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TPPS4的极谱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在底液为pH=7.18的NaH2PO4-Na2HPO4缓冲液中,TPPS4在-0.67V(vs.SCE)处有一个稳定而灵敏的还原峰,其峰电流与TPPS4浓度在1×10-7~9×10-6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3,0.9999),检测限LOD为3×10-8mol/L.标准回收率在96.17%~102.3%之间,精密度较好,RSD为0.56%(n=5),可望用于定量分析.此外,还对电极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另外,通过研究峰电流与扫描速度的关系,可以定性地判断TPPS4与各种环糊精包结能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以(+)-对甲苯磺酸-2-甲基丁酯与联苯基溴化镁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实现手性戊基与联苯偶联,再经碘化和氰化,合成了(+)-4-(2-甲基丁基)-4′-氰基联苯(CB-15)。总收率为15%(以左旋戊醇计算)。同时,就手性戊基与联笨偶联的机理等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主要论述重氮-β萘乙酸甲酯与N-(对溴苯乙烯基)-吗啉在铜盐催化下的反应,能够以较高的化学产率制备4-氧代-4-(4-溴苯基-)2-(2-萘)-丁酸甲酯.详细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溶剂对这一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六氟乙酰丙酮铜[Cu(hfacac2)]得到最好的化学收率,比较意外地发现所有被测试的溶剂都能以高产率得到产物4-氧代-4-(4-溴苯基-)2-(2-萘-)丁酸甲酯。  相似文献   

4.
Meso-四-(4-磺基苯基)-卟啉光度法测定铅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 meso-四-(4-磺基苯基)-卟啉(TPPS4)与铅的显色反应,在pH=11~13.5的碱性介质中,TPPS4与铅生成1 : 1络合物,λmax=470nm,ε=3.28×105L·mol-1·cm-1,铅的含量在0~10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食品和水样中铅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配位化学已成为无机化学研究中一个主要方向,多核配合物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大学开设的基础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涉及多核配合物的制备实验还比较少.本文根据无机化学专业的特点设计了多核配合物(NH4)4[Cr2(OH)2(C2O4)4]·6H2O的制备实验.本实验可为大学化学实验增加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以廉价的对氯苯甲腈和对甲苯酚为原料,经过醚化、还原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4-(4-甲基苯氧基)苄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IR和NMR确证。考察了不同还原体系、物料比及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在回流状态下,n(NaBH4)∶n(BF3-Et2O)∶n(4-(4-甲基苯氧基)苯甲腈)=1.2∶1.0∶1.0时,反应时间为18h,总收率达69.3%。该法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特殊设备、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Et4N]2[Fe2S2(Sph)4]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t_4N]_3[Fe_1S_2(Sph)_4]的合成与晶体结构已有报道,本文给出从金刚烷铁硫簇Fe_4(Sph)_(10)作为起始裂解原料,合成得到[Et_4N]_2[Fe_2S_2(Sph)_4]的单斜晶相的结构。从反应后的乙腈溶液得到片状黑色晶体,选取0.3×0.3×0.1mm~3的单晶在氮气氛  相似文献   

8.
[PyH][Mo(SO)(NCS)](I)的晶体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a=11.060(1),b=8.526(2),c=12.059(1)°A,α=95.40(2)°,β=114.08(1)°,γ=97.52(2)°.Z=1,Dobs=1.640g cm-3,Dcalc=1.643 g·cm-3。结果表明,配合物为单氧桥硫酸桥结构,键角Mo-Ob-Mo为156.40°,呈弯曲型,桥基SO42-作为双齿配体分别与两个Mo原子络合,处于端氧的对位,并呈现明显的对位效应。  相似文献   

9.
1(mod4)圈     
一个圈C长为l,如果满足l≡s(modk)(l>0,k>0,s≥0)则称其为s(modk)圈.得到任意一个最小度不小于4的非二部图包含1(mod4)圈.  相似文献   

10.
以光学活性的天然L-羟基脯氨酸为原料,通过氯甲酸乙酯/甲醇反应生成N—乙氧羰基—(4R)—羟基—(S)—脯氨酸甲酯,然后通过Mitsunobu反应在吡咯环4—位引入苯氧基,最后通过水解脱去保护基,合成了(4S)—苯氧基—(S)—脯氨酸.产物经核磁、元素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1.
用四面体络离子(CrO4)4-g因子完全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Ba3Ge2O7晶体g因子,与双SO耦合参数模型相比,荷移模型计算的g因子与实验值更接近。荷移模型获得的g因子与实验值的差仅为0.0003,而双SO耦合参数模型获得的g因子与实验值的差高达0.0249。  相似文献   

