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通过社会学的角度对明代婢女的不同类型、社会角色、婚姻状况、最终出路的考察后发现 ,不同类型的婢女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境遇各不相同 ,充当的角色也五花八门 ,虽有高低卑贱之别 ,但其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生存非常艰难。尽管如此 ,明代婢女的社会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因此对明代婢女的考察 ,不仅有助于正确理解明代的社会结构 ,对明代社会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社会学的角度对明代婢女的不同类型、社会角色、婚姻状况、最终出路的考察后发现,不同类型的婢女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境遇各不相同,充当的角色也五花八门,虽有高低卑贱之别,但其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生存非常艰感。尽管如此,明代婢女的社会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对明代婢女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正确理解明代的社会结构,对明代社会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传奇第一次把婢女作为一类人物进行描写,婢女的地位与身份得到较为全面反映的同时,婢女作为小说的人物开始具有了个人的情感和追求。但是,唐人仍以高高在上的眼光来看待婢女,仍以男性为中心的赏玩态度去描写婢女,削弱了其形象。本文通过私属婢女(私婢)来探究唐传奇是如何反映婢女阶层的。  相似文献   

4.
唐传奇第一次把婢女作为一类人物进行描写,婢女的地位与身份得到较为全面反映的同时,婢女作为小说的人物开始具有了个人的情感和追求。但是,唐人仍以高高在上的眼光来看待婢女,仍以男性为中心的赏玩态度去描写婢女,削弱了其形象。本文通过私属婢女(私婢)来探究唐传奇是如何反映婢女阶层的。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发展方向及其速度是被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左右的。婚姻形式、婚姻形态和婚姻道德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演变着。今天,我国社会正进行着一场伟大的经济体制改革,这必然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心理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必然促使我国当今社会组成家庭的婚姻形态和婚姻道德观念的发展变化。周克芹的中篇小说《果园的主人》正向人们揭示了这一发展变化趋向。《果园的主人》以当今农村联产承包的经济体制改革形势为背景,以整修尤家山一  相似文献   

6.
陕西近代歌谣从礼教观念,婚姻模式等方面展现了家庭生活中的女性地位、角色和心理,描写了裹脚、畸形婚姻、媳妇难做等具体细节,全面凸显出近代女性婚姻的"生活相"。处于新旧交替的近代社会,民间传统仍根深蒂固,社会仍以男性为主,对女性歧视,性别压迫仍没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7.
明代内阁的地位与作用是明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一向为学术界所关注。王世贞认为明代内阁具有相权性质,《明史》亦称首辅俨然汉唐宰辅。但是根据山西陈卿社会动乱以及杨一清内阁处理该事件的经过,明代内阁首辅不具备丞相职掌,当时首辅虽尊称宰辅,但究其实际,其身份与作用并未改变“备顾问而已”这一根本性质。  相似文献   

8.
李东阳作为茶陵派宗主,其身份特殊,地位显赫,生平交游颇广。对其交游群体进行逐一考察,有助于深入了解李东阳的生平追求、诗学思想、文学创作及其在明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依据《联句录》及相关资料,将其交游对象大致分为同年进士、翰林院诸执友、其他仕宦之友、山林之士等群体分别考察,全面了解《联句录》中李东阳的交游概况。  相似文献   

9.
基于身份和政治理念的不同,明代言官群体与宦官有着本能的对立,在宦官为祸炽烈的正德、天启朝,二者的对抗尤为惨烈。但随着明代政治格局的演变,言官与宦官的政治分野逐渐模糊,双方的关系由对抗趋于合流。从整个明代的历史来看,言官群体制衡宦官的作用十分有限,在与宦官的较量中多处劣势。究其由,首先,宦权是异化的皇权,宦官假手皇权压制言官;其次,言官群体分化蜕变,丧失气节,党附宦官,助纣为虐,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  相似文献   

10.
李松 《科技信息》2010,(2):199-199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解读多丽丝·莱辛的经典短篇小说《19号房间》。主要探讨女性在婚姻中所陷入的精神危机,其中女性对自我身份的探求,如何处理好婚姻中女性与男性,女性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是婚姻中女性身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名利场》中夏泼小姐的衣服和金刚钻为例,剖析了19世纪英国作家萨克雷对物的对立功能、对人与物间的关系所作的深刻思考。萨克雷不仅看穿了"名利场"中物所表现出来的超越使用价值、突显物主(拥有者或使用者)身份地位的符号功能,他还看到了物的另一功能:它们往往会脱离主人的控制,去控告主人、威胁主人,甚至颠覆其身份地位。  相似文献   

