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发勇 《科技信息》2011,(27):113-114
本文拟在韩礼德系统功能理论指导下,探讨评论附加语"幸亏"的句法位置、句法功能、语义指向等问题。通过语料来看,"幸亏"句法位置的变化,主要是位于主语前以及主谓之间,并不影响该句的实质意义。"幸亏"语义主要指向整个命题,也可以是前面的主语,这种交际动力是相对而言的,要根据语境来判断。  相似文献   

2.
"被"字句和"把"字句具有变换关系,但不是所有"被"字句都可以变换为"把"字句。就"被"字句的内部构成成分来说,主语、状语、"把"后宾语、动词、动后成分以及主语、"把"后宾语担任的语义角色都对变换构成制约;就整体属性来说,特殊形式的"被"字句在变换时要受到制约,但句式语义不影响变换;就使用环境来说,强调语境、对举语境、"串珠式"话题链会对变换构成制约。  相似文献   

3.
英语句子的逻辑主谓关系是与语法上的主谓关系相对而言的,这种主谓关系的特点是主谓之间没有明显的语法形式(如人称、数等语法形式),其谓语部分是以动词不定式、分词、动名词、形容词、名词、副词、介词短语等非谓语形式表示的。由于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我们只有从逻辑意义上来判断主题(逻辑主语)和行为、状态、性质、特征(逻辑谓语)之间的关系。否则,在语言实践中,我们对这种语言现象就不可理解,甚至会产生误解。英语句子中的逻辑主谓关系主要表现在各种复合句中,现就一些句子简要分析如下。为了减少文字叙述,逻辑主语用单横线…  相似文献   

4.
四音格词是汉藏语系共同的语言特征,但语系中不同语言的四音格词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黔东苗语四音格词音节形式主要分为ABAC式、AABB式、ABCD式、ABAB式四种,其中ABAC式为最多,AABB式、ABCD式次之。在结构形式上具有联合式、重叠式以及单纯式结构等多种构式,能产性高且极其丰富。在语法功能上,黔东苗语四音格词能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以及补语等句法功能。黔东苗语四音格词是苗族人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凝练而成的智慧结晶与认知反映,具有意义形象具体、语义结构严谨、语体色彩鲜明的语义特点。  相似文献   

5.
"好歹"一词形成于宋元时期,本是由语义相反的"好"和"歹"构成的并列式短语,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或定语。在发展过程中意义逐步泛化,其整体意义不再是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这时候"好歹"初步实现其词汇化。在使用过程中其句法位置更加自由,可以用于谓语动词之前充当状语,甚至可以位于主语之前起到一定的篇章连接功能,再加上其构成成分本身具有评判性的语义基础,在使用过程中说话者的主观情态凸显,"好歹"最终虚化为表情态的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了动词结构形式“一V一V”与现代汉语语汇构成中“一……一……,’结构式的差别.指出“一V一V”式有自身特点,进入结构式的必须是自主性动词,主要充当谓语、状语、定语,有时也做补语,这一结构式无论充当何种成分,语义都指向主语,具有描写主语,突出并强化动作的量、频率的反复、可持续的修辞特点,一般在口语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罗美君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527-1530
"够呛"作为从方言发展而来的词汇,在语言使用的各种场合都有大量用例。"够呛"由"够"和"呛"的认知语义通过概念整合机制创新发展而来,具有[+否定]、[+超出承受范围]和[+难度大]之义。"够呛"在句中可作形容词、准副词和程度副词。"把(被)+主语+动词+得+够呛"结构的源构式是"动词+得+宾语+补语(够呛)"。"够呛"语义的虚化导致其语法功能变化,"够呛"演化成能凸显事物性状程度深的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8.
英语主谓一致结构是一项较为复杂和重要的语法,很多研究人员从主语的词类和结构去探讨其用法。本文从主谓一致三原则出发,分析主谓不一致的情况,探讨产生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先秦至魏晋时期,"由"所在的句子结构日益复杂,涵盖的信息量加大,"由+N"由二连动、三连动关系中的一项向修饰关系的转化,导致"由"从动词虚化为介词;由它套合的结构不仅可以作施事主语,还可以作类似于紧缩句内的成分,或者复句的一个分句;"由+N"语序的由前至后,直接关系到表述者的语言心理、语义意图;"由"介引的N语义概念可表抽象意义的场所,或表示人物、官职、地位的起点,或表示范围、状态,这些都是方所类用法的隐喻或引申.  相似文献   

