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社会建构论与技术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探讨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研究对技术哲学的潜在意义,认为社会建构论虽然多数坚持对称性原则,但如果打破对称性原则,就可以帮助技术哲学在微观经验意义上回答诸如技术的本质、技术的社会影响等广泛的宏观哲学问题。借鉴社会建构论的经验方法应是技术哲学研究的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2.
社会建构论对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技术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陷入了难以自拔的两难困境,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研究强调从微观技术入手,深入到技术内部,从而对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发生了重要影响。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在美国的主要代表安德鲁.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就是运用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研究,把批判理论从传统的社会批判转向技术批判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3.
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畏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2):30-33,22
虽然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哲学有着共同的问题域,即科学的本质问题,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科学哲学的发展呈现出方法和理论的相对自足性,直到最近兴起的科学与技术研究才考虑科学的社会发展道路。而社会科学哲学则以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为对立两极来构筑自己的发展道路。批判实在论和社会建构论为二者的发展提供了共同的思想平台。  相似文献   

4.
“科技与社会”:哲学抑或其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科技与社会”早已成为科技哲学中一个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然而,关于它的学科性质迄今依然未见辨明。本文认为,“科技与社会”既与科学社会学迥然相异,也与STS界限分明。“科技与社会”的学科定位当是哲学性质的。主要理由有三:(1)“科技与社会”是科学观的主要组成部分;(2)保持“科技与社会”特点的需要;(3)增加“科技与社会”理论深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建构主义日益被人们所接受,社会建构主义本身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有人认为社会建构主义在方法论上是相对主义的,但库克拉认为社会建构主义也可以形成共识;有人认为社会建构主义是反实在论,库克拉则认为社会建构主义也有自己的实在论;有人认为社会建构主义具有主观主义倾向,而库克拉认为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的解释循环和非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的技术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克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3):44-48,96
马克思没有把技术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但他以实践为基点的哲学思考,却使技术与社会历史紧密地关联起来,从主题上说,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是技术的社会批判,它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以事实为逻辑的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变革基础上的历史批判;二是由技术异化方式所反映的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两种技术的思考方式是与他对历史的哲学思考相一致的,因而有必要在其方法论的背景下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7.
社会建构论意味着什么?:一个批判性的评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建构论意味着什么?──一个批判性的评论曹天予近年来,社会建构论在对科学作研究的专业中已变得十分流行。虽然说社会建构论已控制了这个领域可能显得有些夸张,但对一个科学史家来说,在学术著作或通俗文章中要不遇到带有社会建构论倾向的论述是很困难的。这类论述...  相似文献   

8.
关于虚拟世界的哲学论争,无论其逻辑起点如何,都步入了一个技术思辨误区。实际上,虚拟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嵌入到人类生活的社会文化系统之中,带来了社会关系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为此,虚拟世界研究的方法论应该从技术思辨转向社会哲学,即在实证基础上对虚拟世界进行形而上的建构。从社会哲学的视野来审视虚拟世界中的一些哲学问题,是有待拓展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论述了爱因斯坦的社会哲学的四个方面:开放的世界主义,战斗的和平主义,自由的民主主义,人道的社会主义。像爱因斯坦这样在科学上有开创性贡献,在社会政治问题上又如此有道德心和责任感,在历史上难觅第二人。爱因斯坦不愧为真正的知识分子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
"哲学资本"——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工具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迪厄是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更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学界并没有把他作为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来对待,因此,我国学者对布迪厄的哲学思想了解的不多。布迪厄依靠自己拥有的哲学资本①(哲学博士和哲学教师资格文凭),创造性地运用系统论、普遍联系和认识论等哲学思想,使其社会理论凸现出建构的结构主义或结构的建构主义、关系主义和反思性的哲学特征,布迪厄在创立社会理论的过程中,哲学资本起到了工具箱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9):128-132
哲学话语体系是哲学思想和相应知识体系的表现形式。在哲学史上,思辨哲学和实证主义哲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相反的哲学话语体系。广谱哲学在哲学思想、知识体系、表现形式等方面吸取和提升了思辨哲学与实证主义哲学的合理内核,同时抛弃或置换了它们错误的或不合理的成分,形成了有自己独立特色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2.
比较文化、比较哲学和比较科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文化研究源远流长,近代特别是现代全球化的进程促进了比较研究的发展,但西方中心主义作为主流话语却限制了比较文化研究。比较哲学是比较文化的一个方面,大致包括四个方向:哲学主题的比较,哲学思想发生和演变的语境比较,哲学的民族性比较以及通过比较揭示思想活动的规律以启示未来。西方科学哲学广泛采用比较研究方法,但基本上仅限于哲学主题的比较。作者以西方和俄(苏)科学哲学的比较为例,说明建构全面的比较科学哲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维特根斯坦被公认为是当代最具原创性的重要哲学家。本文关注他对数学哲学问题的言说。这个关注不仅缘起于本人对数学本性的持续不断的惊异,也缘起于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在当代数学哲学的研究中,维特根斯坦的话语处在边缘,他的“意义在于使用”并没有被我们的哲学家视为诠释数学本性的一个独特的角度。传统数学哲学追寻的那个本质的东西仍然困扰着我们的哲学运思,它存在吗?维特根斯坦“解构”了那个本质吗?  相似文献   

14.
工程哲学的实践哲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只有将工程哲学放到实践哲学的大背景下,对其中所必然生发出来的哲学基本问题进行论证,才能为工程哲学找到可靠的根基,从而防止其失去应有的哲学意味。本文试图为工程哲学奠定一个牢靠的实践哲学基础,表明工程哲学是实践哲学的具体化延伸。  相似文献   

15.
《工程哲学》(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的出版是工程界、哲学界的一件幸事。如果说《工程哲学引论》(李伯聪著,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出版时,工程哲学还是一个“待娩的胎儿”,如今这个胎儿已经降生,成为一个“待哺的婴儿”。让我们一起来哺育她,呵护她,使它健康成长,成长为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并驾齐驱的哲学分枝。不难发现,《工程哲学》与《工程哲学引论》有着非常亲密的血缘关系,它坚持了实践哲学的研究范式,坚持了造物的主题,坚持了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同时又是对《工程哲学引论》的超越。它没有停留…  相似文献   

16.
技术与工程,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是两个既相关联又有差异的研究领域.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了对话,并试图对二者关系做一梳理和探讨.文中当代德国著名技术哲学家波塞尔教授认为,就技术哲学是与工程哲学的关系而言,尚无必要把二者划分为两个相互对立的研究领域.文中强调了技术(工程)不同于科学的特质在于其中所包含的意向或价值因素.工程中使用的是人工制品,工程哲学是否属于技术哲学,取决于有关的定义.从理论的意义上看,工程哲学已经预设了技术哲学.  相似文献   

17.
从科学哲学走向科学文化哲学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学,是新世纪科学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学,不仅有功于从根本上改变科学哲学的狭隘定位,从而使其走出现有的困境,而义还将大大拓宽科学哲学的研究视野,从而为科学哲学的发展开辟颇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广谱哲学是以辩证结构主义为建构思想的关于一般事物哲理的广义量化研究。本文系统地阐发广谱哲学的基本概念和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并概括地介绍了广谱哲学的基础理论和若干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19.
努力向工程哲学领域开拓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关于科学,技术,工程的“三元论”,提出这就是开拓工程哲学这个新的哲学分支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前提,文中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对“工程”的对象和含义作了新的界定,指出应该把工程哲学建设成为一个和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相并立的,有具体而丰富的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