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工业园区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保障,为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前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生态文化建设面临着生态意识淡薄、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方式陈旧、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解决的对策主要包括加强学习教育、增强生态意识、发展生态科技、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张西玲 《太原科技》2011,(3):54-58,62
通过分析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以及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苏州环保产业园等国内外知名生态产业园在规划建设、组织发展等方面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为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建设生态产业园区提供了借鉴资源。  相似文献   

3.
李强  李明辉 《科技信息》2012,(33):470-471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形势,提出了五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即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消费模式,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抓好主要污染物的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健全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从区域发展、生态建设和转变经济方式等方面来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洞庭湖区目前存在着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欠合理、体制机制矛盾较突出等问题,因此,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应从科学规划、生态优先、统筹兼顾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落实。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生态文明是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生态文化理念和行为养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该文针对宁德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宁德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和建设目标,提出了完善机制体制、创新宣教方式、强化载体建设等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的措施办法.  相似文献   

6.
生态正义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所倡扬的价值吁求,其所含纳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生产过程正义的生态程序、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生态践行以及政治改良和文化发展的生态旨归等思想为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走出当代生态困境提供了有益启迪。但是,生态环境上的公平正义,既不是一个政治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更不是一个理性和观念的问题,而是社会制度和发展方式相结合的问题,必须借助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才能得到实现。所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构想陷入了乌托邦。只有立足于人与自然、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才是我们建设生态和谐与社会公正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7.
现在贵州省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挑战,我们要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体化发展战略,建立综合决策制度,评估考核制度和调控制度;进一步强化管理和调控;要加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进行建设。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扬州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化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是扬州生态市建设的灵魂。本文表述了生态文化的内涵,并从体制文化、认知文化、物态文化、心态文化四个方面构建了扬州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框架、指标体系。同时,将自然生态观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从决策管理、素质教育、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伦理道德等方面探索了扬州生态文化建设的战略措施,其核心是如何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启迪一种融合东方“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从而诱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9.
梁作臣 《天津科技》2010,37(2):26-27
建设生态城市是推进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手段。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建设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提出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强化生态意识、科学制定城市规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健全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的低碳生态城市,是一种在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本文探讨了义乌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从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生态建设、以生态景观为重点的人居生态建设、以生态安全为保障的自然生态建设、以科技与体制创新为理念的文化生态建设、以维护社会公正平等为机制的社会生态建设五个方面探讨了以低碳理念指导义乌生态城市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积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现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树立生态文化意识,进行有效的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作了简要梳理,探析了龙泉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生态意识的培养、生态文化的培育、生态习惯的养成和规范。  相似文献   

13.
详细解析了生态工业园区的类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实体改造型综合园区生态再造的生态工业链方法的内容及原理,并结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案例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14.
严彬  袁哲  王忠昊 《江西科学》2021,39(6):1069-1071,1076
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实现区域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进一步优化园区生态化改造,对比我国典型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分析出现行考核体系中的不足之处,结合国家对园区生态化建设的最新要求,提出针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考核体系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运用韦伯工业区位论——运费指向论、劳动力成本指向论、集聚指向论,以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虚拟型生态工业园为例,对在虚拟型生态工业园中如何设计生态产业链才能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工业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为样本,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进行了方案设计,从战略和理论实践相结合角度进行了研究。指出,循环经济是适合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模式,建立循环型钢铁工业生态园区是实现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7.
美丽中国建设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与社会公民生态意识的形成状态密切相关。探讨高职学生生态意识形成的文化、伦理、制度、教育等维度,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自觉,既有利于为社会培育生态素质全面与人格健全的应用型人才,也有利于创建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虽然已取得了初步成就,但仍存在教育观念滞后、教育内容缺乏规范性、教育形式缺乏创新性、师资力量及硬件方面投入不足、机制体制不灵活等问题。为此,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立足现状,重点在生态理论、教育内容、师资建设、教育方法及教育机制体制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之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军  杨华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19-22
文化旅游是各地最具代表性的、不可替代的旅游类型。宜昌作为旅游相对发达地区,自然生态旅游发展良好,而文化旅游发展相对薄弱。通过明确发展目标、推进旅游产品文化化开发、推进文化保护开发和旅游发展对接、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保障体制等措施来推动宜昌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是宜昌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分析了城市环境意识及发展历程,论述了现代生态城市的理论意义与构建框架。按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从城市植被、选址与布局、住宅建筑、产业、政治、文化等诸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