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按“新的”足迹追赶……1984年10月2日,苏联宇航员胜利地完成了最长的宇宙飞行,这表明现今苏联的宇宙技术水平能够有效地在轨道上长时间工作,能够有计划地为探讨利用宇宙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巨大可能性而研究宇宙空间。这次飞行有许多事是首次完成。除长时间的飞行记录外,利用进行试验的非常大的空间,在一次探险  相似文献   

2.
在探索宇宙空间的过程中,人类首先实现了载人登月,下一个要征服的目标是火星,载人火星飞行将成为21世纪最振奋人心的航天壮举。  相似文献   

3.
前言宇宙利用是指对在宇宙空间飞行的人造卫星的利用。人造卫星是根据其各自的利用目的之不同而设计各种各样的形态,因人造卫星飞行轨道也多样化,故根据利用目的之不同,其飞行的轨道也不同。因人造卫星飞行的轨道是被重力场所支配着的天体运动,在太阳系内的行星中心,可分为受地球重力  相似文献   

4.
《自然杂志》1998,20(4):241-241,242
1998年6月3日北京时间清晨6时06分,人类向宇宙之谜又一次进行了新的探索——美国“发现者”号航天飞机携带着阿尔法磁谱仪从肯尼迪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这次探测的主要任务有三:一是探测宇宙中的反物质,二是寻找宇宙空间中的暗物质,三是测量宇宙中各种同位素的丰度.在此,我们就什么是反物质、反什么是暗物  相似文献   

5.
为人类活动于宇宙空间作据点的宇宙基地计划,尚属开创阶段。而从这个计划出发,将怎样跨出它的下一步,却已在开始探讨之中了。什么建设月面基地啊,载人登陆火星啊,揭示宇宙不可思议处的一系列探查计划啊……等等,当前在克服资金困难方面出现了活跃的朕兆,人们正在为它高兴。宇宙基地在物资储备方面的作用——面对宇宙基地计划现实化所进行的工作,到九十年代初,如所预期的那样完成基地建设以后,将如何进一步扩大人类在宇宙间的活动呢?据说将进一步建设月面基地或者进行试验性的火星间载人飞行……,是吗?  相似文献   

6.
科学之窗     
中国的宇宙开发现状和未来计划一九八七年六月八日~十日,以日本、美国、中国等三个国家为主在北京召开了题为《宇宙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应用》的环太平洋国际专题讨论会。讨论会上最令代表们注目的是中国的载人宇宙飞行计划。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杨嘉墀教授谈到:中国若在21世纪初建设独立的空间站,那么本世纪初就得开发出能够往返于地球和宇宙之间的经济的运送方法。作为空间站的建立及中国式航天飞机开发的具体计划,中国究竟是否已经着手进行,杨教授没有明言,但据日本专家认为,中国正在对将要在宇宙空间承担实验工作的人员加紧训练。中国宇宙医学工程研究所这次也发表了有关载人宇宙飞行必需的宇飞船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从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一号开始,至今已经历二十余年。这期间,苏美两国在宇宙开发方面进行了激烈的竞争,相继进行了对月球、金星等的探测和载入宇宙飞船的实验等。同时,在科学探测方面有很多新发现。并在实用性人造卫星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已开始利用国际通信卫星组织的通信卫星进行国际电话及电视的空间转播;利用气象卫星的录像进行电视天气预报等。这充分说明,宇宙开发与人类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世界各国竞相开展宇宙空间活动。自美国载人登月飞行的阿波罗计划完成之后,又开始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21世纪人类开发宇宙的第一个目标是月球,那么有一颗引人注目的火红色星球——火星,它是除金星之外距离地球最近的另一颗行星,也将是新世纪人类征服宇宙的另一个目标。  相似文献   

9.
按照标准宇宙学,宇宙空间曲率有正、负和零三种。如果宇宙物质的平均密度大于临界密度3H_0~2/8πG(H_0为描述现在宇宙膨胀率的哈勃常数,G为引力常数),则曲率为正;小于时,曲率为负;两者相等时曲率为零。天文学家认为宇宙空间曲率接近于零,即宇宙是平坦的。美国宇航局1989年11月发射上天的“宇宙背景探测器”卫星搜集的数据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平坦  相似文献   

