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利用基尼系数分析法对江苏沿海区域的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效应进行分解,研究2000-2014年江苏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的状况及差异变化的原因.产业结构的分解显示,第二产业是造成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原因,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第二产业对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在下降,第三产业大有赶超第二产业成为影响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差异的最大因素的趋势.产业效应的分解表明,引起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集中效应,结构效应次之.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技术,利用区位商、偏离-份额分析、主成分分析、极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等方法对河南省126个县(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分析探讨了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1年河南省第三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2007-2011年,河南省第三产业中住宿和餐饮业为优势部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教育行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经济增长快且发展前景较好是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与全国同时期产业相比,河南省第三产业总体来说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特别是金融业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领头羊;(3)河南省第三产业区域发展差异显著,以郑州为核心的经济中心高于周边地区,市辖区发展优于周边县(市),中部地区优于南部和东部,区域发展极不平衡.最后对综合评估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促进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选择1978-2008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建立GDP和三次产业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运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经济系统中经济增长和三次产业的关系以及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尝试性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冲击的正响应最大,第三产业自身和其他产业对第三产业冲击的正响应最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南京市1981—2013年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的相关数据构建VAR模型,利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南京市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双向动态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南京市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经济增长与第一、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呈正相关,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呈负相关.2三次产业从业人数对经济增长都起推动效应,但贡献度均不是很大,且存在差异,依次为第三、第二、第一产业.3南京市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的变化产生的效果最显著,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且南京市经济增长对三次产业从业人数产生变动的影响效果大于三次产业从业人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  相似文献   

5.
定量分析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等程度并辨明其构成因素,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2010-2016年GDP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利用泰尔指数对比分析了人口数量、非农产值和城镇化水平3种权重下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等程度,并将研究单元划分为贫困县、市辖区、县级市和非贫困县4种类型对造成总体不平等的地区间和地区内贡献程度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在不断缩小,而且地区间差距对总差异的贡献度也在逐渐降低.得益于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下降幅度较为明显.但是地区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程度仍然逐年提高,这是由于市辖区和县级市地区内部差异对总差异贡献度的增幅超过了贫困县内部差异贡献度的减幅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城市群、都市圈、产业带和经济区等的不断涌现,使得跨行政区域的城市群和产业带研究正在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借助基尼系数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效应分解,研究1995~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产业结构的分解表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差异是导致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第一和第二大因素;产业效应的分解显示,集中效应是引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产业结构的重组亦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的主要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认为大连、营口、盘锦沿线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盘锦、锦州、葫芦岛渤海沿岸与大连、丹东黄海沿岸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运用基尼系数产业构成及其变化的产业效应分解方法,对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经济差异的演化过程进行产业分解.结果发现,1996~2012年,该区地级市经济总差异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变化过程,总体上呈现扩大态势.从基尼系数的产业构成来看,主要是由于第二产业增加值份额过高,且相对集中分布所致;从基尼系数变化的产业效应分解来看,引起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的集中效应与结构效应,且集中效应大于结构效应,而综合效应较小.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第三产业对区域差异变化影响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SSM的江西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计算2000-2008年各地市及其3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的结构份额分量和竞争力份额分量,根据各地市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劣势比较分析,探讨江西省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研究表明:①江西省11个地市中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和南昌市的产业结构优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新余市和鹰潭市的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突出.②江西省区域经济增长中起推动作用的主要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待提高和加强,各地市3次产业竞争力的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9.
在低碳经济时代,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其产业结构变化,估算了2005年以来的耗能情况和三次产业碳排放量.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模式与其产业能源消费模式和产业碳排放量模式具有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即改善产业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强化行政铁腕,优化工业结构;开展低碳试点,发挥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时空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GDP及三次产业值为测算产业结构变化的指标,基于多部门经济模型研究1952年以来江苏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Z值)的变化趋势得出:Z值在长期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产业结构稳定性增强;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方法(SSM)分解2003—2007年Z值的地域差异构成,得出三大地带以及地级市间的差异明显.所得结论对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协调和发展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选取了1990—2003年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GDP、人均GDP等指标,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对山东省内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进行分析,同时运用重心测度公式,分析了山东省10多年来经济重心转移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山东省东、中、西3大地带与17地级市(地区)发展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总体上呈现出拉大的态势;地级市(地区)之间的差异程度较之3大地带间更为显著;依据人均GDP与全省平均水平的比较,利用2003年的数据,将山东省内107个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4种类型:山东省经济重心位于几何重心偏东,且东、西偏移波动大.  相似文献   

