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一系列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其中"以学生为中心"是其教育理论的立足点。这一思想来源与西方的人本主义教育传统、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并直接来源于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为宗旨,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发展,要求教师信任和尊重学生,提供资源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罗杰斯的这些观念与原则对于目前的教育理念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人本主义暨精神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与美国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合作,于2005年9月26—28日在我校成功举办了第3届人本主义暨精神心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暨精神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理论与应用,具体分为人本主义以及精神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人本主义以及精神心理学与东方文化、人本主义以及精神心理学中的环境与生态心理学等多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陈颖 《科技信息》2010,(2):190-190,192
本文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教学观,针对现今三本院校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指导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理论对现代教学评价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为现代教学评价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习理论的研究更强调教学评价中注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多元智力理论的发展丰富了现代教学评价的维度;3、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现代教学评价无论从其目标、过程、内容及反馈都更应注重发展性。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的继承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凤 《科技信息》2007,(15):405-406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关注于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虽然积极心理学在新时期以一种新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却丝毫也掩盖不了它与前人研究特别是人本主义研究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主要从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方法论及治疗观等方面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的继承和超越这方面的内容,希望能为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对培养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实践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足。基于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有效教学理论,运用应用心理学方法提出了创新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分层教学教研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充实了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依据主要有:我国古代“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当代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个体性差异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学认知心理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思想等。  相似文献   

8.
李锐 《科技信息》2013,(14):27-27
2011年来,高校陆续设置《心理健康》课为必修课,如何针对不同学科学生特点开展教学鲜有论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与《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宗旨有内在契合性。本文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性格、兴趣、课堂表现上的差异,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即针对不同学科学生特点,心理教师尊重、接纳而不是比较、批判;创造与不同学科学生各自相关的学习情境;根据教学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对西方乃至世界教育改革都产生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详细介绍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思想,旨在有效改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贾宏亮 《科技信息》2012,(2):200-200,202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植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由其发展起来的人本主义外语教学流派在西方仍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我国却未能盛行。本文通过回顾人本主义教学思想,梳理人本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教学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暗示法,社团语言学习法)的可取思想内核,特别是其所带有的局限性,认为除了其各自带有的局限性外,对语法的准确性都没有做严格要求,对学生犯的语法错误采取容忍的态度,和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恰恰相反,是其在我国未能普及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