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粤北山区四种菌草为主要原料,设计出6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进行杏鲍菇的栽培试验,筛选出菌草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配方.实验结果表明:杏鲍菇在菌丝培育阶段,配方3和配方6中菌丝生长速度较快,最快的达0.455 cm/d,比对照组多0.056 cm/d;杏鲍菇在配方2中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0.325 cm/d.在子实体形成发生阶段,杏鲍菇在配方3和配方6中子实体形成最快.生物转化效率最高的是配方6,达103.13%,与对照组相比,高出20.88%;最低的是配方4,转化率仅51.60%.  相似文献   

2.
以草料和食用菌废料进行杏鲍菇的栽培试验,能循环利用生物资源。本试验以草料和废料作为栽培原料进行杏鲍菇栽培的试探性研究。结果表明草料搭配适量的食用菌栽培废料完全可以满足杏鲍菇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草料含量在45%~55%之间时在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特性和生产特性与对照接近或优于对照,其中草料含量为55%时在子实体特性和生产指标都超过对照组,所以草料含量为55%是所有设计配方中的最佳配方。说明草料作为一种新的栽培料栽培杏鲍菇是可行的,其经济效益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以鲜菌草为主要原料工厂化栽培银耳的机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银耳菌丝生长期G1(接种后12 d)、原基分化期G2(接种后24 d )和子实体生长期G3(接种后36 d )的物质转化特性,经主成分、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显示, G2比G1 、G3比G2 、G3比G1分别有426、423和466种差异代谢物;G2与G1的糖类含量高于G3;G3比G 1的脂肪类、萜类等含量增加;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和代谢通路匹配,差异途径为脂肪酸合成、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及柠檬酸循环,G2与G1、G3与G2、 G3与G1分别在不饱和脂肪酸,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油酯代谢存在明显差异.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鲜菌草工厂化栽培银耳不同生长期物质转化及代谢物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攀枝花6种废弃果枝做为凤尾菇栽培基料,通过对比分析菌丝生长速率和生物学效率来比较不同果枝栽培配方对凤尾菇种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果枝比例栽培凤尾菇,生物学效率随着果枝比例增加而降低;果枝比列56%,菌丝生长速率最快。56%不同果枝栽培配方栽培凤尾菇,C、D、E、F与CK之间生物学效率无显著差异。综合评价:6种果枝中,栽培凤尾菇的最适果枝为核桃枝(C)、板栗枝(D)、桑枝(F)、芒果枝(E),最适比例为40~60%。  相似文献   

5.
以牛粪和米糠配比加适量的食用菌栽培废料探索杏鲍菇栽培,能够更好利用废弃资源,降低其对环境影响。本试验用牛粪、米糠和食用菌栽培废料作为栽培原料进行杏鲍菇栽培实验。结果表明牛粪、米糠及食用菌栽培废料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可以替代玉米芯为主料的栽培杏鲍菇。结果表明:牛粪38%,废料30%,米糠30%,碳酸钙1%,石膏1%的菌盖大小、菌柄长度、菌柄粗细和鲜菇重量最好,配方4次之,而用牛粪和废料配方7的各个指标都是最差。说明牛粪、食用菌栽培废料和米糠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可以用于杏鲍菇栽培,并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基于杏鲍菇栽培的生理特性,用桑枝作为工厂化栽培杏鲍的主要原料,研究工厂化桑枝栽培杏鲍菇的配方,开辟新的原料资源,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目的,也为桑枝提供了新的利用途径,不仅化废为宝,而且减少环境污染,培植出一个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对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武夷科学》2019,(2):80-85
为评估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 z.x.Lin)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收集了黄河上中下游不同地区巨菌草和裸地(对照)的土壤样品,系统分析了巨菌草生长1 a后对土壤肥力、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并定量分析了巨菌草对土壤性质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巨菌草具有降低土壤pH值和全钾、增加有机质、全氮、全磷、细菌、真菌、放线菌、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脲酶等的作用;消除裸地(对照)的影响,巨菌草对土壤pH值和全钾的降低幅度分别为3.5%和4.6%,对有机质、全氮、真菌、放线菌、多酚氧化酶和脲酶的增加幅度均超过100%,表明巨菌草具有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以工厂化金针菇菌渣为主料二次栽培草菇的应用前景,测定并分析了不同混配基质的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营养特性和混配基质发酵前后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其对草菇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同时通过评估品种间对木质素、纤维素利用及其降解酶的活性差异,并结合生物转化率筛选出适宜金针菇菌渣栽培的草菇品种.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中添加40%杏鲍菇菌渣、15%~17%的玉米芯有利于调节基质中的碳氮比、孔隙度和持水力,可显著提高草菇的产量.草菇v23品种走菌速度最快,漆酶和可溶性蛋白酶活性较高,生物转化率达到17.48%,显著高于其它供试品种,适宜于以金针菇和杏鲍菇菌渣为基质栽培草菇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9.
干热河谷区不同坡位引种巨菌草根系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因高温和干旱等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导致该区域的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成为一大难题.以引种栽培的巨菌草为对象,研究了干热河谷核心区不同坡位巨菌草根系生长特征,分析了该物种在干热河谷区的生态适应性和引种可行性.结果表明:经过2年的引种试验,巨菌草在所选区域的上、中、下坡位均能正常存活和生长;巨菌草根系平均直径、生物量、C含量、C/N质量比及C/P质量比随根序等级的增加而增加,比根长(SRL)、根长密度(RLD)、根体积密度(RVD)、根表面积密度(RSAD)、N含量、P含量及N/P质量比随根序等级的增加而减小;不同坡位各等级根序根系生物量、直径、RLD、RVD及RSAD均表现为中坡下坡上坡,SRL表现为上坡下坡中坡;不同坡位各等级根序根系C含量及C/P质量比表现为下坡上坡中坡,N、P含量及N/P质量比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C/N质量比表现为上坡中坡下坡.总体来讲,巨菌草在干热河谷地区各坡位均能正常生长,中坡坡位的巨菌草生长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pH值的菌草培养基栽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香菇(Lentinus edodes)、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平菇菌丝生长pH值适宜范围5~9,最适6~7,pH值为6时菌丝长速最快,为6.375mm/d;毛木耳菌丝生长pH值适宜范围5~9,最适7~6,pH值为7时菌丝长速最快,为3.600mm/d;香菇菌丝生长pH值适宜范围4~9,最适6~5,pH值为6时菌丝长速最快,为3.250mm/d;灵芝菌丝生长pH值适宜范围4~9,最适7~6,pH值为7时菌丝长速最快,为5.350mm/d;4种真菌菌丝均随酸性和碱性的增强,生长速度变慢,菌丝长势也变弱,在最适pH值条件下,4种菌丝的生长速度从快到慢依次为平菇、灵芝、毛木耳、香菇.  相似文献   

