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世界食品企业和化工企业都致力于从植物源中提取高效全天然甜味剂,并已获得进展。目前,已从植物源中提取的高效全天然甜味剂主要有: 甘草酸苷 比蔗糖甜100倍,无热能,有极佳的发泡及乳化性能,高温下短时间内性能稳定。美国已将其用作天然香味剂,而不用作无营养甜味剂。日本则  相似文献   

2.
甜菊甙,是从菊科植物甜叶菊的叶中提出来的一种安全、无毒的天然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300倍,而热量仅为蔗糖的三百分之一.可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如饮料、糖果、糕点、罐头等,也可用来制作高甜度、低热量、防龋齿食品,由于它对于防止糖尿病、肥胖症、心脏病、高血压等病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和辅助疗效,所以也可将它用于医药工业.  相似文献   

3.
色素是食品、化工及医学上的重要原料,需用量很大,据美国国家食品色素协会的资料,全世界食用色素的贸易额每年约增加10%,仅美国,1978年为4310万美元,估计到1990年可达13500万美元。传统的色素生产方法有提取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二种。人工合成色素由于在卫生和技术上的原因,在食品上应用,人们并不欢迎。与其相反,天然的植物色素却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目前大量的植物色素已被应用在食品和其它领域中。我国也广泛地从事苋菜红素、甜菜红素、类胡萝卜素等色素的提取和应用研究。但从完整的植物组织中提取色素还存在技术复杂、得率低、成本高等困难,还不能大量地满足生产。目前,一种新的提取和生产植物色素的方法——植物组织培养法生产色素技术正  相似文献   

4.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也是当前食品、纺织、造纸、医药等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天然淀粉的利用价值,近年来国外在淀粉的深度加工研究方面有不少重大突破,一些新技术已用于生产。一、开发新型甜味剂 1.果葡糖浆果葡糖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比较了营养性甜味剂蔗糖、果糖、蛋白糖、木糖醇和非营养性甜味剂糖精、甜菊甙、甘草甙的特性和优缺点、然后重点介绍了新型甜味剂卤代糖的历史及其优点,介绍了合成4,1',6'——三氯——4,1',6'——三去氧半乳蔗糖(TGS)的不同方法并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展望了这种新型甜味剂的研制、生产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粮食、豆类、油料、蔬菜、干鲜果等植物产品是人类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近年来,人们应用植物生物技术开发植物性食品.例如,运用茎尖培养除病毒,保持果实的风味;通过筛选突变体提高营养价值;操纵遗传密码,改进加工品质.植物次生物质是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开发天然食品添加剂就是要合理利用植物次生物质.人们开始运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乃至运用类似于微生物发酵的手段,通过植物细胞成批培养,固定化植物细胞和生物转化,生产出天然的调味剂、芳香剂、色素等.植物生物技术用于开发食品资源有着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甜叶菊作为性能优良的经济作物,是被誉为"世界第三糖源"的甜味剂和保健品生产原料.针对现代社会部分人群的肥胖症、糖尿病、三高症等发病率的增加,与保健作用密切相关的新型保健植物倍受关注.甜叶菊所含甜菊糖是安全绿色的甜味剂,具有高甜度、低热值,适用于各种人群特别是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患者的使用;甜叶菊中除甜菊糖外,还含有绿原酸、二咖啡酰奎尼酸、黄酮等具有良好保健与药用功能的生理活性成分,作为新型保健品及甜菊酒与甜菊茶的应用有着极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疗效食品新原料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营养保健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之一.对治疗、预防疾病有效的食品称疗效食品.它以动植物为原料,具有保健作用,能补充人体营养物质的缺乏,增强人们的机能状态,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调整人体的功能紊乱.现介绍疗效食品几种新原料的开发及应用.1.核黄素核黄素是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之一,直接参与碳水化合物、糖和蛋白质的代谢作用,参与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及吸收,是构成生物营养呼吸并存在于细胞中的黄素酶的主要成份,有预防毛发脱落、角膜和结膜炎、皮脂溢出性皮炎等功效.核黄素是以饼粕(米糠饼、豆渣、棉仁饼)为原料,将依利蒙菌接种在杀菌后的原料上,经培养,烘干、粉碎后即为核黄素产品,可作为强化食品、运动饮料、面包等的辅助原料.2.大豆肽大豆肽是大豆蛋白质的酶分解物,含有氨基酸和多种肽分子混合物,既是重要的蛋白质营养源,又是重要的疗效食品原料.有治疗肥胖、减少体内脂肪、增强肌肉体力等功能.可作为蛋白质强化食品、营养输液、运动饮料及降低胆固醇等的辅助原料.3 麦芽糖醇人摄入葡萄糖和蔗糖后,会迅速被吸收,使血糖值上升,促进胰岛素分泌.摄入麦芽糖醇则不会使血糖值上升,对胰岛素分泌无刺激性,因此可作为糖尿病和肝脏病患者食用的甜味剂.由于麦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科学家又回到大自然的资源宝库中去寻找新的糖源,于是乎甜味剂、甜调料、增甜物、代用糖……应运而生。这是因为,在软饮料和保健食品中,使用新的植物增甜剂,是食品生产的新趋势。古老的甘草可以说,甘草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甜味剂。这种植物的根嚼在嘴里有一种清甜的味道。民间在梅季做酱的时候,也往往放几段甘草,晒出的酱不但甘饴可口,据说还有解毒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上海阿咪儿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咪无糖食品有糖果、巧克力和糕点。产品不食蔗糖,主要原料是麦芽糖醇。 麦芽糖醇不仅具有低热量,当与高脂食品同食时,它能抑制脂肪在人体中的储存。此外它还有抑制龋齿,不升高血糖和帮助人体促进钙的吸收。(摘自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功能性发酵制品一书) 阿咪儿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无糖食品,健康人和糖尿病人都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1.
我们广东省食品添加剂重点实验室在这场"攻坚战"中肩负着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利用设在我所的广东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为各级政府及全省的食品行业提供质量和安全两方面监督检测服务;另一个是开展新型、高效、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及配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整体目标是将实验室建设成为技术一流、设备先进、条件完善、门类齐全、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食品添加剂重点实验室。目前,我实验室已在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一方面为政府及企业提供了专业而富有效率的技术服务;另一方面,率先在全国成功开发了AK糖、三氯蔗糖、二十八碳醇、TBHQ、食品保鲜剂、聚葡萄糖、偶氮甲酰胺(ADA)、葡聚糖、紫苏糖、植物甾醇酯等产品并实现了产业化,是国内甜味剂、功能食品配料研究开发的领头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市场广角     
蔗糖是我国传统的食品增甜剂,但我国蔗糖产量不稳定,年人均占有量较低.根据我国农业发展规划,从我国食物构成和营养水平要求的最低消费量计,1995年人均蔗糖占有量应达6.5千克,2000年要达到7千克.为保证上述需求量,每年仍要进口蔗糖120万吨以上.而开发除蔗糖以外的甜味剂,历来是世界各国食品添加剂工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低热值非营养型甜味剂更是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甜密素(环己氨基磺酸钠)是一种非营养性低热量合成甜味剂.它具有口感好,甜度为蔗糖30~50倍;风味与蔗糖相似,略带水果香味;性质稳定,在常温下不吸潮、不分解;使用安全可靠,食用后不参与人体代谢,长期食用对人体无毒害,尤其对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等患者能解决甜味问题。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于1980年已确认甜密素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并有40多个国家使用。我国卫生部于1986年允许作为甜味剂使用;1989年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技术委员会通过标准,制定使用范围与用量。推广新糖源是今后世界糖果和食品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新糖源生产食品不仅可部分缓解糖源缺乏的矛盾,也是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要求,优化产品、降低成本的需要。商业部已经明文规定从1989年开始,不降糖的品种将不能参加部优产品的评比,企业降糖好坏将作为评比先进企业的条件之一。所以,这一甜味剂也将在我国逐渐被认识,研究工艺及扩大生产势在必行。甜密素合成工艺通常采用环己胺与氨基磺酸直接反应方式进行偶联,然后碱化而成。这一工艺比较简单,收率较高。但是在反应过程中存在着容易结焦,反应失去控制不易操作等缺点。本文对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在环己胺与氨基磺酸反应时添加高  相似文献   

