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针对单个惯性传感器精度与可靠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组网冗余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惯性传感网络优化配置与融合处理方法。首先,研究了多惯性传感器节点的空间配置形式,给出了网络观测模型。利用节点之间的最优化冗余配置策略,提升系统测量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MEMS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安装误差对输出结果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误差模型及校正算法。以随机游走为主要误差源,设计了新型的卡尔曼滤波方法,实现了冗余配置下的高精度导航信息解算。最后,采用自主构建的实验系统进行试验,证明所提出的融合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随机游走误差。车载试验进一步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及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定单流冲击下证券投资最优组合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金的净流入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信息,也是投资者选股考虑的主要因素。定单流是衡量资金净流入的主要指标,具有丰富的信息含量,蕴含着投资者的买卖信息。本文从投资者期望效用最大化角度,将定单流引入投资组合模型。通过定单流指标确定组合权重,构建定单流冲击下的证券投资最优组合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定单流指标确定投资权重,能取得更好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3.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 ,创新活动的核心问题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对象为一个系统存在物 ,需要人们有一种系统的全方位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创新中的作用 ,实现“哲学创新” ,就必须“创新哲学” ,推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系统整合。  相似文献   

4.
杀伤网作为众多新型作战理念中均有涉及的概念,将替代杀伤链成为新型作战方式下战斗力生成的主要模式。本文基于杀伤网的评估,对传统的装备组合问题进行多目标优化。首先,基于多层网络模型,构建杀伤网的网络化描述方法。其次,基于杀伤网的特点,构建3个评估指标:冗余性指标、风险性指标、敏捷性指标,并给出了3个评估指标的计算模型。然后,构建了基于杀伤网评估指标的装备组合规划模型,并给出了基于启发式算法的装备组合多目标优化方法。最后,进行示例研究,通过评估两种具有不同装备组成和网络结构的杀伤网,对比其优劣,然后针对第一种包含无人装备的杀伤网进行装备组合优化,分别验证了评估模型的合理性以及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林场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的认知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开发旅游业,是林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林场居民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态度及其认识状态,极大地影响着林场生态旅游业的科学发展。从湖南金洞林场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认知情况看,居民对生态旅游了解不够,生态旅游知识主要从政府途径获得,认为生态旅游的作用就是“玩”和“增长见识”,利益获得者对生态旅游开发持支持态度,认为当地居民应该外出旅游。调查对象中,有50%曾经有旅游经历,主要是以家庭出游形式进行观光旅游。有旅游愿望的居民较多,消费水平低,“钱”和“闲”是最明显的制约因素。参4。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措施对黑土土壤水分及保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长期定位试验中,采用中子水分测量仪对其中的4个处理(F1-无肥、F2-中量化肥、F3-高量化肥、F4-高量化肥加有机肥)进行了为期3年的土壤水分监测。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显著影响了土体内的水分变化,影响范围主要是10cm~90cm。深度超过90cm之后,施用高量化肥的处理含水量超过了其它3个处理,施用相对高量的化肥具有明显的保水作用,而施用有机肥则增加了土壤的疏松透气性,因而增加了蒸发。施肥多的两个处理比较于不施肥和施肥少的处理水分的纵向变幅要大。施入了高量化肥的处理,在高产的同时,保存了70cm以下土体的含水量,而施入同样高量化肥配合有机肥的处理,深层的含水量没有单施高量化肥的高。施用化肥降低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了保水性。施用化肥同时施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的透气性。施用有机肥的处理具有如下特点:在含水量高的时候,有排水的作用;在含水量适中的情况下,蒸发量最小,有保水的作用。不施肥的处理,在适宜的水分条件及干旱的情况下,蒸发量最大;在土壤含水量较大的情况下,蒸发较慢,相对而言不具有保水及排涝的作用。图5,表2,参13。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颖的多天线技术,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 SM)受到了学者的关注。近年来,SM系统的星座设计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星座设计算法由于预先设定星座结构,导致不能得到最优的星座图。对此,在发送功率受限的条件下提出一种新的星座设计方案。该方案基于最小化SM系统误符号率(symbol error rate, SER)准则,通过扩大可行域范围并利用遗传算法,对SM系统的信号星座进行了优化。此外,深入分析了信号星座对SER及系统参数对星座设计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得到的星座图相比于其他星座图具有更好的SER性能。  相似文献   