12.
基于自主创新和绿色制造的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物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何做强钢铁工业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式,并提出了发展我国钢铁工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稳 《江西科学》2011,29(5):640-642
轴承是机械行业中的重要零件,中国轴承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与世界轴承工业强国相比,中国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主要表现为高精度、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低、产品稳定性差、可靠性低、寿命短。反映在市场上,就是对高品质轴承的需求要靠进口来满足。以某品牌的SRB轴承产品为例,介绍SRB轴承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Cumming BG 《Nature》2002,418(6898):633-636
The horizontal separation of the eyes means that objects nearer or farther than the fixation point project to different locations on the two retinae, differing principally in their horizontal coordinates (horizontal binocular disparity). Disparity-selective neurons have generally been studied with disparities applied in only one direction (often horizontal), which cannot determine whether the encoding is specialized for processing disparities along the horizontal axis. It is therefore unclear if disparity selectivity represents a specialization for naturally occurring disparities. I used random dot stereograms to study disparity-selective neurons from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V1) of awake fixating monkeys. Many combinations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sparity were used, characterizing the surface of responses as a function of two-dimensional disparity. Here I report that the response surface usually showed elongation along the horizontal disparity axis, despite the isotropic stimulus. Thus these neurons modulated their firing rate over a wider range of horizontal disparity than vertical disparity. This demonstrates that disparity-selective cells are specialized for processing horizontal disparity, and that existing models of disparity selectivity require substantial revision.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由于通常认为Wheatstone-Panum极限情况(W-P极限情况)的视差梯度为2,以致不同Wheatstone类构型的视差的垂直梯度Gv可能存在差异的事实往往被忽略的事实.通过改变先前几项得出对立结论的Wheatstone类研究构型的Gv,证明了Gv是影响W-P极限情况融合方式的重要因素.实验结果还提示:构型中特征组成以及成组特征排列方式的差异,可能也会影响W-P极限情况的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德尔菲法,通过两轮次调查,最终遴选出20个影响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指标;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法,对这些影响因素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提取出四个公共因子;运用多变量方差分析法,筛选出对体育产业五大行业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公共因子。结果显示:体育健身娱乐业受消费环境因子影响最大,体育竞赛表演业受四个公共因子影响程度的差异不具显著性,体育用品业受产业环境因子影响最大,体育旅游业受区位环境因子影响最大,体育培训业受体育环境因子影响最大。基于河南省各区域所具资源禀赋与发展现状,提出区域优势体育产业的培育策略。旨在促进河南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7.
郭海燕  游菲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0,26(2):185-187,192
选取1997年和2002年广西和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根据带动度和带动度系数的定义,运用Excel矩阵运算方法,计算出1997年和2002年广西各行业经济部门的带动度系数,并选取带动度系数大于1的经济部门,从范围经济性和关联经济性分析信息产业及相关行业对广西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研究表明,广西信息产业的范围经济性和关联经济性为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倍增作用,以及产生了对经济增长的倍乘效应;但是带动作用不大,表现并不突出,与全国水平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表现在对国民经济及其他部门发展的影响度和带动作用上。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动态外部性理论,分析产业结构的专业化、多样性以及市场结构对于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选取中国2000~2008年5个高新技术产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区域产业结构的专业化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而多样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非常有限,竞争不利于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将我国分为核心区和外围区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中心-外围区域产业结构与创新绩效关系:核心区产业结构的专业化、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区域创新绩效;外围区产业结构的多样化不利于提高区域创新绩效,而竞争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9.
温州产业在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升级成为必然。在梳理产业升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产业升级经验,分析了温州三产业升级优势,并探讨了温州三产业升级的路径,即逐步增大第三产业比重,实现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升级;促进现有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换;对企业内部进行改造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对企业价值链环节进行升级。  相似文献   

20.
河南与台湾同为中国一省,但两地经济特色各异,并存在一定差距.台湾具有资金、技术、营销等优势,而河南市场广阔、资源和劳力丰富.两地加强合作,经济则互补双赢.目前,大陆沿海与台湾的某些产业合作已呈稳固发展态势.因此,豫台经济交流应有所侧重,以发挥各自优势.两地可在农业、矿业、中医药、信息产业等方面展开合作,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