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对土地沙化危害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沙化土地植被恢复的方法,提出了植苗造林在沙化土地植被恢复中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文山市林业中心苗圃湿地松育苗中的苗圃地选择、砂床催芽、选种、播种、营养土、菌根土配制、芽苗移栽、水肥管理、容器苗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进行总结,为文山市林业发展速生湿地松林种基地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种极富开发推广价值的新物种──杂交酸模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介绍了一种能在盐碱地、干旱沙化地上生长的多年生富含蛋白质的新物种杂交酸模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这一物种的父本巴天酸模。其次综述了该植物物种国内外引种开发现状和综合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沙化过程对土地质量影响很大,沙化过程动态监测是了解沙化过程的有效途径之一。以1991年、2001年和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数据来源,通过荒漠化差值指数法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格林滩绿洲20年间沙化土地进行动态监测及分析。结果表明:Albedo-NDVI特征空间荒漠化监测模型对于沙化土地分级便捷可行; 1991年至2011年间格林滩绿洲重度沙化土地和中度沙化土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轻度沙化土地和非沙化土地有所增加;中度沙化土地和重度沙化土地之间相互转化,且与其他类型土地之间也存在相互转移,主要转出为轻度沙化土地。研究区东部林地面积明显增加,南部和北部中度沙化土地逐渐转为轻度沙化土地,研究结果对当地生态恢复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GIS支持下,利用TM卫星遥感影像提供的信息以及非遥感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研究区景观生态类型和生态环境现状数据资料,利用景观生态学模型获得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对比分析了呼和浩特市域两个典型的风蚀沙化和风水两相侵蚀沙化地区一一石质低山丘陵区和黄土丘陵区的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典型地段土地沙化和景观格局特征(特别是农田景观)与人类活动强度密切相关;生态建设是目前以及将来防止土地进一步沙化,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保证呼和浩特市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宏观控制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和微观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同步进行是遏止土地沙化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安太堡露天煤矿新垦土地植被恢复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照植被类型分别对引种植物进行研究,以寻找适应安太堡露天煤矿新垦土地植被恢复的最适植物。结果表明:豆科牧草适合做复垦的先锋植物;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柠条(Caraganakorshinski)等少数灌木生长优势明显;刺槐(Robiniapesudoacacia)和新疆杨(Populusalbavar.pyramidalis)为优良树种,可用于安太堡露天煤矿和黄土区类似矿区植被恢复选用  相似文献   

7.
鄂西北主要造林树种耐旱生理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苗木水分胁迫试验,对鄂西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的耐旱生理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着重分析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湿地松、杉木、刺槐、侧柏、沙棘(引种)、柠条(引种)等树种的形态、水分生理、生理代谢等指标的变化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对以上苗木耐旱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个供试苗木都具有较强抗旱性能,而其中柠条、侧柏抗旱能力比湿地松、杉木、刺槐、沙棘的要强。  相似文献   

8.
青岛外来入侵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艳  刘爱华 《山东科学》2008,21(4):19-23
通过调查青岛的野生外来植物,对青岛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与引入途径进行了分析,报道了60种外来入侵植物,隶属于21科43属,其中64%的物种来自美洲,54%的物种属于有意引种。豚草(Ambrosia sp.)、金鸡菊(Coreopsis sp.)、一年蓬(Erigeron annuus)、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等近年来在青岛扩散迅速,这些物种对环境的危害性应该引起重视。青岛作为我国重要的港口,是外来物种进入中国的关口之一,因此有必要加强控制外来物种的引种和检疫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应考虑借鉴国外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立法经验,制定一部统一的《外来物种管理法》,建立专门的国家外来物种管理委员会。分别就有意引种和无意引种制定相应的不同制度:针对有意引种,建立外来物种的风险评估、名录和许可证制度以及相应的引种数据库;针对无意引种,强化和完善边境检验、检疫制度。同时,为了防范和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应当建立早期预警、报告、公告制度和采取控制、清除与恢复等综合治理机制,并强化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章旗  黄永利  陈寿莲 《广西科学》2000,7(3):206-209,224
于1983年、1984年在广西南宁地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引种美国8个州47个湿地松(Pinus eliottii)种源。以广东台山湿地松种子园、安徽马鞍山火炬松(Pinus taeda)和本地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或5次,试验表明,湿地松种源间生长差异显著,其生长性状的变异属地理渐变型,其它性状的变异则属随机型。优良种源主要分布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到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科尔沁沙地北缘的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不同类型(流动、半流动)的沙地进行植物种类年度变化规律研究,阐明飞播对不同沙地原生植被植物种类的作用,并在飞播区和对照区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植物种类的动态变化、相关植物种的侵入和消减过程.  相似文献   

