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铁路牵引变电站的特点,运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变电站自动化装置。根据CAN2.0B协议制定出符合变电站内部通信特点的应用协议。监控保护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同一个硬件平台上,针对不同种类的设备和保护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软件来实现具体的功能。装置的实现应用了双CPU结构及USB接口技术。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电力远动终端系统的串行通信模式及数据采集能力差且无法满足大量实时数据传输的要求的问题,介绍了基于CAN和DSP的变电站远动终端的设计与实现.系统采用DSP采集电参数提高了电力远动系统的实时响应能力和信号处理能力.采用的CAN总线集中了现场总线的结构灵活简单、可靠性好、易于维修等优点.本系统具有电力检测、谐波分析、事件记录等功能,很好的满足现代电力远动系统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电网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和信号转换装置之间用CAN总线通信,使实时数字仿真系统和综合自动化设备之间构成一个闭环运行系统.本文介绍了信号转换装置的结构、CAN总线电路、组网,及CAN总线工作的程序流程.  相似文献   

4.
左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1):2572-2575
同步相量采集装置用于对舰船电力系统同步相量进行实时采集和动态监控,本文定义了基于CAN现场总线的同步相量通信应用层协议,对同步报文和相量报文的帧格式进行了定义,实现了CAN总线的单播和多播通信,很好的满足PMU通信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故障分量原理,设计了一种变压器保护装置。通过与传统差动保护的比较,说明采用故障分量作为制动量的差动保护所具备的优越性。同时考虑到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为装置配备了CAN总线接口,为保护装置互联提供便利。对保护装置的硬件设计及保护原理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对信号进行处理的算法。  相似文献   

6.
郭丽  张启卯  刘伟 《科技信息》2007,(31):81-82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网络的煤气、天然气监控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监测系统的控制核心,利用CAN总线的技术优势,实现煤气天然气传输系统和使用装置的安全监测,在发生煤气、天然气泄漏的情况下可迅速启动电磁阀,关闭煤气管道并开启报警和排风装置,并可实时向监控中心发送监测点的相关信号。  相似文献   

7.
电机状态监测用到的传感器类型多、数量大、位置分散,本文基于控制器局部网CAN状态对一款水电厂电机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系统总体进行合理的设计。对传感器网络节点进行模块化设计和调试,对CAN传输层协议进行初步编制和使用。MSP430单片机作为子模块核心部件,实现对工程数据的高效获取和对CAN协议传输的控制;基于CAN总线实现数据实时、高效和高可靠性的传输。  相似文献   

8.
CAN总线作为一种经济通用的现场通信平台,以其独特的技术以及高度的可靠性,在实时数据通信场合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对CAN总线应用层设计的需求分析,通过研究CAN总线应用层协议的独有特点,介绍了几种基于CAN总线的常用应用层协议,以期能为CAN总线在工业系统设计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CAN总线的桥梁健康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结构监测用到的传感器类型多、数量大、位置分散.基于控制器局部网CAN结构设计斜拉桥健康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合理的总体设计,对传感器网络节点进行模块化设计和调试,对CAN传输层协议进行初步编制和使用.研究表明:MSP430单片机作为子模块核心部件,实现了对工程数据的高效获取和对CAN协议传输的控制;基于CAN总线的监测系统具有数据传输实时、高效和高可靠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沈志祺 《科技信息》2011,(13):503-504,490
数字式微机继电保护测控装置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通讯技术为一体的变电站自动化测控装置。采用了系统化设计思想,保护、测量、控制、监测、通讯显示等功能整体设计,在变电站、发电厂构成综合自动化系统,且广泛应用于电力、国防、化工等领域。采用先进的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分层分布式结构、开放的CAN总线和RS485网络接口技术实现保护数据在数据总线上交换,配合监控软件组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1.
潘铮 《广东科技》2009,18(24):125-126
变电站计量装置远程校验监测系统的应用解决了目前在变电站、发电厂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不能实时、在线测试电能表误差及监测互感器二次回路工作状态的问题,充分地保证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安全性、准确性、可靠性和故障处理的及时性,减少了计量装置故障引起的电量损失.  相似文献   

12.
变电站中的电磁环境非常恶劣,继电保护装置的电磁兼容水平及安全、可靠性能是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进行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了变电站中的电磁干扰原理、干扰方式以及传播方式,通过案例与抗干扰理论知识的相结合,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必要性以及抗干扰性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陈冠群 《广东科技》2010,19(16):90-91
在当代电力工业中,自动化通信成了整个系统的核心技术。本文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技术方式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列出了各自的优劣点,以实际情况分析了CAN在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里的应用技术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在设计一种新型IED时,对其通信接口的设计方法.该设计基于ARM微处理器和uClinux操作系统,选择了CAN现场总线为通信总线,设计了ARM与CAN的硬件接口电路和CAN在uClinux下的驱动程序,为新型智能化IED的通信打好了软硬件基础,以更好的适应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的自动化也随之建立,网络数据传输、网络实时监控、网络计算分析、以及故障分析等都成为了变电站自动化强有力的技术支撑。PLC技术作为一种操作简单、可靠性能好的新型控制装置,以其独有的优势已经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尤其是在工业电力控制系统中,应用范围更广。其对变压器的精准控制,以及对计算机系统的实时监控都让变电站的变压器自动化走向了一个更高的技术水平。该文通过就PLC技术在变电站变压器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雁冰 《广东科技》2007,(11):27-28
变电站绝缘在线监测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多设备外绝缘的综合监测技术是研究中的难点.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和CAN总线技术的变电站多设备绝缘综合在线监测系统.以CAN现场总线为基础,研究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原理和实施方法,针对传统测控网络存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由CAN总线组成的新型测控网络,应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多设备多点循环检测、数据分析、趋势查询、远程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具有RS232接口的继电保护器接入到CAN通信网络中,设计了一种基于PIC18F248的RS232/CAN互连适配器,对其硬件接口电路、硬件抗干扰电路和CAN报文帧以及单片机软件流程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叙述,该互连适配器已成功应用于以RS232作为通信接口的继电保护器上,位速率高,通信稳定可靠,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婷  徐慧  赵新秋 《山东科学》2011,24(5):89-92
为监测矿井通风状况,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矿井通风实时监测系统。主要介绍了CAN总线监测节点、PCI-CAN总线智能适配卡以及监测系统软件的设计。系统通过CAN总线与监控主机连接进行通信,完成对大规模节点温度、风速等数据的实时监控。该系统较传统矿井监测系统传输距离远、监测节点数量多、实时性及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19.
基于CANopen的协议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以CANopen(control area network open)协议为对象的智能协议分析系统,并成功应用于船舶自动化机舱监控报警系统.实际测试运行证明,实现的嵌入式CAN(control area netwotk)总线侦听捕获装置可以取得对大流量报文的高捕获率,具有多路CAN总线独立侦听和分析功能,并具备高效实时的CANopen应用层协议分析算法.  相似文献   

2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时数据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时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分析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实时数据库系统的构成及数据对象的分类,提出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数据库模型,并对其数据库结构、事务处理进行了设计。该模型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