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乙二醇(PEG)、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原料合成了聚醚型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探讨了合成温度、溶剂含量、催化剂含量、聚醚二醇分子质量和单体投料比对聚醚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分子质量及固化膜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PUA预聚物的最佳合成过程为先70℃反应1.7h接着50℃反应1.5h;最佳溶剂含量为10%(质量分数);最佳催化剂含量为0.3%(质量分数).当TDI:PEG:HEA按2:1:2投料可得到组成比和投料比、实测分子质量和理论分子质量均相近的PUA预聚物.  相似文献   

2.
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由含羟基的丙烯酸酯预聚物与二异氰酸酯聚合生成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PUA)的合成路线、条件及影响因素 ,由此合成了一批不同结构、组成的 PUA,并对含PUA所得可固化涂料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SAN树脂、丙烯酸羟乙酯等原料合成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浓度对树脂合成的影响.得出合成该预聚物的适宜条件:第1步反应温度为25~35℃,反应时间为2.5 h;第2步反应温度控制在75~80℃,反应时间为3 h,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4%.同时通过调节活性稀释剂三缩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的不同配比制备紫外光固化涂料,测试涂膜光泽、硬度、柔韧性、耐冲击强度、附着力等各项性能,找出涂膜具有良好弹性及柔韧性且符合光固化膜性能要求的涂料配方.  相似文献   

4.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丙烯酸羟乙酯(HEA)、三羟基丙烷二丙烯酸酯(TMPDA)及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的多官能度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预聚物。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实了PUA的结构。研究了固化膜的凝胶含量、力学性能,并通过动态力学热分析(DMA)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单官能度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光固化膜相比,多官能度丙烯酸酯的引入有助于固化膜交联程度的提高,当紫外光照射35 s时,三官能度的丙烯酸酯封端的聚氨酯凝胶含量提高了3.6%,拉伸强度提高了264%。  相似文献   

5.
磷酸酯改性的环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CYD-128)、磷酸二酯、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无卤的光敏性阻燃预聚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以所制预聚物为基料的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光敏性和阻燃性。结果表明:该涂料3s能固化(以1kW高压汞灯为光源,照距15cm);其固化膜有较高的分解温度,800℃下形成的炭渣能达到涂层原质量的20%左右,固化膜的极限氧指数(LOI)达到26.3,具有一定的耐热防火性能;固化膜的耐热防火性能随其磷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松节油为原料合成萜烯基不饱和聚酯,将合成的不饱和聚酯与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并以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中间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为封端剂、三乙胺为中和荆,合成水性萜烯基聚氨酯丙烯酸酯(WTPUA),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热分析仪(TGA)对预聚物及涂膜进行表征。考察固化方式、光固化因素和热固化因素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l-羟基环己基苯甲酮(Irgacure 184)作为光引发剂,用量为配方总质量的4%,固化机的履带速率为18 m/min,3次辐射过机进行光固化。Bayhydur305为水性固化剂,且n(—NCO)/n(—OH)=1.1,热固化温度为80℃,热固化150 min。光-热双固化涂膜的硬度、附着力、抗冲击性、拉伸强度均较光固化和热-光双固化的好。  相似文献   

7.
以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丙烯酸、马来酸酐为原料,通过接枝反应-开环反应-酯化反应三步合成光固化水性含氟环氧丙烯酸酯树脂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热重法(TG)、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激光粒度分布仪等技术对光固化水性含氟树脂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含氟单体使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热稳定性增强,玻璃化转变温度明显降低,接触角显著增大;当n(环氧树脂):n(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4:1时,光固化水性含氟树脂的综合性能最佳:乳液平均粒径为2.3 m,固化膜附着力为1级,硬度为6 H,耐冲击性120 cm.  相似文献   

8.
聚氨酯-丙烯酸酯水分散液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二羟甲基丙酸(DMPA)含量、NCO/OH比、PU/PA比、pH值及制备工艺对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混杂体系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DMPA用量增大会使PUA水分散液的粘度增大;NCO/OH比和PU/PA比对粘度的影响比较复杂,PU/PA比在60/40(m/m)左右出现粘度最小值,NCO/OH比的变化则引起PUA水分散液的波动;体系的酸碱度(pH)对PUA水分散液的粘度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即pH值在7.0-9.6范围内粘度不会发生变化,提出了PUA水分散液非均相体系中,分散相粒子表层与分散介质中pH值不同的观点,并认为这判别是由于粒子表层具有缓冲溶液的性质造成的;用预聚物分散法制得的PUA水分散液外观较清澈,其粘度低于核壳反转法制得的分散液。  相似文献   

9.
使用不同的活性稀释剂配制可 UV固化的聚氨酯丙烯酸酯( PUA),研究了活性稀释剂的化学结构和官能度对 PUA的粘度和其固化膜的动力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先将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NGE)与二元酸反应,再与丙烯酸单体作用,合成了一种新型光敏活性稀释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阻聚剂、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采用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90-100℃,缩水甘油醚与二元酸的摩尔比为2:1,N,N-二甲基苯胺的质量分数为1.0%,对苯二酚的质量分数为0.50%.将所合成的光敏稀释剂配合光引发荆、光敏树脂(EA)和适量涂料助剂制成光固化涂料,对其紫外光固化涂料进行拉伸实验,得到漆膜的拉伸强度为12.97MPa、弹性模量为92.44MPa、断裂伸长率为17.58%.制成的光固化涂料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高的邵氏A硬度值(〉95.0)和小的固化体积收缩率(约7.4%).  相似文献   

