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西方目的论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康德的目的论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从康德对目的论的修正到现代目的论思想的转型,实际上体现出人类的价值观自近代以来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康德目的论意义上的狭义价值论是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实然之路,而现代目的论意义上的广义价值论则是协调人类文明和生态系统之间关系并最终走向生态文明的应然之路。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是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重要思想理论,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劳动生产方式的转变,树立科学、生态的发展理念,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径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陈克猛  刘栋  鲍玮 《科技信息》2010,(15):161-161,170
生态文明是在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文明新形态,以尊重生态环境为前提,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考虑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是一种推崇顺应自然,以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自然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一,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最伟大的著作,它实现了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本文通过剖析和解读这一伟大著作中蕴含的实践的、唯物的、辩证的自然观思想来开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的自然观立足于实践,以辩证法为方法论,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一文中,恩格斯所阐发的自然观主要包括对劳动在人与自然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的详细考察、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精辟论述和对人与自然矛盾解决的途径的系统阐释。它给我们的启示在于认清当代生态危机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对抗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极端表现;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从根本上变革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处理好人和人之间在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上的利益关系,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和环境保护双重胜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曾云燕 《科技信息》2008,(16):205-205
“天人合一”是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自然观思想。在新形势下进一步领悟“天人合一”观所蕴涵的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对于高校教务秘书树立协调意识,建立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有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老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奠基人。老子的《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其中蕴含的自然观,至今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着人们的自然观。研究老子的自然观,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8.
康德开创了理性的、批判的哲学革命体系。"前批判时期",康德的哲学革命首先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进行的,打破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僵化自然观;"批判时期",他又以理性思辨在认识论、伦理学领域综合唯理论与经验论、幸福与道德,继续推进其哲学革命,表达了他整个批判哲学所关注的四个问题。康德通过纯粹理性批判提出了先验自由概念,通过实践理性批判以及历史和政治理性批判确立了先验自由观念。康德在星空上与心灵中进行的哲学革命蕴含着社会政治革命的巨大能量,具有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从黑格尔对康德目的论思想的继承与超越谈起,着重介绍了黑格尔逻辑学中的目的论思想.黑格尔逻辑学中的目的论思想体现为一个发展的过程,经历了作为机械性与化学性相统一的目的性、从主观目的到实现了的目的、由外在目的性进入内在目的性等阶段,最终在绝对理念中得以完成.目的性使黑格尔的本体论成为辩证的整体论,且这种一元统一是植根于现实的.它破除了以往众多哲学建构的现实与彼岸、现象与本质的二元分立.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是一个目的系统,这种目的性的特征使得他的学说体系具有一种自我诠释性和内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理论生涯中始终关注的问题。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统一思想的基础上,不断确立了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当代面对人与自然相冲突而导致的各种危机,人们应该进行哲学反思并且寻找对策。对马克思晚期的“人—自然”关系思想的追索,有助于为解决人与自然问题提供哲学视角,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老子的人生哲学是以其自然人性论为基础的,老子不仅着重在自然秩序中寻找人的存在位置,理解人的本性,而且以自然原则作为人的存在的终极依据和价值归依,把人看作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由此老子充分肯定人的自然化,反对人的人文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现实人生的异化,对传统中国人的人生观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寻找理想的"应然"和"必然"使人类把追求的目光投向了自然。儒家从天道皈依的角度论证了自然启示的真理性,道家则直接从思想层面论证自然的真理性,人与自然合一乃至混沌未分的状态被中国思想视为最高的境界。西方文化中的神、人、自然的三维结构从前苏格拉底时期的未分到苏格拉底时期的分化,再到康德的现象与物自体合一,不论自然及其代表的神性与人是处于对立还是和谐的状态,它都是西方文化中知识和信仰的真理之源。中西思想中达到共识的自然的真理性内涵预示并保证了"两型社会"建设的科学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但人最终是属于自然的.虽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一个统一体,即个体和整体、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然而,这样一个本来是较为简单而又普通的问题,因为人类自身的原因,时常处于模糊状态.  相似文献   

14.
西方人主张利用和依循人性,中国人更多地主张改造人性。现代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似乎更支持依循和利用人性的主张。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看,依循人性、利用人性显然成本更低、效果更好。西方人主张顺应和利用人性具有更多的实用色彩,中国人主张改造人性更具有理想色彩。人性有其局限性,我们不能放弃对人性的改造。但塑造和改造人性,也要尊重基本的人性,不能超越人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克服以往一切旧自然观的基础上,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科学、酏面、深刻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与辩证统一的观点,即劳动实践使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与之相对立;以实践为“中介”,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实中活动使统一的自界分化为“人化的自然”和“天然的自然”,并且推动“天然的自然”不断向“人化的自然”转化等思想。正确理和掌握马克思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掌握古今中外,特别是在现代西方思潮中关于人与自然的种种观点,思想和为我们解决当今生态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使人同自然协调与和谐发展,努力开创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驱者。卢梭的人性观及伦理观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反映了时代的精神,不仅给笼罩在法国大地上的漫长黑夜带来了曙光,也给人类思想宝库留下了珍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17.
韩非人性论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非认为人性是自利的,这个观点不是对荀子性恶说的简单模拟,它与性恶论之间存有较深的裂纹,因而撇开荀子,从其它视角思索韩非人性说的理论来源或许更为妥贴,但寻求理论来源不是最终目的,具体讨论韩非人性说的内涵,才是宗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认识论中不同认识层次的哲理,数理和物理之间的正确关系。指出把作为认识论基础的哲学(理)看成是"对自然知识与社会知识的概括与总结"(《现代汉语词典》,等)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方法以认识发展史为基础,利用历史的,分析与综合的,演绎与归纳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进行了论述。结果哲理是自然观形成的初级阶段。数理是自然观发展中思维成熟阶段,数理是认识论的中级层次。数理对思维过程的应用形成数理逻辑。数理应用于自然过程就发展为物理。因此,物理是认识论的最高层次。结论认识论的哲理,数理,物理这3个层次并不是在时序上分阶段建立的。它们在历史过程中,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着发展的,从而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螺旋上升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海南大特区的发展,海南省的自然保护事业也同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已建立了58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62.1万公顷,其中陆域面积10.7万公顷占海南岛面积的3.15%,居全国第三位。本文试从自然保护区的任务和选设原则出发,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自然保护区类型的划分和管理意见,以使我省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郑洪林 《科技信息》2012,(24):170-171
William Golding is a very genuinely serious writer because he holds a very strong pessimistic view towards human nature.Lord of the Flies is Golding’s first novel.Especially,the novel shows the evil of human nature through little children.In the story,Golding puts those children in an isolated island,which far from the civilization world and without adults’control.The evil nature of human beings explored in the children without the rule of civilization.What’s more,Lord of the Flies is a novel which shows the original evil of human’s nature.We can learn some evil of human beings from Lord of the Flies as the same as reading Bible.My paper will analyze the evils contained in the novel through three steps.First,analyze main characters and symbol things in the novel.Second,analyze some important things or affaires in the novel.At last,find some more evils of human or soci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