12.
沿海防护林优良适生树种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沙质地沿海防护林优良适生树种木麻黄、湿地松和厚荚相思的生长特性及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立地类型与林分生长关系十分密切,泥炭性风积沙土最适宜这3个树种生长,水化性风积沙土和不均一性风积沙土相对不利于这3个树种生长。木麻黄、湿地松和厚荚相思在沿海沙质地的生长表现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各有优劣,林木生长速度表现为厚荚相思最快,木麻黄次之,湿地松较慢;抗强风能力则是湿地松最好,木麻黄次之,厚荚相思较弱;海岸前沿耐潮湿海风能力表现为木麻黄最好,厚荚相思次之,湿地松较差。木麻黄目前仍然是沿海防护林海岸前沿不可替代的造林树种,湿地松抗风能力最强,而厚荚相思最能适应沿海沙质地干旱瘠薄的恶劣立地条件且生长迅速,对土壤改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科尔沁不同类型沙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中的生物是维持土壤质量的重要组分.采用稀释平板法,对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的土壤微生物类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芽孢型细菌、放线菌和霉菌各类群数量为: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不同类型沙地中微生物各类群数量垂直分布的基本趋势依次为:结皮层(固定沙地)》0~15 cm》30~45 cm》75~90 cm,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芽孢型细菌中的巨大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占优势;放线菌中的95%以上是链霉菌属,其中白孢类群占优势;霉菌中的青霉和毛霉占优势;土壤微生物各类群数量与有机质含量、植被盖度、植物种类和凋落物的多少呈正向关系;从固定沙地到半固定沙地再到流动沙地的过程,是沙地微生物类群、植物群落和有机质丧失的过程,是沙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厚荚相思在沿海沙质海岸更新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改变沿海地区造林树种单一状况,提高森林群落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1990年在福建东山县海岸后沿沙地引种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大叶相思、肯氏相思、纹荚相思及毛绢相思;1998年选用厚荚相思、木麻黄、刚果12#桉、湿地松等树种在木麻黄基干林带下套种更新和带状采伐更新;1999年选用厚荚相思、肯氏相思、马占相思、纹荚相思在风口沙地造林。研究结果表明,在海岸前沿风口沙地厚荚相思造林成活率高,受风害轻微,对沙荒风口不良生境适应力强;在海岸木麻黄基干林带更新中,厚荚相思保存率高,生长迅速;在林带后沿沙地厚荚相思成活率和保存率高于其它相思类树种,树高,直径及材积生长量最大,降低风速明显,林内凋落物多,提高土壤肥力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东南滨海沙地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量与能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R-3500型氧弹式热值仪测定了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木麻黄林、厚荚相思林和湿地松林的能量现存量,结果表明:木麻黄林现存生物量为156.82 t/hm2,各组分热值(总能量与总生物量的比值)处于19.84~21.70 kJ/g,整个林分平均热值为20.26 kJ/g,能量现存量为3 177.95 GJ/hm2,干的能量最大占总量38.09%,果的能量最小占总量0.77%;厚荚相思林现存生物量为149.51 t/hm2,各组分干重热值为19.98~23.48 kJ/g,整个林分平均热值为20.59 kJ/g,能量现存量3 079.16 GJ/hm2,干的能量最大占总量57.67%,果的能量最小占总量3.06%;湿地松林现存生物量142.22 t/hm2,各组分干重热值处于20.53~21.54 kJ/g,整个林分平均热值为21.00 kJ/g,能量现存量为2 986.28 GJ/hm2,其中干的能量最大占总量35.08%,枯枝的最小.3树种林分具有较高的现存生物量、能量现存量、各组分热值和整体平均热值,体现出较高的太阳能利用率.可见从热值与生物量的角度看,木麻黄、厚荚相思和湿地松是海岸沙地造林的良好树种.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国外VA菌根影响宿主植物的抗旱性、耐盐性、抗低温性、抗重金属毒害及抗病虫害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提出了VA菌根真菌影响植物抗逆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菹草是典型的沉水植物,在水体污染修复与生态重建中起重要作用.从海河干流和2个小型景观湖泊采集了4个氮素含量、氮素形态组成不同的水样,利用组培菹草研究了氮素形态对菹草富集和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河水中NO-3-N为氮的主要形态(59.4%~59.6%),湖泊水中NH4~-N为主要形态(47.7%~6712%);随着水中N03-N含量的增加,菹草对DBP的降解速率常数(0.8×10-2~11.7×10-2d-1)随之增大,植物富集系数(0.94~7.43L/kg)也相应增大.进一步研究了菹草对水中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作用及生理指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发现,菹草主要吸收利用水中的N03-N,菹草的生理指标也主要受N03-N含量的影响;N03-N含量增加,菹草的生理活性增大.这说明N03-N含量较高的水中菹草的活性较高,菹草对DBP的富集和降解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白河湿地14个样地夏季昆虫群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利用网捕法共捕获昆虫标本15目149科,其中各样地分别捕到44~75科.(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与Pielou均匀度指数(E)显著正相关(r=0.942 9,P<0.001)而与丰富度(S)相关不明显(r=0.237 9,P>0.05);H’在物理环境和植被比较复杂的浅水带样地和紧邻水库的样地较高,而在较干燥的草地和植被稀疏的河边卵石滩样地较低.群落复杂性指数(Cj)的变化与H’大致类似但与丰富度的相关性(r=0.541 9,P<0.05)明显高于均匀度(r=0.336 3,P>0.05).(3)寄生性功能群的丰富度与植食性功能群及中性功能群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16 1(P<0.001)和0.771 0(P<0.01),显示出对于宿主昆虫分布特征的高度依赖性.(4)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样地昆虫群落的组成呈现明显分异,反映出湿地昆虫对于栖息地特定小环境的比较明显的选择性.重视湿地多样化生境的保持,对于湿地昆虫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丛枝菌根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一种菌根,它是由专性营养共生的丛枝菌根真菌和大部分陆生植物所形成的互惠共生体,具有重要的生理生态功能.通过对丛枝菌根与植物的营养吸收、抗逆抗病以及丛枝菌根与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之间的重要关系进行综述,从而说明AMF在植被群落的建立和演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80-2005年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政策因素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江西省1980年、1995年和200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着重分析1980-2005年间政策因素对江西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世纪80年代江西省"山江湖工程"的启动和江西省中部崛起目标的确立,以及加快全省城市化进程的共同推动下,耕地、林地、水域、城乡工建用地等地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城乡工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