11.
主要讨论了粘度对中性墨水书写性能的影响.采用基体、色浆和水按照不同比例(wt%)混合的方法配制成中性墨水,通过调节基体的比例得到具有不同粘度的中性墨水,利用粘度计、书写检测划圆仪分别对墨水的粘度、书写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基体比例为60%(wt%)的中性墨水书写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将酞菁铜颜料微胶囊应用到喷墨墨水中很好地解决了颜料在喷墨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以具有良好环境效应的水为溶剂,调整控制酞菁铜颜料微胶囊的粒径、体系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制备了微胶囊型酞菁铜颜料喷墨墨水,并用EPSON ME 200喷墨打印机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微胶囊型酞菁铜颜料喷墨墨水中颜料粒径小于100nm,体系的粘度为1.2cP,表面张力为27.6mN/m,满足喷墨墨水的要求;微胶囊型酞菁铜颜料喷墨墨水的着色力、稳定性、耐热性和耐溶剂性接近进口墨水EPSON R210的标准,但耐光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研究了纸张临界拉毛速度与印刷压力、油墨黏着性、撤粘剂含量、油墨转移量、纸张纤维方向以及正反面之间的关系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印刷压力、油墨黏着性、撤粘剂含量、油墨转移量对纸张临界拉毛速度的影响趋势有所不同,并且横向较纵向易拉毛,正面较反面易拉毛。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机械分散法制备了钴蓝陶瓷喷墨墨水,在固定油墨配方的条件下,考察了研磨珠的大小以及研磨时间对油墨分散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固含量为30%,纳米砂磨机的转速为2 086转/分,研磨珠的大小为0.6~0.8 mm,研磨时间为10h,研磨得到的油墨分散性最好,测得油墨的粒径D50为0.48 μm,D90为0.77 μm,粘度为27.9 mPa·s,表面张力为27.8 N/m,符合陶瓷喷墨打印的性能要求,经上机打印实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碱溶性光敏有机硅预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氧树脂AG-80、丙烯酸(AA)、羟烷基硅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碱溶性光敏有机硅预聚物(APSUA)。研究了反应温度、加料方式、催化剂用量及IPDI滴加速度等因素对合成反应和产物性能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通过FT-IR、1H-NMR及GPC对预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第一步合成四缩水甘油二氨基二苯甲烷四丙烯酸酯(TDDM)最佳反应温度为90℃,采用将AA滴加到AG-80中的加料方式,第二步合成APSUA的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酯(DBTDL),用量0.5%(质量分数),滴加速度为0.3mL/min;产物APSUA数均分子量7795,黏度5328mPa·S,具有良好的碱溶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实验研究考察影响水墨分散的因素,结果表明水基油墨的分散效果是获得水墨理想的光泽、着色力及遮盖力等性能的关键,水墨分散的质量主要依赖于体系中分散树脂和颜料自身的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的程度,其中,颜基比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水溶性聚合物对颜料的分散效果。实验还证明了润湿分散剂和助溶剂能改变体系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性能,从而提高体系的分散性能。另外,水墨分散的温度也是影响分散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邓九芳 《山西科技》2014,(3):147-148
在解释油墨黏性的概念及特点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正确使用油墨黏性仪的实验方法、过程及结论,以期查找出检测数据不稳定的原因,更好地控制油墨产品黏性的稳定性,规范质检员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表面活性剂对中性墨水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氟碳表面活性剂(FSO)与苯乙烯-马来酸酐树脂铵盐溶液(SMA)3种不同表面活性剂对中性墨水黏度、表面张力、粒度和书写性能的影响.考察了OP与FSO的复配效应.结果表明:添加OP与FSO复配的表面活性剂不但可以将中性墨水的表面张力调节到适当范围,而且改善了中性墨水黏度的稳定性.此外墨水中颜料炭黑颗粒粒度分布也较为均匀,墨水灌制成笔后划线书写线条饱满.  相似文献   

19.
马来酸酐改性环氧豆油丙烯酸酯齐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马来酸酐和环氧豆油丙烯酸酯反应 ,制成一种改性齐聚物。由该改性齐聚物配制的紫外光固化涂料 ,其涂层固化速度、硬度、附着力等综合性能优于环氧豆油丙烯酯齐聚物。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由乙二胺或二乙三胺改性聚乙二醇的烷基多胺聚合物 (PMA),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PMA添加到喷墨材料涂层中后对吸墨速度、清晰度、影像密度等记录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PMA的涂层,上述三项性能均有较大的改善。其中由乙二胺改性聚乙二醇所得到的PMA具有更快的吸墨速度(最快为1.15s)和更好的清晰度(扩散率仅为1.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