10.
以现代汉语中单音节不及物动词带旁格宾语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构式理论探讨以下问题:单音节不及物动词带旁格宾语结构形式与意义间的联系、单音节不及物动词与构式的关系以及单音节不及物动词带旁格宾语构式之间的继承关系。研究表明,该结构中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涉及不及物运动、结果和使役结果三种构式类别。单音节不及物动词与构式的关系体现在动词参与者角色和构式论元角色之间的相容性,及动词语义和构式语义之间的可能关系。该结构构式间存在多义联结和子部分联结两种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以下简称《提要》)在提到单句的结构时,把单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主谓句;另一种是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这种对句子结构特点进行的分类,比之以前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暂拟》)把单句分为单部句和双部句较为恰当。《暂拟》中的双部句包括主谓句和省略句,单部句包括无主句和独词句。我国传统的语法学家认为,典型的句子形式必定包括主语和谓语两项。一个句子必须有主谓两项,否则不成为句子。黎锦熙先生的  相似文献   

12.
"爱V不V的"结构作为构式存在,它独特的语义是被结构本身所赋予的,其表达的是"个人意愿"的语义和"不在乎、随便"的感情色彩。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在前人研究"爱V不V"的基础上对"爱V不V的"结构进行鉴定,认为在语义归属问题上:"不爱"、"不愿意"、"不属于"的语义和其不耐烦甚至是轻视的感情色彩是"爱V不V的"的整体的构式义,并非由其组成成分"爱"所承担。由于高频率使用,"爱V不V的"在演化过程中会同时经历几个同类过程,"爱V不V的"在虚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主观化,该构式的成员之一"爱理不理的"的主观化程度更高,且日渐口语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被动标记、句法成分及其语义角色三个方面来揭示金平傣语被动句的特点,发现被动标记tsn和haw的使用频率取决于它们的语法化程度,语用分工取决于语法化的语义基础,主语的语义角色是“广义受事”,它与动词后的宾语共同承担“受事”这一语义角色,各句法成分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与被动句的“强影响性”句式义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4.
池春姬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0):91-91,83
英语存在句(Existential Sentence)是一种表示存在的句型,这种句型以非重读there为形式主语(FormalSubject),谓语动词通常是主动词be或含有"存在"含义的动词的一定形式,动词之后跟有通常叫做"真主语"(Real Subject)或"实义主语"(Notional Subject)的名词词组,"真主语"之后通常跟有地点状语(LocativeAdverbial),有时还带有时间状语(Temporal Adverbial)。因此这种句子叫"存在句"(Existential Sentence)的句子结构通常是:There+Be+NP+Iocative Expression+(Temporal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15.
零形式缺位填充是一种细粒度的语义角色标注任务,传统的语义角色标注只针对句中显式表达的语义论元标记语义角色,未显式表达的则不予标记,但这些缺失的语义论元对于篇章语义理解有很大的帮助。零形式识别与消解研究,有助于发现并找到这些缺失的语义论元,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篇章语义。文章重点研究了零形式核心框架元素集之间的关系,并将框架关系与框架语义特征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框架关系的零形式消解算法,实现了零形式的识别与消解。实验结果表明,核心框架元素集之间的关系可以较好地提升零形式的识别结果,框架关系的应用使得零形式消解的F值提高了3.52%。  相似文献   

16.
《三国志》句法研究中,"以·宾"结构句内部、外部及一些相关句法形式之间存在着某种变换关系。这些变换关系,正是"以"字宾语在语义层面是否具有同一语义功能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英语造句的根本特征是主谓构造,包括语法性和逻辑性“主谓结构”。逻辑性“主语-谓语”结构的逻辑主语采用中心词为主格形式的名词词组,逻辑谓语采用非限定动词词组或无动词词组,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意义表达单位。该结构既分布于大句,也分布于小句,既可以是从属结构,又可以独立存在。在一定语境下实现意义表达的简洁化是其主要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18.
《歧路灯》中"把 名 谓语"其谓语可以是复杂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单个的动词;根据"把"后宾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可将《歧路灯》中"把"字句划分为处置义、使役义、处所义、工具义等类;"把""被"融合、主语后置、宾语加长以及谓语空缺等是《歧路灯》"把"字句的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东阳方言属于南部吴语婺州片。本文以东阳方言中的宾语提前句为研究对象,指出其与普通话的宾语提前句有不同之处。在东阳话里,相当数量的宾语提前句中都包含"过"字,"过"的语义指向有时候指向主语,有时候指向谓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过"字句作了重点讨论。最后对东阳方言的语法特点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从认知视角对汉语主谓谓语句的句法构造以及变换和使用情况进行考察。主谓谓语句是汉民族认知结构在句法层面上的体现。S1与S2有广义领属关系的主谓谓语句的语序安排,以及"施事+受事+谓词"和"受事+施事+谓词"两种主谓谓语句在结构变换和实际使用时所体现出来的差异都与认知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