12.
(PPN)_2[Fe_4S_4(SPh)_4]的合成及分子结构黄静伟,王金枝,张鸿图,杨如,周明玉,万惠霖(化学系)铁蛋白是固氮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键合两分子的MgATP,并在ATP水解的驱动下,把从还原剂(Na。S。O。)输送过来的电子再传递给M...  相似文献   

13.
反-4-(4'-甲基苯基)环己基甲醇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3,3-二甲基1,5-二氧杂螺[5,5]十一烷-9-酮和对溴甲苯为起始原料,经格氏反应、醇脱水、催化加氢、Wittig反应、水解、转型和硼氢化钾还原共7步反应合成了反-4-(4'-甲基苯基)环己基甲醇,总收率达43.4%,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MS确认,该化合物可以作为制备双烯类多环体系液晶的重要中间体.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四氯合锰(Ⅱ)酸正十六烷铵和四氯合铜(Ⅱ)酸正十六烷铵两种物质,进行了元素分析,并用DSC、IR对它们进行了研究,发现存在一个固─固相交,且有较高的的焓变值和熵变值(△H=5~60KJ/mol,△s=15~180J/mol.k),在较高的温度下具有化学稳定性.因此,四氯合锰(Ⅱ)、四氯合铜(Ⅱ)酸正十六烷铵可作为贮热物质。  相似文献   

15.
(5R,4R)-5-(l-孟氧基)-4-膦酸二酯基-γ-丁内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性呋喃酮与亚磷酸三酯通过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了含磷官能团的新手性化合物(5R,4R)-5-(l-孟氧基)-4-膦酸二酯基-γ丁内酯.该反应具有条件温和、产率较高、光学纯度单一的特点(d.e≥98%).通过元素分析,IR,UV,  相似文献   

16.
在水溶液中用硫酸钴与邻苯二甲酸氢钾反应得到了分子式为Co(H2O)4(μ2-H2O)2K2(H2O)4(Hpht)4的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了其结构.该配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0.430 7(2),b=6.857(3),c=29.577 5(5),β=97.987 0(10)°,V=2094.90(5)3,Z=2,Dc=1.550g/cm3,Mr=977.77,F(000)=1010,μ(MoKα)=0.702 mm-1,R1=0.0723,wR2=0.1875(I>2σ(I)).晶体分析表明钴与6个水分子的氧原子配位,其中两个氧原子作为桥联原子和两个K原子配位;K原子是五配位的,其他的配位原子来自两个水分子和两个Hpht,分子通过氢键构成沿ab面的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7.
A novel open-framework vanadium(Ⅳ) phosphate (H3NCH2CH2NH3)3[(VO)4(PO4)2(HPO4)4] (short for V2P3-en) has been prepared. It is synthesized hydrothermally in the presence of ethylenediamine (en) at 170℃ for 5 days by self-assembly from structurally simple precursors V2O5, H3PO4 and H2O. The compound i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rmogravimetry-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G-DTA),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alysis (XR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urthermore, the composition-structure-thermal stability relation of V2P3-en is explored in terms of crystal chemistry, and the potential approach to the enhancement of its thermal stability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合成(+)-4-(2-甲基丁基)-4′氰基联苯(CB15)的新方法。从丁醇、对氯苯胺、苯、左旋戊醇、三苯基膦、三溴化磷、1,3-二氯丙烷、金属锂、氯化镍等原料出发,合成了所需的中间体及膦镍催化剂,并应用此法进行了光活性戊基与联苯环的偶联反应,继而合成了CB15。总产率为18%。由于反应条件简单,步骤较少,原料立足国内,因此适合于工业化生产。还对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作了讨论,并提出了膦镍络合物催化对氯联苯与格氏试剂偶联可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根据含^32P复合新型材料应用于内辐射治疗肿瘤的设想,以非标P模拟^32P,用IR、接触角测定、复钙时间测试等方法研究了Ca3(PO4)2和Ca5(PO4)3(OH)粉末的表面处理的效果,泄漏情况及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Ca3(PO4)2和Ca5(PO4)3(OH)粉末经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后,表面形成偶联剂膜,有效提高粉末的疏水性,并明显降低P在水中的溶出量;同时可以提高粉末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20.
一类烷基环己基苯甲酸酯类液晶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4-乙基环己基)苯甲酸、4-(4-丁基环己基)苯甲酸、4-(4-戊基环己基)苯甲酸为原料,经酰化、酯化两步合成4-(4-烷基环己基)苯甲酸(3-氟-4-氰基)苯酚酯,运用FTIR、1HNMR、HPLC和EA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为进一步研究其液晶性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