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程建 《科技信息》2008,(33):249-250
文章通过对素描涵义的解释,并引用古代哲学的“知”与“行’崃阐述素描中的“认识’和“实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汉译英中保留汉语当中的文化形象,此问题一直困扰着译者。“同化”这种翻译方法在汉译英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译者应力求保持汉语的原貌,也就是要尽量传译“中国特征”,具体说,就是要尽量表达中文原作的文化特色、语言形式及异常写作手法。“同化法”也要注意限度,实在行不通,还要利用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构设计素描和产品设计的关系.方法 利用对比联系的方法分析结构设计素描和产品设计的内在联系.结果 介绍了结构设计素描的研究内容和特点,分析了产品设计的目的 ,探讨了结构设计素描与产品设计的关系.结论 结构设计素描对产品的结构分析、审美性和创造性有培养和激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杜琳英 《潍坊学院学报》2005,5(6):149-150,160
本文旨在帮助人们认识在健身运动中“动”与“静”各自的作用和辩证关系;解决人们在健身运动中,重“动”轻“静”的问题,使人们的健身活动不偏颇,产生理想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5.
崔琳琳 《科技资讯》2006,(22):126-126
认清“交界线”面貌的特点,自由地画光影素描。  相似文献   

6.
“线”是素描中最直接的语言形式,它主要是为塑造形体服务,但同时又充分体现出独特的韵律特征,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由于素描中的“线”还渗透着画者的情感和情绪,因此“线”的判断和把握离不开绘画主体的参与,离不开画者的艺术感觉;对“线”这种绘画语言形式的把握应该与画者自身造型能力的培养、情感的表达和创造精神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王毓  黄蔓玲 《科技信息》2007,(2):151-152
日语中有很多用于表示确认的句末表现,起到向听话一方确认其同意、共同感受、共同认知等作用。本文中笔者从中选择了“だろう”和“よね”两种表示确认的句末表现,来试着探讨其各自的使用特征和互换使用的可能性,以及可互换使用时的语意差别。总的来说,当说话人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发表看法,并向对方征求同意时,日语中通常使用“だろう”来“表示推测”的意思;这时若使用“よね”则表示说话人对自己的判断有十足的把握。而当说话人判断对方应该会与自己抱有相同看法或作出相同判断,并在此前提下向对方进行询问时,如果使用“よね”,则表示“向对方或第三方征求确认”的意思;一旦使用“だろう”则带有很强烈的责备的意味。  相似文献   

8.
金庸小说"侠"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侠”的形象塑造与人格建构是武侠小说创作的关键。金庸依据传统文化思想和现代文化观念,创造了“英雄”与“大侠”的人格形象,满足了现代读者的精神渴望和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9.
"教化"涵义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自古就有重“教化”的传统,教化对国家政权的稳定与社会秩序的维持都有很大的作用。“教”与“化”的涵义是不同的,“教”主要是指在上者通过语言、行为作出表率,让在下者学习、效仿。“化”主要是指政府的统治思想与固有的伦理规范成为社会思想后,人们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便会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化”的涵义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相似文献   

10.
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地设置“疑惑”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变学生被动的听课过程为按教师指导的方向和方法去探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教师讲课的过程自然而然地成了为学生解答“疑惑”的过程,因而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草图的人脸识别对于公安机关通过目击者描述出的犯罪嫌疑人草图来确定疑犯的身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草图人脸识别,从人脸独立特征子空间和人脸形状结构特征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草图人脸合成和识别方法.根据人脸图像在独立分量子空间上的重建,研究了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的草图人脸合成,实现了照片草图人脸转换;针对人脸结构信息在人脸识别中的重要作用,在分析主动形状模型(ASM)算法在提取人脸结构信息上所具有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极坐标形状模型(PSM);最后,将合成的草图与待识别草图利用ICA/线性鉴别分别(LDA)和极坐标形状模型进行联合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将照片转换为草图,并具有较好的识别率,1阶识别率达到94.7%,10阶达到99.1%,将子空间投影与极坐标形状模型联合起来识别,1阶识别率可提高5.3%,前3阶识别率平均提高约4.2%.算法较好的识别率基本上满足了自动草图识别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美术院校和相关艺术专业的素描基础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及能力,化解传统与现代素描教学方式中的矛盾,以及如何看待这两者的关系,建立与现代相适应的个性化、多元化的素描教学理念。确立在素描教学的所有环节中,始终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笔画的分组和识别,现有的草图识别算法通常会采用限制用户的绘图习惯来达到目的.该文提出了利用贝叶斯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草图识别方法解决此问题.首先,使用高斯低通滤波器处理输入草图,得到更平滑的图像.然后将连续输入的笔划分为两部分,分别使用贝叶斯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对分割后的笔画进行识别,当笔画的可靠性大于阈值时,以贝叶斯网络的识别结果为准,反之采用CNN的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在电路符号绘制过程中的识别率和绘制完成后的识别率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该文算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改革传统设计素描的教学方法,由纸笔画素描变成由计算机数位板画数码素描,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数码设计素描的软硬件用品、绘画基本技法、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数码设计素描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手绘,改变了学生经纸笔介质学习素描后,依然不会在计算机上起稿、造型、深入刻画的弊端,加强了学生用计算绘画的原创性。计算机手绘数码素描能解决计算机设计类专业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学习素描难度大、难以出成绩、兴趣不足等问题,为素描课程体系提供了一个课改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谢裕宣 《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0):128-131
在美术教学中 ,素描一直是极其重要的、不能偏废的基础课。随着美术流派纷呈、各种主义的出现以及科技的高速发展 ,素描教学必然受到各种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方式的冲击。客观地审视素描教学的历程 ,从它的本体功能及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可知 ,坚持扎实素描基本功训练 ,在美术教学中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提出从单幅手绘草图快速生成三维模型的方法,对输入草图进行在线识别与规整,将草图转换为规则的几何图形.然后提出二维图形向三维模型转换的映射机制,完成三维信息的添加.最后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可自然高技地完成手绘筒田的三维重建.  相似文献   

17.
通过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几个重要方面的比较,明确艺术设计类设计素描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培养方向,进而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实现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为设计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之间的差别,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教学方法和程序,以及培养学生整体观察、理解和分析能力,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探索素描教学模式,在保持写实技能训练优势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描能力训练。为社会输送既有创新素质,又适应艺术发展的中小学美术师资。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手绘草图识别难度大,识别准确率低且主要以手工提取特征为主,提出一种新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DCSN( Deeper-CNN-Sketch-Net) 进行手绘图像识别。DCSN 模型是根据手绘草图的特点进行设计,如在首层采用了更大的卷积核获取草图的结构信息和更小的步长尽可能多保留特征信息,通过增加网络层数加深网络深度等。为进一步提高识别准确率,针对手绘草图的特点提出了两种新的数据增强方法,小图形缩减策略和尾部移除策略增加数据集的多样性,并利用扩充的数据集训练DCSN 网络。经实验验证,所提出的模型在目前最大的手绘图像数据集上可以取得70. 5% 的识别准确率,超过了目前存在的几种主流的手绘草图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