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唐代女妆为中心,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意识和整体服饰特色。然后重点描述了唐代富有特色的女妆,并将唐代女妆与历朝各代的女妆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同时,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唐代女妆出现的背景及其成因。全文主要从文化思想的角度分析了唐代女妆的特色,体现了唐代女性开放的文化,自由的精神以及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学界从各个角度对唐代西域文学展开研究,以前未被重视的文人作品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唐代西域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20世纪唐代西域文学研究相比,近10多年以来的研究者善于利用和借鉴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挖掘出唐代西域文学新的文化内涵,加大了对唐代西域文学系统性、持续性、整体性的研究,出现了一批颇具成就的系列性研究成果。文章从唐代边塞诗中的西域研究、唐诗与西域文化、唐诗与西域地理、唐五代边塞词等几个方面对其成就做了回顾;同时,新世纪唐代西域文学研究也存有明显的不足与遗憾,如低水平的重复性研究较多,这也是下阶段唐代西域文学研究亟待改观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有关唐代科举中的礼仪活动记载很少,《唐摭言》卷三却系统全面地进行了丰富的记录,不仅在唐代类似文献中以真实、独特和细致的特点,丰富了唐代科举文献的内容,也为我们深化唐代科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唐代试律诗诗题对有关祥瑞及灵异之类典故的大量选用,不但体现了唐代统治者借祥瑞文化维护自身统治的治国策略,也表明了尚奇之风在唐代的盛行。  相似文献   

5.
从性别角度看唐代的养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尊老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唐代是我国养老政策发展和完善的重要阶段。本文从唐代养老政策的性别角度入手,具体地阐述了唐代对老年妇女优恤的养老政策,并分析了唐代老年妇女地位高的原因。通过这些政策以为当今制定老年政策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道教在唐代的特殊地位,唐代文人对道教的崇尚以及游仙之作阐述了唐代文人的崇道之风,认为从道教的角度研究唐代文学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谢娇 《科技信息》2011,(14):240-240
唐代妇女的妆饰呈现出多元化,富丽妩媚的文化特色,文章通过七个步骤叙述了唐代妇女面部的化妆技巧,表现了唐代妇女的自我价值观与审美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8.
略论唐代游侠与咏侠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游侠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并没有如许多论者所说的空前兴盛。咏侠诗不能反映唐代游侠的真实面貌。但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游侠成为唐代文人咏志抒怀的对象,客观上促进了咏侠诗的高度繁荣。咏侠诗也为我们认识唐代游侠提供了一些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游记文学发展史的视角 ,就唐代游记文学的演化历程与内在精神展开探讨 ,由此看出 ,唐代是中国游记文学的成熟期。古文运动的兴起与诗性精神的浸润共同推动着唐代游记文学的走向成熟 ,同时也决定了唐代游记文学的内在价值取向。从元结的前奏到柳宗元的高潮 ,以及与此相辉映的中晚唐游记创作 ,共同奠定了唐代游记文学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0.
唐代寺庙建筑中的彩绘装饰工艺 ,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但是 ,由于时间久远 ,我国留存至今的几处唐代建筑已无墨迹可寻。因此 ,关于唐代建筑如何彩绘的问题 ,迄今在国内学术界难成定论。最近 ,泰山文物部门在竹林寺的修复过程中 ,对唐代寺庙建筑的彩绘图案和工艺进行了大胆尝试 ,为今后我国复建唐代木构建筑的装饰和彩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离别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在唐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频繁的离别既丰富了离别诗的素材,又构成了唐代离别诗繁荣的基础;唐代用人制度的改革则是唐代离别诗兴盛的直接原因,科举制、军功授官制、荐引制的实行都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离别诗的兴盛;唐代对诗歌的重视是离别诗繁荣的政治原因,统治阶级对诗歌的重视一方面提高了诗歌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则增强了诗歌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2.
童玲  赵菁菁 《科技信息》2010,(3):138-139
以《玉台新咏》为代表的齐梁诗歌,为唐代文人的表达提供了借鉴的营养,《玉台新咏》所收的闺怨诗歌体现出的风格与追求,对唐代闺怨诗的影响贯穿有唐一代。唐代闺怨诗与《玉台新咏》中闺怨诗的因缘包括承与变两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唐代闺怨诗的题材内容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唐代闺怨诗对《玉台新咏》中闺怨诗的意象的传承与突破;唐代闺怨诗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的继承与突破。唐代闺怨诗在充分继承前代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壮大,与前代闺怨诗相比,又有了新的开拓。  相似文献   

