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实现高盐废水中NaCl的回收,采用纳滤-反渗透双膜串级组合工艺,处理NaCl和Na2SO4的混合模拟废水,考察了浓度配比、操作压力、流速及温度等工艺参数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并确定出了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参数下,经纳滤和反渗透分离后的反渗透浓缩液中,[NaCl]/[Na2SO4]≥41.45,可实现NaCl和Na2SO4的有效分离;反渗透膜对Cl的截留率达到96%以上,回收得到的NaCl其纯度可达到97.5% 以上.  相似文献   

2.
选取小麦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_2SO_4,探究阴离子不同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分别对小麦种子进行种子萌发试验,观察、测定不同浓度盐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Na_2SO_4对小麦萌发的促进作用比NaCl对小麦萌发的促进作用强.当NaCl和Na_2SO_4浓度低于50 mmol·L~(-1)时,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升高.当浓度大于50 mmol·L~(-1)时,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之后随着NaCl和Na_2SO_4浓度的不断增加,各项指标均下降;但NaCl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Na_2SO_4,即Cl~-的胁迫强度大于SO_4~(2-).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常见的无机盐类染整助剂,对Fe_3O_4-MnO_2-PAC-H_2O_2类Fenton体系,处理以亚甲基蓝为主要成分的模拟印染废水的影响.方法制备Fe_3O_4-MnO_2复合材料并将其负载到PAC表面,使其与H_2O_2组成类Fenton体系;以亚甲基蓝为主要原料制模拟印染废水,向其内投加定量的NaCl、Na_2CO_3、Na_2S和Na_2SO_4等无机盐染类整助剂,经类Fenton体系处理后测其COD及亚甲基蓝的质量浓度的变化.结果废水中Cl~-、CO_3~(2-)、S~(2-)3种离子的存在会抑制该类Fenton体系对亚甲基蓝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废水中SO_4~(2-)的存在对该类Fenton体系处理亚甲基蓝印染废水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 NaCl、Na_2CO_3和Na_2S对类Fenton体处理印染废水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的效果Na_2SNaCl Na_2CO_3,在实际处理时应先减少其存在;废水中Na_2SO_4的存在对类Fenton体系处理印染废水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在实际处理时即使存在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以西藏高原结则茶卡湖水为研究对象,探索了不同温度下卤水冷冻析盐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冷冻温度的降低液相中不同离子的浓度变化不同:低密度卤水中除24SO-外的离子都被富集;而高密度卤水冷冻后24SO-、23CO-、B2O3浓度降低明显.密度低于1.228,g/cm3的卤水冷冻后,芒硝(Na2SO4·10H2O)析出,但泡碱(Na2CO3·10H2O)没有析出;密度高于1.228,g/cm3的卤水冷冻后芒硝、泡碱都析出.因此,可以用冷冻方法使芒硝、泡碱分开析出获取富锂卤水,即选取密度在1.228,g/cm3左右的卤水冷冻去除芒硝,去除芒硝后卤水进一步浓缩,再次冷冻后去除泡碱,则余卤可以作为提锂原料.冷冻实验结果对碳酸盐型盐湖卤水浓缩过程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工业生产过程产生大量高盐废水,水质成分复杂,含有大量Na+、Cl-、SO42-等盐离子及有毒物。传统高盐废水处理技术仍存在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的特点,冷冻浓缩作为一种高效清洁且无二次污染的处理技术而得到广泛关注,但冷冻浓缩所制备的冰晶存在杂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了近年来冷冻浓缩技术在高盐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冷冻时间、冷冻温度、初始溶液浓度等关键参数进行研究;通过浸泡、重力、加水等净化方法对杂质冰晶进行净化;为了加快脱盐进程和提高脱盐效果,探究了成核剂和超声波辅助冷冻浓缩的方法,并对冷冻浓缩技术的能耗进行了经济性分析;最后对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对冷冻浓缩处理高盐废水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白薇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n=50,100,150,200,250,300mmol·L~(-1))的NaCl,Na_2CO_3和Na_2SO_4溶液处理白薇种子,探究盐胁迫对白薇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白薇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有明显抑制作用;3种盐对白薇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NaCl,Na_2CO_3,Na_2SO_4。白薇种子萌发的耐盐适宜范围为39 mmol·L~(-1)NaCl,85 mmol·L~(-1)Na_2CO_3,217 mmol·L~(-1)Na_2SO_4;耐盐半致死浓度为64 mmol·L~(-1)NaCl,131 mmol·L~(-1)Na_2CO_3,312 mmol·L~(-1)Na_2SO_4;耐盐极限浓度为105 mmol·L~(-1)NaCl,206 mmol·L~(-1)Na_2CO_3,459 mmol·L~(-1)Na_2SO_4。盐胁迫下白薇种子生理指标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随着盐浓度增加而升高。NaCl处理后,白薇种子内游离脯氨酸的质量分数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Na_2CO_3和Na_2SO_4处理后游离脯氨酸的质量分数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种盐处理条件下,白薇种子发芽表现低促高抑的现象,种子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增加。  相似文献   