8.
吴月明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2):3503-3507
建立了机械系统有效性仿真模型和方法,并以汽车制动系统为例进行了有效性仿真。利用失效概率序列和维修序列的运算描述了机械系统的使用过程,从而计算出系统及其元件的动态可靠性指标:故障频率,有效度,失效率和平均寿命。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算法过程,并在理论上验证了其正确性。该方法不受系统元件寿命分布类型的限制,与MonteCarlo方法相比,计算量小,精度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免疫算法的搜索能力,根据生物免疫机制及生物进化的周期性,设计了一种周期变化变异算子。为了避免仅仅以亲和度作为免疫选择评价标准,低亲和度抗体过度抑制,提出了将抗体浓度引入到亲和度中作为评价指标,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免疫选择算子。基于马尔科夫链,分析了改进免疫算法的收敛性。为了测试该算法的有效性,将算法应用于函数优化问题中。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免疫算法具有更高的搜索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0.
在Chinrella人工股票市场的交易框架下,建立了在异质信念模块中增加财富与信息模型的人工股票市场。并通过多次实验,研究了财富与信息对股票市场非线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收益率的尖峰、厚尾,波动聚集性,长期记忆性这三种非线性特征的形成各不相同。财富分布均匀更多导致收益率的尖峰、厚尾,长期记忆性产生,而财富分布不均匀导致收益率波动聚集性的产生;技术分析者信息处理方面,不均匀处理更多导致尖峰、厚尾产生,均匀处理更多导致波动聚集性产生,利用更多过去信息将更多导致长期记忆性产生。最后,从股票市场非线性特征的形成机理角度提出了完善股票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将GIS技术应用于水土保持领域,主要是将GIS与通用水土流失方程结合来估算坡面土壤侵蚀,方程中的作物管理因子(C)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主要是基于中低分辨率影像来获得的;对于沟蚀,目前主要采用GPS测量或实地调查等方法进行小尺度上的研究,对于大尺度范围上的研究甚少。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将高分辨率影像Quickbird与GIS相结合,探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在水土流失定量评价中的应用,提出新的计算C、P因子的方法,较大地提高了C、P因子的准确度;同时,获得了研究区的侵蚀沟密度空间分布图,探讨了依据侵蚀沟密度空间分布图可以进行的相关工作。这都将为水土流失定量评价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东北黑土资源质量变化特征研究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随着黑土资源的不断开垦,土壤退化问题日益加剧。详述了近几十年来黑土资源质量的变化特征,分析了黑土质量退化的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通过分析得知,东北农田黑土总的变化趋势是黑土层变薄,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养分平衡失调,物理性状恶化,土地生产力降低,大部分高产农田变成中、低产田,严重制约了东北及我国粮食生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1,表3,参19。  相似文献   

13.
模拟降雨与水土流失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降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为了探明水土流失与降雨之间的关系,引进澳大利亚人工降雨模拟器对水土流失规律进行研究。对人工模拟降雨器进行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性能非常稳定,并且符合自然降雨特性,可以用来模拟天然降雨。  相似文献   

14.
东北黑土区是全世界仅有三大块黑土区之一,黑土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是最为肥沃的耕作土壤,有"土中王"之称,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得天独厚的宝藏。近二三百年来,随着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珍贵的黑土层正以每年剥蚀0.3 cm~1.0 cm的速度流失。目前黑土区坡耕地黑土层厚度已由开垦初期平均80 cm~100 cm降到20 cm~30 cm。按照现有的侵蚀速率和防治进度推算,40 a~50 a后大部分黑土层将流失殆尽,对区域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5.
农业耕作土壤与人工经济林地土壤磁化率和质地特征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关中东北部地区人工经济林地土壤(JJC2)和农耕地土壤(JJC1)磁化率与粒度分布特征的研究和对比.试图阐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耕作土壤和人工林地土壤的磁性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农耕地长期的耕作、污灌以及C4作物玉米的生长与秸秆焚烧等农业管理方式可以增大土壤风化成土作用强度,增加土壤的磁化率;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粒度分布的影响显著,表层0~40cm,1年生作物农田土壤〈2μm和50μm~2000μm颗粒含量均高于人类活动干扰小的多年生园林土壤的含量;整个剖面耕地土壤和人工林地土壤〈2μm和50μm~2000μm颗粒含量变化差异均大于2μm~50μm颗粒变化。图1,表2。参14。  相似文献   

16.
三峡工程对洪湖地区地下水动态和土壤潜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潜育化沼泽化对于长江水位变化的响应是通过地下水位变化间接实现的,因而直接研究三峡工程对土壤潜育化的影响比较困难。首先通过建立长江与地下水位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阐述了长江月均水位每上升或下降0.5m、1m、1.5m、2m所导致的地下水月均水位的变化。引用地下水位相对变幅,建立其与距离的线性关系,计算得长江对研究区域地下水有明显影响的距离为21kin,影响最远可达27kin。然后通过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洪湖地区地下水位与土壤潜育化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变化对各土层的潜育化指标均有显著影响。最后,结合遥感影像,描述了三峡水库蓄水后土壤潜沼化的演变及趋势,为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图3,表3,参12。  相似文献   

17.
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作为水土资源紧缺地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与评价,可以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起到现实的指导作用。对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基础理论、计算方法以及评价指标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区域水土资源承载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参36。  相似文献   

18.
在江苏淮地区的新垦土生荒土上,对水稻-小麦-水稻、水稻-油菜-水稻、水稻-绿肥-水稻3种种植模式不同施肥下的氮、磷、钾产投入与土壤肥力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荒土上,随着各植年限的增加,氮、磷的产股比有 大的提高。三季种植后,土壤有机质净增量与有机质投入量,总投氮与土壤全氮、碱解氮,总投磷量与土训速 效磷,总投钾量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肥料投入对土土壤肥力演变起决定性作用,表6,参12。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吉林省榆树市黑土的汞含量状况,并分析了土壤及粮食作物的汞含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样点的土壤汞含量基本都高于本地汞含量的平均背景值。但各采样点的土壤汞含量均未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的标准限值。研究区各样点玉米籽粒均未受到汞污染。土壤汞含量与pH值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玉米籽粒的汞含量受土壤有机质的重要影响。图3,表2,参12。  相似文献   

20.
土壤有效磷及其化学测试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素对自然系统和农业系统所具有的深远影响仅次于氛而远远高于其他元素。从磷的总体肥力水平上看,磷素缺乏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如果土壤全磷含量低作物就极易缺磷,但丰磷土壤容易导致大量的有效磷进入水体造成环境灾难。因此,准确的土壤磷测试方法无论是对农业增产还是对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近百年中,科技工作者在土壤磷素的有效性、磷素的转化、化学测试磷的方法及其作用模式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参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