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11月5—6日,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暨学术研讨会在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召开。与会的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包括中科院昆明动物所所长张亚平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郑光美院士、上海科技馆馆长暨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小明教授、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耿运祺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中国药科大学李萍教授、浙江大学方盛国教授、傅承新教授、江南大学徐岩教授等,以及本校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周开亚教授、袁生教授、计翔教授、邵蔚蓝教授、丁小余教授和杨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国祥教授、校科技处领导及重点实验室部分教授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4月17日下午,福建省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厦门大学光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张保平,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新,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檀慧明等  相似文献   

3.
第2届亚洲聚烯烃学术研讨会(AsianPolyolefinWorkshop2007)于2007年11月1-3日在浙江大学邵逸夫科学馆召开。此次会议主办单位为聚合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会议由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李伯耿教授和范志强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会议组织委员会成员还有:李东镐教授(韩国Kyunpook国立大学),NohSeokKyun教授(韩国Yeungnam大学),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2月1日,2014年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南京师范大学胜利召开。出席会议的有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郑光美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家宽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航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安黎哲教授(兰州大学副校长)、魏辅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李保国教授(陕西动物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的2006年“中国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22—2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国祥教授主持,湿地资源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林振山教授致开幕词,南京大学钦佩教授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 4月 1 3日在我校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指导实验室建设 ,审核实验室发展规划 ,评审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省教育厅科研处副处长李念祥 ,校领导曹书刚、王春秋、王明镇 ,科研处处长许广银及地科学院有关人士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卢秀山主持。学术委员会由两院院士等校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会上 ,实验室主任林宗坚汇报了实验室规划及 2 0 0 2年度实验室任务完成情况 ;陶华学教授介绍了开放基金课题的申报情况 ,并投票选出了开放基金支持课题的 1 3个。4月 1 4日 ,解放军信息技术大…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5月16日,江苏省特种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谭建荣院士,副主任、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以及梅涛研究员等7名委员出席会议。副校长郑金海教授为学术委员会专家颁发聘书并致辞。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谭建荣院士主持。河海大学副校长郑金海对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对他们长期以来给予重点实验室的关心和  相似文献   

8.
<正>"第二届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进化生态学论坛"近日在浙江省临海市召开。会议由台州学院、浙江省植物进化生态学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共同承办。来自国内外60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6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特邀报告、分组报告等多种方式展示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就全球变化、生物入侵及其相互作用展开深入的学术研讨。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省植物进化生态学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匡廷云教授表示,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需求,密切结合国际生态  相似文献   

9.
孙铁珩,中国工程院院士,1938年3月生,现任沈阳大学校长、教授、沈阳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10.
1993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以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市辐射中心)为依托,建立国家教委射线束材料工程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建议和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9月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重点实验室现有51人,其中教授16人学术梯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12月11日上午,福建省风灾害与风工程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首届风灾害与风工程创新发展学术论坛在我校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了学术委员会章程,听取了实验室主任、风工程团队带头人陈昌萍教授关于福建省风灾害与风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的汇报。各位委员对实验室的建设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实验室如何进一步实现特色发展、快速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学术动态》2008,(2):F0003
变分方法国际会议于2007年5月20~26日在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举办。会议组织委员会由龙以明教授任主席,包括刘春根、朱朝锋等教授。会议学术委员会成员包括5位国际变分方法领域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中科院院士张恭庆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P.Rabinowitz教授、加拿大太平洋数学所所长I.Ekeland教授、意大利高等研究院教授A.Ambrosetti、德国弗莱堡大学V.Bangert教授。会议特邀报告人包括中科院院士田刚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Banff国际数学中心主任N.Ghoussoub教授,英国Edinburgh大学数学所所长J.Toland教授等28位国际变分方法领域最活跃的国内外著名数学家。  相似文献   

13.
《自然科学进展》2000,10(6):575-576
河口海岸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华东师范大学,于1991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5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该实验室是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科30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创建的,著名的河口海岸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窦国仁教授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沈焕庭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教授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丁平兴教授为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1人,其中研究人员25人(教授14人,副教授8人,讲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5人),技术人员5人,管理人员1人.  相似文献   

14.
2005年6月4日上午,我校召开了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筹备会,科技部、教育部有关领导,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日友好医院、宣武医院、解放军306医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及我校科技处、人事处、组织部等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2012年5月23日,江苏省"大规模复杂系统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数科院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石钟慈院士,副主任、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斌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
卿晨,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药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杭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委、云南省药物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云南民族大学民族药资源化学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科学》第四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暨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2月7-9日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编委、嘉宾共118人。著名教育家、中科院资深院士、《实验室科学》名誉顾问南开大学申泮文教授,老领导原教育部条件装备司蒋景华司长,实验室科学顾问原南开大学副校长刘振祥教授、原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刘玉明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技术物资中心李景奇教授等,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科学》2006,(1):F0003-F0004
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组建于1985年,是山西省首批的省级重点实验室,1997年正式批准对外开放,2003年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半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是首批杭州市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是学校生命科学微观领域的研究中心,面向全校教师和研究生开放。聘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为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实验室总面积  相似文献   

20.
催化材料科学实验室包括催化材料、材料化学和生物技术3个研究室.由李步海教授等1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术专家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由何宝林和李金林分别担任实验室主任和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环境、功能材料及生命科学领域的催化化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煤液化过程催化、纳米金属颗粒制备及催化作用、模拟酶催化、纳米高分子材料制备及性能等。2004年7月被湖北省确定为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