11.
 菌草指可作为食用菌、药用菌培养基并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的一类草本植物,其具有多功能性开发效应。结合菌草研究与开发实际,分析了菌草多功能开发的作用与意义,并就菌草强化深度研究与拓展开发提出5个方面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2.
菌草无粪栽培白蘑菇和棕色蘑菇,按照营养成分的相关测定标准测定白蘑菇和棕色蘑菇的粗蛋白、氨基酸、多糖、脂肪酸等一般营养成分的含量,并与传统常规栽培蘑菇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菌草无粪栽培蘑菇的营养成分接近或略高于常规栽培蘑菇,其中菌草无粪栽培白蘑菇和棕色蘑菇的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常规栽培蘑菇高出28%和30%;氨基酸总量比常规栽培蘑菇分别高30.5%和20.13%,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比常规栽培蘑菇分别高16.0%和14.2%;菌草无粪栽培蘑菇油脂含量与常规栽培蘑菇的油脂含量相近,所含脂肪酸组分不同,但是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都占脂肪酸总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种群种间联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2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公式研究了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中22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和相关性.对测定结果的生态学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依据测定结果,将22个种群划分为4个生态联结种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地铁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问题,以大连地区地铁隧道开挖大量地表沉降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学方法,在Peck公式中引入两个修正系数:α(地表最大沉降修正系数)及β(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使之适用于大连地质条件下研究区间工况.通过大量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值β和地表最大沉降修正系数值α分别位于0.5~1.0、0.5~0.9之间时,得到的Peck曲线与原始Peck公式预测曲线相比,更加吻合地表沉降实测数据,预测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5.
该文运用徐光宪院士的 E_i=n_i+0.4L 公式,对 Randic 分子连接性拓扑指数 ~mX 的核心概念“点价”δ_i进行改造,构建了一种新的价轨道能量差连接性指数~mF,用其0,1阶指数~0F、~1F 与 p 区无机氢化物的 pKa_1,值关联,拟合成2个线性方程。其相关系数与相关指数分别为0.9934与0.9940,拓扑指数的结构选择性满足唯一性表征,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了完整的电声门图采样场理论。分析了喉部容积导体电特性变化因素;介绍了推导出的场扰动理论公式、修正Geselowitze-Lehr公式、灵敏度分布公式、调制度预测公式和喉部组织中电场与音频声场互作用公式;建立了电声门图数学模型;提出了横向和纵向电声门图概念及其测量方法,并研究了横向电声门图与声带振动的关系;澄清了微音器效应产生机理并提出了抑制方法。理论研究结果由模型和人体实验结果所证实。基于上述理论研制成功的多功能声门图仪已被用于喉科临床和嗓音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依据活井21^上 303旺采工作面的布置与开采情况,参照1-2上煤层的顶板赋存结构条件,分析预测在1—2^上 煤层顶板在采空区整体切落时现有采空区飓风灾害的程度,并评价现场实施的防灾工程的安全程度,对今后的防灾工程决策具有重要意义。理论预测成果和评价设计方法在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良好,证明其科学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以高温压缩实验为基础,分析了变形温度1 123~1 423 K、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20CrMnTiH的流动应力行为,并引入Zener-Hollomon参数,根据蠕变理论回归确定变形激活能、硬化指数、材料相关常数,构建了材料的本构模型.以Z参数作为本构模型准确性的衡量标准,根据Arrhenius指数方程建立了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关于Z参数的表达式并求出估算值,代入基于应变软化的应力应变方程,采用整个应变区间上的非线性拟合求解待定参数.方程计算值与实验数据具有良好一致性,平均误差为6.84%,证明Z参数的精度较好,从而间接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