12.
妇女地位问题是妇女问题的核心,而妇女家庭地位则是妇女地位问题的重要体现,是衡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婚姻生育状况、家务分工及其决策、妇女自我意愿抉择权及性别规范等体现家庭地位的指标的分析,认为目前妇女的家庭地位虽已有很大提高,但男女不平等在家庭领域仍广泛存在,妇女的家庭地位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80后"一代的青年人现已步入适婚年龄,这一阶段对处于适婚年龄的同性恋者而言则是生命历程中的一道"坎儿"。究竟是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应对外界的压力,还是为了适应社会的价值标准"忍痛割爱",已经成了八零后同性恋者所面对的一大难题。本文主要以"80后"同性恋群体的婚恋观为探讨主题,以同性恋群体的自我身份认同、社会支持度、对传统婚姻的态度和对异性婚姻的接纳为探讨内容,阐释随着时间的纵向推移,"80后"同性恋者婚恋观随着外在压力的增强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阁臣群体是直接服务于明代皇权的中央核心辅政官僚群体,这个群体在维系明代皇权延续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政治功能,他们的辅政活动与明代整个国家机器运转构成了良性互动,他们在明朝中央权力运行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制衡作用。历史中的明代阁臣群体并未获得史家比较客观的评价,明代阁臣群体的政治地位值得进一步肯定。  相似文献   

15.
姐弟易嫁故事在明代存在两个文本系统,一为传奇《四异记》,一为话本《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经过明清时期礼教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博弈,《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文本系统被后世的戏曲继承,成为传统剧目之一。姐弟易嫁故事取材民间事件,早在宋代便有相似的记载出现。它虽然表面上看来荒诞不经,但却是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演变既反映了古代社会后期对男子审美阴柔化的趋势,也反映了女方家庭在男娶女嫁婚姻中的不利地位,以及女性自主权的缺失。  相似文献   

16.
六朝时期思想开放,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社会上,女性在不同程度上以多种身份参与了政治生活,或临朝听政,或助治军国,出谋划策,甚至接受任命做官;女性纺纱织布,承担了经济生活的重要责任;女性的化素质较高,对子女的教育功不可没。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女性操持家务,侍奉公婆,相夫教子,在家庭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少女性思想开放,追求幸福婚姻,主宰自己的婚姻家庭。  相似文献   

17.
孙恺 《科技信息》2008,(22):311-311
客厅是家庭会客、娱乐的场所,也是一个主要的对外交流窗口,体现着整个家庭气氛。从家庭本身来说,也希望通过客厅来展示主人的身份地位及欣赏品位。吸顶灯作为客厅必不可少的装饰之一,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客厅的效果和气氛。在进行客厅吸顶灯设计过程中,应通过市场走访、问卷调查、网上查阅、专家请教等诸多途径确定吸顶灯的设计风格、消费群体等环节。根据产品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吸顶灯进行方案草图设计,经过反复筛选确定最终方案后,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已确定方案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得出最终效果图。在设计过程中将客厅吸顶灯设计与客厅环境及其自身意义合理结合,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使用心理。通过客厅吸顶灯的设计,丰富设计经验、提高设计水平、熟悉设计程序、熟练设计手法、提高欣赏品位。  相似文献   

18.
高巍 《晋中学院学报》2013,(1):28-34,52
参军作为个体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对个体的人生轨迹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利用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参军群体与未参军群体、参军群体内部在初职地位获得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研究发现:参军对于个体初职地位的获得有显著影响,参军经历的有无、参军经历的差别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影响到个体初职地位的获得,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者改变其他因素,发挥一定的作用。此外,初职地位的获得还受到人力资本因素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经济地位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曾几何时,科学仅仅是用来解释神学,被称之为神学的婢女,而当今社会,科学充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处于万众山呼令人景仰的地位.科学的这种变化,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在恶劣环境生存期,科学发展缓慢,是社会的附庸、奴仆;在其适应发展期,科学往往能取得跨越式的进步,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引领社会进步,被社会大众膜拜.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女性群体的"半边天"地位逐步凸显,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更是在社会舞台上闪闪发光,其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该文以福建农林大学女大学生的择业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角度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