13.
唐代咏史诗的分类、取材特点、繁荣原因等,学界虽有议论,但仍存在一些待解之处。本文按照唐代咏史诗称引历史人事的特点将其分作专题咏史、泛咏史与变体咏史。在对唐代咏史诗分类统计的基础上,对其材料使用上存在的题材热点、体系性等作了分析。关于唐代咏史诗繁荣的原因,应主要从唐代历史文化的整合、时代政治的起伏与变故、诗人自身遭遇等方面去考察。  相似文献   

14.
水月观音在唐代产生,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先秦中国民众的水月情结经过后世发展,到唐代达到了极致,其主要表现便是唐诗创作中的水月意象。这正是传统社会的水月情结与禅宗"空灵"之美相结合的产物:唐代文人士子对水月意象的向往与追求,是水月观音出现的社会基础;而女性化的观音成为唐代妇女信仰的专属,则使得生活于唐代中后期的文人士子心有所憾,由此催生了水月观音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不少同志对唐诗繁荣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发表了不少有益的见解、这此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唐代经济繁荣,二是唐代政治比较民主,三是唐代思想比较自由,四是唐朝皇帝的提倡,五是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六是诗歌本身在唐代的必然发展,七是唐代的音乐、绘画、书法等艺术的发达给诗歌的影响,等等。诚然,这些见解都是  相似文献   

16.
歌舞大曲作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形式,集中代表了盛唐音乐的巅峰,而《霓裳羽衣曲》则是唐代音乐文化史上最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探讨了《霓裳羽衣曲》的来历、风格与结构及唐代音乐鼎盛之因。  相似文献   

17.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朝代,也是反宦官斗争遭遇挫折最大的时代。与东汉相比,唐代的皇权、相权、官僚集团的凝聚力、外戚力量和学生力量都相对小了很多。唐代中后期严峻的政治形势使皇帝对宦官更加依赖。在宦官专权的形势下,官僚集团、外戚和士子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宦官也是依赖性大于反抗性。与东汉相比,唐代的宦官掌握政权和军权也更加制度化。这些都导致了唐代中后期反宦官斗争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8.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唐代中国宫廷乐舞。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它在音乐舞蹈史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是中国乐舞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作品。它深刻展现了唐代大曲的特点,是研究唐代大曲的经典作品。著名诗人白居易有诗《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对此曲的结构和舞姿做了细致的描述。本文对《霓裳羽衣曲》做简明介绍,并认为其亦是唐代大曲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美术的发展大致可以说到了唐代,才真正摆脱了实用功利性的束缚,才真正完成了审美性的革命,成为纯粹审美的对象。无论是雕塑、绘画,还是工艺美术,都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一是宗教画出现了一代宗师吴道子;二是世俗人物画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金碧山水画突现异彩;四是水墨山水画异军突起。唐代以后中国美术基本上没有脱离唐代美术的规范,继续沿着唐代审美性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20.
瓷与诗是两种别具中国特质的文化产物,唐代长沙窑开创的器表题诗艺术形成了一种别具特色的“瓷诗文化”。这些诗歌大多不为唐诗典籍记录,属于民间原创作品,它们率真质朴地反映了唐代特定历史时期的市井生活和民生状态,为我们了解唐代民俗,研究诗史发展,特别是分析唐代民间诗歌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鲜活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