10.
在量子场真空中具有加速度的粒子会导致温度的出现,这个理论用于粒子物理学是可行的.量子场真空存在着温度效应.宇宙空间飞行着大量的荷电粒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频繁地产生加速度.具有加速度的宇宙线粒子在真空(量子场的最低能量态)中也就应有温度效应发生. 粒子加速度a与温度T的关系为kT=1/2 ah/πc,(1)这里k是玻尔茨曼常数,c是光速,h是普朗克常数.现在我们用量纲的方法,从宇宙线和天体物理的观测数据来估算宇宙背景温度T_0的数量级.荷电粒子平均加速度(?)与电磁场强度成正比,因此,(?)与宇宙空间的电磁能密度成正比.对于背景温度,应当用星系际磁场能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1958,3(20):609-609
按照国际地球物理年的计划,苏联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了大量的关于高空大气和宇宙空间的研究。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地球物理年专门委员会的国际会议上,参加者以很大的兴趣听取并讨论了苏联科学家的各项报告。这些报告包括有关地球卫星运行的研究,大气数据的测量——大气高层的压力、密度和温度,宇宙射线的研究,地磁场的研究,太阳微粒辐射和微流星的研究,太阳硅电池工作情况的研究,在宇宙飞行条件下动物有机体生活情况的研究,以及其  相似文献   

12.
宇宙空间中存在着大规模的高能过程,形象地说,即存在着巨大的“高能加速器,和“高能实验室,.高能天体物理学就是以宇宙天休上的高能现象和高能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宇宙高能过程的研究》一文,主要探讨了存在于目前宇宙中的高能过程,介绍了有关高能天体物理的实验观测以及星际介质和银河宇宙线的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作者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赵九章 《科学通报》1957,2(21):657-657
正当全世界劳动人民及进步人士准备欢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之际,传来了人类征服星空的前驱——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消息,这是苏联的卓越的科学家们继和平利用原子能和洲际导弹的施放以后又一项伟大的科学成就。它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领域的扩大,它为人类打开了宇宙空间活动的第一关。人类很早以前就有飞到太空中去旅行的愿望。上  相似文献   

14.
高建功 《科学通报》1984,29(5):272-272
最近对星系分布的观测发现,在宇宙空间存在着尺度为40—100 Mpc的巨大空间。在持续膨胀的宇宙图景中,非辐射物质的成团过程自然地伴随着普通物质密度很低的区域的形成。问题在于这些区域的尺度能达到多大。这就是本文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人类登上月球的20周年。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正式开始着手开发前所未有的“自由”宇宙基地。在人类长期滞留宇宙空间这一时代到来之前,日本读卖新闻社于今年7月30日在日本召开了题为“人类与宇宙开发的意义”的讨论会。会议认为“宇宙基地不但将成为人类进行火星探测的重要基地,而且也将成为开发宇宙空间的国际性合作舞台。”会议期间,该报的记者采访了几位从事宇宙开发的精英,他们  相似文献   

16.
东京健康长寿医疗中心和宇宙航空研发机构等小组在宇宙空间中进行了线虫实验,结果表明在宇宙中存在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二十六年来取得了关于宇宙空间、地球和人类自身的很多知识。当今宇宙生物学和宇宙医学所具有的那些独特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协助了这些知识的获得。  相似文献   

18.
天文学家知道宇宙空间中弥漫着无线电波已经20多年了。这种电波来源于大约150亿年前宇宙发生大爆炸时产生的膨胀热气体。用普通的射电望远镜便能够探测到这种“微波背景辐射”,但因为地球周围的大气吸收红外线,要探测宇宙中的红外背景辐射就不那么容易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理查德(P.Richards)及其研究小组将红外探测器置于无人驾驶的探空气球内,上升到地球大气的最外层进行宇宙红外背景辐射工作已有多年。虽然他们造出了世界上最好的红外探测器,但即使在最高处飞行的气球,在它上面的稀薄空气仍足  相似文献   

19.
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首次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到太空后,便打开了人们宇宙旅行之门。紧接着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108分钟,行程4万公里,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旅行。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着"阿波罗11号"第一个登上了月球,把地球与其它星球联系了起来。之后30多年,航天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人类已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人类要开发宇宙,到太空去旅行、生活,就必须有交通工具把人与物送上去。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目前各种太空交通工具应运而生。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火箭明与飞机的结合体,它既能像火箭那样发射到宇宙空间,又可像飞机那样降落到机场。航天飞机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航天飞机的主体,叫轨道级;下部是固体火箭助推器与外贮燃料  相似文献   

20.
该馆于一九七六年七月开馆,美国国家航空宇宙博物馆为美国宇宙空间飞行提供了一个展示其成果的地方。这座庞大然而又简单的矩形建筑物以及它的彩色玻璃和粉红色的大理石,一方面显得跟它所展出的空间技术一样现代化,同时又同首都华盛顿的古典风格很协调。在博物馆内部,人们将为它的开阔空间而惊叹不已,在它的三个展览大厅内,没有一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