7.
纳滤膜在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一直是膜研究领域的热点。氧化石墨烯(GO)因自身特殊的分子层结构及表面电荷性质,可应用于复合纳滤膜的制备中。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得到氧化程度较高的GO,再通过压力辅助自组装法制得氧化石墨烯-聚偏氟乙烯(GO-PVDF)复合纳滤膜。通过对NaCl和Na_2SO_4进行脱除测试,研究负载量、盐溶液质量浓度等因素对GO-PVDF复合纳滤膜截留率和渗透通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大GO负载量有助于获得较好的脱盐效果。在相同条件下,GO-PVDF复合纳滤膜对Na_2SO_4的截留率高于对NaCl的截留率,且对低浓度盐溶液的脱除率更高。纳滤膜长周期稳定性测试表明,GO-PVDF复合纳滤膜的渗透通量和截留率基本保持稳定,经过12h后其对NaCl和Na_2SO_4的截留率分别可达58.9%和76.6%。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反渗透和纳滤膜在铜矿废水处理回用情况,考察并对比了反渗透和纳滤膜的透过液浓度、膜通量、清洗状况以及对废水的浓缩倍数(浓缩液Cu2+浓度)等参数.试验发现,一级反渗透和纳滤的透过液浓度分别为8mg/L和14mg/L,对Cu2+的截留率分别达到96.64%和94.19%,二级纳滤浓缩液Cu2+浓度可达到4000mg/L以上,满足Cu2+回收的要求,二级反渗透膜脱盐处理后的产水Cu2+浓度可低至0.2mg/L以下,满足回用水要求.研究表明,将反渗透和纳滤膜分离技术应用到铜矿废水处理工程中是可行的,具有显著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吸附浓缩-芬顿氧化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利用吸附浓缩与芬顿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吸附过程中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芬顿氧化过程中Fe~(2+)浓度、H_2O_2浓度、加药方式、反应时间、脱附浓缩液pH值、回调剂和反应过程中最高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剂投加量为4g·L~(-1)、pH值为7、吸附时间为30min时,吸附效果最佳;吸附浓缩液在Fe~(2+)浓度为0.1mol·L~(-1)、H_2O_2浓度为2mol·L~(-1)、芬顿试剂等分3次投加、反应时间为1h的条件下,芬顿氧化处理效果最好。该组合工艺在实现废水减量化的同时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因此有望为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提供一种高效的工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导了从AC废水中回收无水硫酸钠的方法.此方法简便、耗费原料少,具有较大经济效益。该方法是用氯化钠作为盐析剂。先从废水中提取出含有大量硫酸钠(Na_2SO_4:NaCl=7:3)的盐析物,硫酸钠回收率可达65%。然后由盐析物经重结晶得到一级无水硫酸钠产品,(Na_2SO_4>98%)。有关从AC废水中回收硫酸钠的方法,目前国内外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浮选试验,沉淀试验,溶液组分分析等手段查明了NaCl,Na_2SO_4,Na_2CO_3对钴离子浮选的影响和影响机理。指出: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或丁黄药为捕收剂时,NaCl,Na_2SO_4对钴离子浮选无害;Na_2CO_3因与钴离子和捕收剂离子生成溶解度较大的混配形络合物对浮选不利,捕收剂需过量添加才能使钴完全浮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纯镍在900℃熔融盐w(NaCl)=25%-w(Na_2SO_4)=75%和Na_2SO_4中进行恒温热腐蚀实验,研究了不同熔融盐成分对纯镍在恒温热腐蚀期间的腐蚀特征、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Ni在2种熔融盐腐蚀过程中无选择性和顺序性,不存在腐蚀孕育期,腐蚀产物均以NiO和Ni3S2为主,在w(NaCl)=25%-w(Na_2SO_4)=75%熔融盐中的腐蚀速率明显大于在Na_2SO_4熔融盐中.在Na_2SO_4熔融盐中,纯镍的氧化、硫化同时进行,热腐蚀形态表现为从表面氧化膜内侧向基体内部延伸的内氧化物与内硫化物分布;在w(NaCl)=25%-w(Na_2SO_4)=75%熔融盐中,是氧化、硫化和氯化三者相互作用增强的结果,氯和硫在热腐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分子薄膜分离技术具有低能耗、无相变、无污染,且分离效率、浓缩倍数高等优点,我们利用它成功地开发出电镀废水零排放系统并实现重金属回收再用。该系统采用二级膜分离技术,来实现分离、浓缩电镀器件漂洗水。设计浓缩倍数为100倍,处理流量为500m^3/Hr(25.℃)。被膜分离后的浓缩液经过特殊研制的萃取刑,将浓缩的重金属自动萃取回到电解槽再用。本装置适合各类电镀系统,处理后电镀废水污染物含量优于国家最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膜集成技术用于电镀废水资源化不仅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还回收了废水中的有害重金属,变害为宝,使水资源得到再利用,从而推动我国电镀工业的持续发展。一年多使用证明,本装置不仅由于实现电镀废水处理的零排放和回收再利用重金属取得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也为在两年过渡期内全国所有电镀企业这标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玻璃工业发展所需纯碱供不应求的矛盾和充分利用资源,以分离后的天然碱代替纯碱。本文绘制了100°C 时Na_2CO_3—Na_2SO_4—NaCl—H_2O 四元体系的立体和投影图。分析了内蒙某地天然碱各组分的含量,通过实验处理,使天然碱中成分变为Na_2CO_3、Na_2SO_4、NaCl,在相图中找出该组成的物系点,并加水溶解和稀释,以相图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分离天然碱的实验方案。并分析了产品产率和产品中所含氯化钠的量,提出了控制蒸发溶剂量的最佳条件,从而达到了一方面使产率较高,另一方面又保证产品中 NaCl 含量不超过3%以满足玻璃生产对 NaCl 含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油气田的注空气开采工艺导致油气田设备及管线的严重腐蚀.为降低氧气对油气田设备及管线的腐蚀,研究了Na_2SO_3在油田水系统中的除氧规律及影响因素.通过电化学探头法,研究了Na_2SO_3质量浓度、温度、除氧时间、pH和各种金属离子催化作用下Na_2SO_3的除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Na_2SO_3除氧在中性、碱性环境较为合适;温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Na_2SO_3的除氧效果越好;Na_2SO_3与NaHSO3复配对Na_2SO_3的除氧率无明显效果;Co~(2+)、Cu~(2+)对Na_2SO_3除氧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可以显著提高Na_2SO_3的除氧率;Pb~(2+)与Na_2SO_3反应生成沉淀,抑制Na_2SO_3的除氧反应.  相似文献   