14.
喝汽水时,常常看到成分表中有糖精这一物质。它是从糖里提炼出来的吗?A:我们吃的红糖、白糖是从甘蔗、甜菜等植物中提炼出来的。但是,你喝的汽水、吃的冰棍里的糖精却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糖精的名字让人觉得它像是从  相似文献   

15.
人造甜味剂     
人造甜味剂如糖精、阿斯巴甜、AK糖等,作为食品添加剂早已进入了人类生活。对三种人造甜味剂糖精、阿斯巴甜、AK糖的历史、结构、优缺点等作了介绍,展望了人造甜味剂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白糖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高,因此糖源也将越来越紧张。如果能够在山区提倡发展甜菊,将是解决糖源的一个有效途径。甜菊是从日本引进的继甘蔗,甜菜后的第三糖源,甜度相当于蔗糖的150—300倍,是清凉饮料、点心食品、水果罐头和腌渍酱菜等食品的无卡甜味剂。从临床试用证明,甜菊还有治糖尿病的功能。国外一些食品发达国家已经采用甜菊糖甙,我国目前也已开始试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糖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可是摄入过量的食糖,可导致肥胖病,高血压,心脏病等,人工合成的糖精如长期使用,也可能引起慢性中毒,有的国家已禁止或限制使用.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高甜度,低热量而又食用安全的甜料.甜叶菊则是目前理想的一种甜味剂.它的叶片中含有6—12%的的甜叶菊糖甙,其甜度相当于蔗糖的300倍,而热量仅为蔗糖的1/300,长期食用,不但对人体无不良影响,还可预防糖尿病、肥胖病、心脏病及小儿蛀牙等.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中常见甜味剂使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味剂是现代食品生产加工业不可缺少的一类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可应用于多种食品中。尽管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标准和监管体系不断发展,但由于甜味剂产业发展较快,一些企业生产者盲目逐利,在生产加工过程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违规使用甜味剂的问题,主要包括超范围和超限量使用甜味剂、滥用复合甜味剂、重复使用甜味剂、标识不符合规定、甜味剂质量不合格和用甜味剂掩盖食品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而使用等。食品生产者应合理规范生产和使用甜味剂,以免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消费者也应理性认识甜味剂,从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相似文献   

19.
耿马县甘蔗生产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马县是云南省的植蔗、产糖第一大县,蔗糖产业是全县的核心支柱产业,而甘蔗原料生产又是蔗糖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第一车间.对制约耿马县蔗糖产业发展的甘蔗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对实现蔗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促进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食品开发的进展以及人们的自我保健与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天然纯正型食品日益为广大消带者所青睐。随之而起的植物天然色素在未来几年中可望迅速发展,加上开发植物天然色素的原料遍布于广大农村、山庄,如各地盛产玉米、高梁、红花、辣椒、姜黄、桑椹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因此,很适于乡镇企业和农村专业户开发生产。由于原料都是就地取材,容易收集,而且价格低廉,加工提取方法简便,易为乡镇企业和专业户掌握,又无“三废”污染,加上植物天然色素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确是本小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