护龄期为28 d时,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为394.6 kPa,是未处理粉土的5.46倍.同时,此时改良粉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最好,在硫酸盐环境下浸泡28 d后改良粉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是侵蚀后素粉土的4.9倍.SEM试验结果表明,掺入适量木质素磺酸钙可对土体内部孔隙进行填充,使土体强度、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6.
水库消落带植被混凝土抗侵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材的抗侵蚀性能是生态护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设计的实验装置对3组不同边坡进行了侵蚀实验,探讨了植被混凝土的抗侵蚀机理,比较了3种边坡的抗侵蚀性能.实验表明: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边坡具有良好的抗侵蚀性能,在同等条件下无植被防护土质边坡的坡面侵蚀速率比有植被防护土质边坡的坡面侵蚀速率高出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7.
不同应力状态下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提出混凝土试件在不同应力状态下氯离子侵蚀试验的方法,分析了混凝土的应力水平、水灰比对氯离子侵蚀速度的影响,建立了混凝土在应力状态下氯离子侵蚀速度预测的数学模型,推断出预应力混凝土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强于普通混凝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灌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受硫酸盐侵蚀破坏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对甘肃景电工程和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等大型提灌工程混凝土建筑物附近地下水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硫酸盐是此类混凝土建筑物侵蚀破坏的主要介质,地下水中的硫酸盐与混凝土内部的一些不稳定或亚稳定的物质发生反应,产生体积膨胀是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相关工程外包混凝土要求,制备了C60细石自密实混凝土(SCC),研究了水胶比、抗裂剂对细石SCC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体积变形性能以及抗硫酸盐侵蚀、抗氯离子渗透、抗冻融、抗碳化等耐久性能的影响机制,探讨了细石混凝土性能变化规律.经SEM、NMR等试验探究了不同因素对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影响,并与宏观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胶比对细石混凝土性能影响机制与普通混凝土类似;抗裂剂存在最佳掺量点,适量抗裂剂可生成Mg(OH)2填充基体孔隙,与絮状水化硅酸钙(C-S-H)、针状钙矾石(AFt)交错生长,改善孔结构,提高细石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但掺量过多时复合侵蚀效应反而使SCC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下降,其最优掺量为8%.  相似文献   

10.
在矿物掺合料的掺量为30%情况下,分析粉煤灰、矿渣粉、水胶比对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能明显改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性能;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改善效果方面,粉煤灰略优于矿渣粉;水胶比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的影响明显,水胶比越小,试件的抗压强度折损系数越高、质量损失率越小,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越好;反之,水胶比越大,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越差。  相似文献   

11.
使用测长法研究了硅灰裹石对混凝土试样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渗透性在混凝土硫酸盐侵蚀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中水泥浆体与集料之间的界面过渡区是硫酸盐侵蚀的薄弱区域;集料含量增加,即界面区含量愈多,试样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愈差。采用硅灰裹石处理集料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试样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  相似文献   

