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肖群 《科技信息》2007,27(18):194-195
传统儒商是儒家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伦理价值观念和商业经营活动相结合的产物。传统儒商在长期的商业经营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儒家伦理文化特色的伦理精神,诚信精神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传统儒商的诚信伦理精神的研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道德理想主义和道德决定论倾向,力求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2.
儒商是指商人群体中那些自觉以儒家伦理观念来指导商业经营实践的商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明清社会涌现出了大批儒商.儒商形象也开始不断进入文学殿堂,特别是“三言”“二拍”中描写了大量儒商.他们能在商业经营活动中自觉地遵守诚信为本、信守承诺、以义取利、义利并举、贵和尚中、和气生财等文化精神.探讨儒商文化精神,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肖群 《科技咨询导报》2007,(27):152-152,154
没有健全的企业家伦理精神,就没有健全企业家阶层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一种健全的企业家伦理精神。中国传统的儒商伦理精神不仅曾经对促进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且促成了现代海外华人企业辉煌的创造。同时,它与现代中国企业家伦理精神有着一种内在地契合性。正是这种契合性为现代企业家伦理精神继承传统儒商伦理精神提供了一种牵引作用。  相似文献   

4.
“儒商”是现代商业社会中一个时髦的称呼 ,它是现代经济与传统儒学相结合的产物。该文挖掘了传统儒学的文化资源 ,并对现代“儒商”的管理精神赋予了新的诠释 ,使之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肖群 《科技信息》2010,(28):403-404
传统儒商在长期的商业经营过程中,在传统儒家文化精神的哺育下,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经营伦理精神。这种经营伦理精神,是他们在商业竞争中求成取胜的精神法宝。那么,这种经营伦理精神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呢?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出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肖群 《科技信息》2009,(30):I0129-I0130
何谓"儒商"?儒商的概念应如何界定?这是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研究儒商文化与儒商精神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对于什么是传统儒商,传统儒商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目前尚有不同看法和分歧,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本文从文化与伦理相结合的层面来探讨传统儒商,试图给传统儒商概念做出一个界定。  相似文献   

7.
社旗山陕会馆的建筑雕塑作品很多,它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在民间传承的缩影。商业文化与儒家文化巧妙的结合是山陕会馆文化的一大特点,也正是这种结合,才使得山陕会馆的雕刻艺术品味十足,尽情地展现着中国古代文学、绘画、雕刻、书法等文化的风采,并通过多种艺术语言形式,传播着儒家的仁义道德,这有利于秦、晋商人弘扬儒商文化思想,对商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北京商业文化探索:由“老商号”所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文化是指商业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由“老商号”为代表的北京商业文化在营思想、管理模式、经营风格和水准上都具有自身的特色,但也有阻碍春自身发展的缺陷。21世纪,北京商业文化要想获得大发展,就必须解决对传统文化的正确取舍,迎接现代儒商时代的到来和如何利用新的商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范蠡是我国儒商文化的开拓者和实践家。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兼有道、墨特色;范蠡所以经商致富,不仅在于他借用了兵家智谋,更在于他对商业的重视和苦身戮力实践;范蠡商业思想的历史影响相当深远。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评价"儒商"及其"诚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商"实指有文化教养的学者化的商人,而非指单靠儒家伦理经营的商人。它是明代中期以来,市镇商品经济发展,消费主义思潮兴起,士大夫迫于生存的产物。"儒商"的"诚信"商业伦理,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具有相当的历史进步性;但它也存在过重主观承诺、忽视契约法制的致命弱点。对"儒商"及其"诚信"的研究,应避免道德理想主义和道德决定论倾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儒商产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探索性地界定了儒商的内涵,也试图指出培养现代儒商的路径。据此认为,儒商就是有较高知识层次、深厚的传统人文美德和现代化管理意识的经营管理者。  相似文献   

12.
范蠡致富与儒商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蠡是我国儒商文化的开拓者和实践家。他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兼有道、墨特色;范蠡所以经商致富,不仅在于他借用了兵家智谋,更在于他对商业的重视和苦身戮力实践;范蠡商业思想的历史影响相当深远。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内核和思想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框架,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切入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地方的重大思想难题.百色起义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来源、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精神典范和是建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导向和内化驱动,因此大力弘扬百色起义精神是推动百色革命老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4.
现代儒商应是商人、学人和社会活动家的完美统一。古代儒家所提倡“内圣外王之道”是达到这种完美统一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道德经济 ,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是现代儒商不可回避的一个价值取向问题。发挥儒家文化中优秀的管理思想 ,创建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国式的管理模式 ,是现代经济与儒家思想最终结合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也是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艰苦奋斗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体现在整个中国革命现代史和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扬长征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党的建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强精神明建设,是相互依存、不可割裂、辩证统一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经济建设是中心,生产力发展不了,物质明搞不上去,中国不能实现现代化;精神明是保障,忽视精神明,甚至以牺牲精神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中国也实现不了现代化。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精神明建设同时并举,才能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中,已经出现了儒商的形象,这是文言小说的重大收获。儒商形象的基本特征是诚信为本的经商道德,义利合一的经商准则,诗酒儒雅的经商心理,科学理性的商务管理和回报社会的人文关怀。与此同时,下位性、官本位和农耕圈是《聊斋志异》儒商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今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将承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对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意义重大,高等学校在这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王月光 《科技信息》2007,(18):66-67
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精神要体现时代性和民族传统性,要包括时代精神和民族传统精神。时代精神主要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开放合作精神、有所作为精神。民族传统精神在古代、近现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有丰富的内容。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培育出新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忧患意识自古有之,邓小平忧患意识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之精粹,与人类前途命运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高尚情怀,构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