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演唱一首声乐作品,演唱者不仅要掌握歌唱的各种技巧,还要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感情基调和发展,尊重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语言,对作品给予准确的解释。通过演唱者的诠释和表演,充分体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何颖 《长春大学学报》2006,16(2):102-103
演唱一首声乐作品,要求演唱者不仅要掌握歌唱的各种技巧,还要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感情基调和发展,尊重作曲家的创作思想和语言,对作品给予准确的解释.通过演唱者的诠释和表演,充分体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马煜皎 《科技资讯》2011,(12):234-234
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运用音乐,声乐、文学、舞台表演等艺术形式,最终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演唱者对作品演绎的好坏,理解作品,把握好作品的风格是关键中的关键,也是演唱好一首作品的基础。演唱者的艺术修养对二度创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人可以被人称作歌唱家,有的人只能被人称做演唱者,关键就在此。  相似文献   

4.
汤苏英 《科技信息》2011,(36):284-284
声乐作品不像美术作品,一经作曲家写出来就能供广大听众欣赏,他只不过是纸上的一些符号,必须要经过演唱者的演唱才行,这就涉及到演唱者对作品的再创作过程,因此演唱者的演唱技巧、专业修养、生活积累等对作品的正确演绎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提高歌曲演唱者对音乐作品的再创作发表了一些见解,希望多多得到广大同仁的指正。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15,(4):47-48
歌唱是一种视听艺术,需要通过演唱者的演唱,把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展现给听众。歌曲的处理和表现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过程,处理阶段是表现阶段的前提,表现阶段是处理阶段的结果,演唱者只有在对作品处理理解的基础上,再将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才能使歌曲通过演唱者的演绎展现于观众面前。  相似文献   

6.
音准作为演唱者所应具备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影响着演唱者对整个作品的把握。先天性因素、歌唱的呼吸、发声位置状态、音色、节奏与作品等因素对音准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是乐曲的组成部分,钢琴伴奏因其特有的随机性和主导性,能够促进演唱者的乐思情绪,在节奏、和声、调式调性等方面给演唱者设置特定的意境以及渲染色彩的启示,使演唱者在创造音乐形象时可以借助钢琴伴奏的提示及气氛烘托深化主题、丰富乐思。从而进一步提高演唱者的自身的综合艺术水平及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声乐表演艺术中, 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是乐曲的组成部分, 钢琴伴奏因其特有的随机性和主导性, 能够促进演唱者的乐思情绪, 在节奏、和声、调式调性等方面给演唱者设置特定的意境以及渲染色彩的启示, 使演唱者在创造音乐形象时可以借助钢琴伴奏的提示及气氛烘托深化主题、丰富乐思.从而进一步提高演唱者的自身的综合艺术水平及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部优秀的声乐作品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是词、曲作家和演唱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不仅要有动人的词句、悠扬的乐曲,更离不开演唱者力求完美的艺术表达。笔者拟从声乐艺术表演美学的角度,具体结合歌剧咏叹调《啊,我感到》的演唱分析,阐述演唱者对声乐作品臻于完美艺术表达的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声乐演唱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双重特点,对于演唱者的要求也极为苛刻,要求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需要灵活地运用演唱技巧,将个人的思想情感融入歌唱作品中,这样才可以使得声乐演唱更加精彩完善。所以为了提高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内涵,演唱者需要对艺术作品的创造背景以及作品风格和作者本身想要体现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全位地去了解作品内容,使得在表演过程中个人情感和演唱技巧得以灵活运用,这样才可以将演唱作品完美地表现出来。该文将对声乐演唱中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可对声乐演唱表演者提供新的演唱思路和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11.
声乐艺术是歌唱者将情感呈现给观众感受和欣赏的艺术,是歌者运用声音把情感转变为知觉的艺术。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在声乐教学中,只有把情感表现的培养贯穿在声乐教学与歌唱的整个过程中;使演唱者感情活动与作品感情内涵相吻合,才能达到歌唱的最高境界:声情并茂,神形兼备。  相似文献   

12.
在声乐学习中,正确理解和协调好声音的高位置与深气息、打开喉咙与拉紧声带的辩证关系,能有效帮助歌者获得自然、圆润、音色优美的声音,并通过声乐作品充分展示出嗓音特殊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歌唱的二度创作是演唱者的再创作实践,其中技巧艺术的表现则是歌唱二度创作的关键。同时,歌唱者还需要不断积累自身素质才能深入体会作品意境和情绪,并在诠释作品的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演唱个性才会将作品完成得更准确,才能达到心与灵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声乐作为一种西方艺术表现形式传入中国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发展,如今已经被广大的中国民众所喜爱和学习。声乐演唱作为一种复合型艺术形式,不仅对演唱者的演唱技巧,而且对演唱时的肢体动作以及心理活动都有很高的要求。为了逐步完善演唱者的舞台表现力,声乐中的表演需要得到更高的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网络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和传统音乐的紧密结合使传统音乐的创作、贮存以及传播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给我们带来了不同于传统音乐形式的网络音乐。而从庞龙、香香、刀郎、杨臣刚为代表的网络歌手的火爆程度也不难看出目前网络音乐在中国社会的受欢迎程度。因此,在现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网络音乐及其创作和传播艺术特征,规范和引导网络音乐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国音乐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20世纪美国乡村音乐的起源、特征及发展;分析了美国早期乡村音乐风格、80年代乡村音乐风格的演变、90年代乡村音乐的复兴以及美国乡村音乐的演唱特点;指出应准确学唱和掌握欧美乡村歌手的演唱技术,将歌唱的情感与声音完美结合,以提高我国流行音乐的演唱水平,创造出更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的新形式与新作品。  相似文献   

17.
研究声乐教学中的艺术再创作对于准确诠释声乐作品并富于表演独到的见解,从而使作品人性化、情感化,真正体现其审美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军立 《科技信息》2009,(23):I0227-I0228
歌唱艺术的魅力就在于用音乐化的语言为载体,把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思想感情直接抒发出来,达到听者与歌者心灵的共鸣。要实现这种共鸣,歌者必须有良好的歌唱心理,掌握扎实的歌唱技巧的基础上,还要对所演唱的声乐作品进行分析处理,抓住声乐作品感情色彩,声请并茂地去演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歌者与听者之间心灵的沟通,产生强大的艺术震撼力。  相似文献   

19.
模仿是声乐学习之初的一种方式。演唱者成功的第一行为要素皆源自于细心的观察和模仿。艺术形式模仿应打破模拟的束缚,在尊重歌曲作者的原创作基础上,演唱者根据自己对歌曲的分析理解,突出个性,表现自我性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作品再创作的过程,即所谓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