16.
利用陶瓷膜和纳滤膜的组合分离技术代替板框对霉酚酸发酵液的过滤,对霉酚酸发酵液进行澄清和浓缩实验.采用陶瓷膜(0.1μm)和S-372纳滤膜技术对霉酚酸发酵液进行研究,研究了膜系统的通量、加水倍数和浓缩倍数等因素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在陶瓷膜加水4倍时,霉酚酸的收率可达96.5%,平均通量可达160~180 L/(m2·h);纳滤对霉酚酸的截留率和收率均达到98%,霉酚酸效价可浓缩到21 g/L,通量为25 L/(m2·h)左右,与板框滤液效价相比,提高了3.5倍.结果表明:陶瓷膜和纳滤膜的组合工艺在产品收率及产品质量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的板框过滤,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二价铁活化过硫酸钠法去除水中四环素(TC)的影响因素与机理,为四环素类废水的治理提供了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水中TC降解率随Na_2S_2O_8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TC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Fe~(2+)浓度升高,TC降解率先增大再减小,说明过高浓度的Fe~(2+)对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在初始条件TC浓度为10μmol/L,Na_2S_2O_8浓度50μmol/L,Fe~(2+)浓度50μmol/L,pH为3.4时,TC降解率可以达到92%。利用分子探针法证明了体系中产生的自由基为SO_4~-·和·OH,其中SO_4~-·为主要作用自由基。  相似文献   

18.
纳滤处理含镍废水的试验研究和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莉娉 《科技资讯》2008,(35):87-87
采用纳滤对含Ni^2+废水进行试验研究,讨论了浓差极化、初始浓度、操作压力和浓缩倍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F90膜对含Ni^2+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超过了98%,出水Ni^2+浓度低,可以达标(GB8978-1996)排放或回用于镀件漂洗;随着废液体积的浓缩了200倍,镍离子浓缩近20倍,镍可回用于电镀槽、透过液可以循环利用或经进一步处理后达标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和污染物零排放。经济比较显示,虽然纳滤一次投资大,但运行费用很低,具有明显的环境优势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用步冷曲线法和DSC法测定了CH_3COONa·3H_2O-Na_2SO_4·10H_2O截面,得到了体系的多温图。结果表明,此截面的两条三次结晶水平线的温度值分别为: 液+Na_2SO_4(?)Na_2SO_4·10H_2O+CH_3COONa·3H_2O_2:18.2℃; 液+CH_3COONa(?)Na_2SO_4+CH_3COONa·3H_2O:58.1℃。  相似文献   

20.
冷冻浓缩水处理工艺中冰晶纯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冷冻浓缩水处理工艺的核心是制备颗粒大、纯度高的冰晶.以尿液为试验水样,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冷冻温度、冰晶形态、溶液初温、溶液浓度、种冰、再结晶过程和结晶时间对冰晶纯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备高纯度冰晶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