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春波 《科技资讯》2013,(4):102-102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异耐久性,具有高强度、高渗透性、高工作性能与体积稳定性等特点。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路线并不十分复杂,但它要求的综合技术指标却不容易达到。在设计中必须在满足了混凝土高耐久性、高体积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韵同时保持良好的工作性。高性能混凝土要求在较低的水灰比以及较低的胶结材料含量下具有高流动性和抗离析性。  相似文献   

2.
刘小涛 《科技资讯》2007,(26):69-70
高性能混凝土是近期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它的开发与应用,对传统混凝土的技术性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节能、工程质量、工程经济、环境与劳动保护等方而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给出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和特点,并指明了高性能混凝土与混凝土耐久性的关系,以及与高强混凝土的区别和施工特点.  相似文献   

3.
王珺 《科技信息》2012,(21):337-337,292
高性能混凝土在现代建筑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不论设计要求怎么变化都要满足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在严寒地区或者冬季寒冷季节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害性能是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害性能要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骅 《科技资讯》2011,(8):83-84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发展趋势是强度不断提高.但日王的耐久性不足对未来社会造成了极为沉重的负担.本文针对混凝土耐久性提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原因,同时引出高性能混凝土在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方面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桥梁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交通是否能正常进行,为保证桥梁的耐久性,工程施工中多用于高性能混凝土,如何设计与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当今桥梁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有重点保证其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高性能混凝土在配置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水胶比低于0.4或至多不超过0.45),选用优质原材料,由传统的水泥、砂、石、水等四组分改变为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后的六组分,水泥用量减少,用水量降低。高速铁路工程一般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速铁路作为一个带状结构,跨区域多,环境变化大,混凝土可能处于多种环境叠加的范围内,混凝土配比设计前需进行现场调查,根据不同的环境等级进行评价,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  相似文献   

7.
根据依托工程石首市团山河的桥梁,在建设过程中进行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弹性模量试验和收缩与徐变试验。通过实验研究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结合其各项高性能指标,应选用试验指定的各种配合材料,这些对桥梁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目标。它适应了人类更大规模改善和保护环境、节省资源和能源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混凝土。在其发展过程中,还要解决材料与工程技术乃至管理方面的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混凝土(HPC)通常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及高致密性等特点.然而也由于其高致密性,在当其暴露在急速升温的环境下易爆裂致使构件的承载能力迅速下降.文章对现有的关于高性能混凝土耐火性研究资料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包括高温(火)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变形的影响以及高性能混凝土在高温下的爆裂机理的探讨,最后对高性能混凝土耐火性能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魏晓红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1):61-61,63
高性能混凝土其性能包括高强度、高耐久性。在设计高性能混凝土时,应在考虑高强度的同时注意混凝土裂缝孔隙等引起的耐久性问题,以使混凝土满足高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全计算法对铁路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全计算法是一种更科学、更合理、更准确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应该在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多掺加矿物掺合料。  相似文献   

12.
矿物超细粉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和评述了粉煤灰、矿渣、硅灰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耐久性和强度的影响及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复掺粉煤灰和矿渣超细粉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重要作用;对粉煤灰和矿渣超细粉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李伟 《科技信息》2011,(36):I0056-I0057
本文针对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粱铁道桥,简要叙述了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入模、振捣、养护等施工工艺要求、施工技术措施,使耐久性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全计算法等三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充分考虑混凝土耐久性的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普遍存在的对耐久性评价模糊问题,建立了以最大表观密度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通过表观密度和孔隙分布判断所配制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是否与使用环境相适应以及满足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等三方面性能要求.实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刘斌 《科技信息》2007,(29):141-141
高性能混凝土是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良好工作性和体积稳定性的新型混凝土。作为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材料,集料的性质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地区集料性能不佳的情况下,利用有限资源来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更应该注意到集料对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水泥基复合材料——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我国水泥基复合材料--高性能混凝土工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高性能混凝土近10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混凝土工业已成为高能耗、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工业.由于目前我国各大中城市广泛使用混凝土,为了改善混凝土工业生态化现状,必须对现有的生产进行优化,以改善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及耐久性,并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关于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和评价方法的报道很少,对其抗冻性、抗渗性等耐久性的检验和评价,基本上仍沿用对普通混凝土耐久性的试验和检测方法,这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及应用十分不利。本文作者对国内外较先进的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归纳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量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在运营阶段相继出现了影响结构正常使用及结构耐久性的受力裂缝。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改善预应力连续箱梁耐久性的措施、建立全寿命成本分析优化设计理念:加快抗裂、抗渗等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推广和应用;改善原有预应力连续箱梁施工工艺、结构形式;设计时充分考虑桥梁使用时所处的环境,针对具体的环境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环境对桥梁耐久性的影响,加强运营阶段的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19.
罗川 《科技信息》2010,(35):I0438-I0438,I0456
高性能混凝土是通过采用"双掺"法而得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即在混凝土中加入硅粉、磨细矿渣、粉煤灰及高效减水剂等一些外加剂和活性混合材所获得的一种低水灰比、高耐久性、高强度及高流动性的混凝土。本文主要结合大跨度路桥工程建设的实例,对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的耐久性做了相应的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效减水剂的应用,使混凝土技术出现了惊人的发展,同时应用材料科学与掺合料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推进了高性能化的新的应用阶段。以性能需求为导向的高性能混凝土(HPC)设计方法一改传统混凝土那种以强度为设计核心的思维模式,高性能混凝土兼顾着结构安全,耐久性,工作性与高体积稳定性的设计准则,这使得其配合比设计与施工工作复杂化,因此,设计与施工的质量控制模式也应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