12.
段恩朝 《科技资讯》2012,(10):75+77-75,77
本文根据结晶产物和破坏形式的不同阐述了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破坏的四种机理,分析了影响影响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内因(水泥品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配合比)和外因(侵蚀离子浓度、环境酸度),以及几种常用掺合料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并给出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电脉冲用于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加速试验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工程中水泥混凝土硫酸盐侵蚀过程缓慢,常采用加速试验方法评价其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通过分析现有方法的特点,提出基于电脉冲原理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加速试验方法。测试了不同水灰比、浸泡方式与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在不同侵蚀条件下的抗蚀系数,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电脉冲作用下硫酸盐侵蚀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电脉冲加速了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基于电脉冲原理的混凝土抗硫酸盐性能加速试验方法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14.
再生混凝土技术是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 通过收集再生混凝土氯离子侵蚀试验和碳化试验的数据,将材料信息和试验环境信息作为输入参数,采用电通量和碳化深度分别量化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和抗碳化性能,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强度、耐久性和成本作为优化目标,结合 NSGA-Ⅱ算法和优劣解距离法提出再生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 结果表明:梯度提升树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高斯过程回归模型则对再生混凝土抗碳化性能预测表现较好;采用提出的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获得了满足耐久性和力学性能要求的低成本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建议值,可用于指导施工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镁锆砖和镁铬砖抗RH炉渣侵蚀机理以及简化模型法,研究了镁锆砖的制备工艺参数与抗RH炉渣侵蚀的相关性.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分析了颗粒级配、助烧剂、烧结温度、氧化锆含量和氧化锆种类对镁锆砖抗渣性能的影响,确立影响镁锆砖抗渣性能的关键因素为烧结温度和氧化锆含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烧结温度和氧化锆含量对镁锆砖抗渣侵蚀性能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手段,利用中心复合设计,建立镁锆砖的抗侵蚀统计分析模型,并作响应曲面图形.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纤维对地聚合物材料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对纤维增强偏高岭土-粉煤灰(MK-FA)基地聚合物砂浆经硫酸盐侵蚀-干湿交替耦合作用后的宏观形貌特征、微观结构特征、质量损失率及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纤维对MK-FA基地聚合物砂浆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改善机理。结果表明:随硫酸盐侵蚀-干湿交替次数的增加,试件力学性能先上升而后趋于稳定,质量损失率先增大后减小,纤维可改善地聚合物砂浆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Na2SO4溶液主要侵蚀试件表面,对内部结构没有明显损害;稳定致密的内部结构及纤维的桥接作用使纤维增强MK-FA基地聚合物砂浆具有优异的耐硫酸盐侵蚀性能,有利于维持试件力学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邵彩云 《科技信息》2008,(15):112-112
怎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裂和抗侵蚀性能,是建筑工程大体积砼施工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内掺复合掺合料、中砂、细石、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抗硫水泥制成的细石高性能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在硫酸盐溶液中进行一百次干湿循环后,以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变化来说明硫酸盐侵蚀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说明:混凝土试件的抗折强度比抗压强度更敏感,能够更好地反映混凝土试件的破坏程度;在干湿交替的水侵蚀环境中,不宜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和抗硫酸盐水泥混凝土;在干湿交替的硫酸盐侵蚀环境中,不宜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在硫酸跟浓度小于5000mg/L的硫酸盐侵蚀环境中,可以选择使用抗硫酸盐水泥混凝土;在干湿交替的水侵蚀和硫酸盐侵蚀环境中,加入复合掺和料的混凝土能够更好地发挥抵制恶劣环境的作用.通过硫酸盐侵蚀机理分析说明:加入辅助胶凝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盐渍土地区混凝土抵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内掺复合掺合料、中砂、细石、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抗硫水泥制成的细石高性能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在硫酸盐溶液中进行一百次干湿循环后,以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变化来说明硫酸盐侵蚀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说明混凝土试件的抗折强度比抗压强度更敏感,能够更好地反映混凝土试件的破坏程度;在干湿交替的水侵蚀环境中,不宜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和抗硫酸盐水泥混凝土;在干湿交替的硫酸盐侵蚀环境中,不宜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在硫酸跟浓度小于5000mg/L的硫酸盐侵蚀环境中,可以选择使用抗硫酸盐水泥混凝土;在干湿交替的水侵蚀和硫酸盐侵蚀环境中,加入复合掺和料的混凝土能够更好地发挥抵制恶劣环境的作用.通过硫酸盐侵蚀机理分析说明加入辅助胶凝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盐渍土地区混凝土抵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深度渗透密封剂(DPS)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混凝土表面不同部位喷涂DPS,研究其对硫酸盐环境中混凝土的阻渗性能、抗物理盐结晶性能以及抗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分析DPS喷涂于不同部位时,混凝土受硫酸盐侵蚀的机理及劣化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对混凝土迎水面喷涂DPS,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及抗硫酸盐化学侵蚀性能:背水面喷涂DPS,能较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物理盐结晶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