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岛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地理空间分区。其目的是明确区域生态安全重要地区,分析区域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为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提供基础和前提。以青岛市域尺度生态系统为对象,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指标评价的基础上,综合了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青岛市生态系统叠加影响,形成了青岛市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将青岛分为“三区一线”,24个生态功能亚区,为制定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济南市水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基于对流域水生态系统的区域差异提出的一种分区方法.形成生态系统空间差异性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自然地理条件差异和人类活动影响.水生态分区是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分析济南市陆地和水生态系统特点,提出了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等.基于GIS分析技术,得到了济南市一级、二级和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一级分区以集水区水文条件3大水系为依据,分别为黄河水系、小清河水系和徒骇马颊河水系,划分3大流域外加城区组成.二级水生态分区则以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为主导因子.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则反映二组分区内功能差异,运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对流域的生物多样性维持、生境维持、水环境支持、水资源支持4项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空间叠加方法,按主导功能类型完成流域内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  相似文献   

3.
漓江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根据历年漓江流域的调查和研究成果,分析了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漓江流域划分为两个生态分区,即上游非岩溶森林生态分区和中下游岩溶生态分区。阐述了两大生态分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应针对两者生态结构、特点和功能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技术与措施,促进流域生态恢复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保护加权的普达措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国家公园是中国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之一,合理的功能区划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其多目标科学管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方法 以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保护级别为主权重值,权衡农业、社区、交通、人口等因子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目标的影响,利用权重空间叠置法进行空间分析,划分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①采用基于重要生态系统保护目标权重的空间叠置法对国家公园进行功能分区,在确定生态保护目标重要性的同时权衡了公园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和需求,达到了保护和发展兼顾的目的;②根据分区结果,普达措国家公园划分为2个主要的功能分区,其中,核心保护区占总面积的53.35%,一般控制区占46.65%;核心区内重要生态系统占比高,分布集中,得到了有效保护,分区结果较为合理;③普达措的功能分区结果既能保护亚高山重要的暗针叶林生态系统,也增强了功能分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公园建设规划和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自然保护地功能分区方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吉林省朝阳镇为例,基于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适宜性、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三方面的评估结果,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将朝阳镇划分为城镇中心经济区、农业种植生态区、林特生态区和水源保护区4个环境功能区.针对各环境功能分区的环境特点和发展要求,提出各环境功能分区的环境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6.
生态分区即为不同等级的区域生态系统的确定。它表示陆地生物圈或其某一部分的生态系统空间格局。不同等级的区域生态系统空间格局有不同的尺度和形成背景。区域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动态功能。本文根据云南实际,提出三个等级的分区单位,说明其含义,并提供了全省的生态区和生态亚区的系统并予以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生态型用地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小城镇规划过程中过度地以经济指标作为指导而产生的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缺点,提出了小城镇功能分区应该同自然生态分区融合的理念。明确了限定生态分区的自然生态因子特征,介绍了生态分区的步骤和方法。以居住用地为例,分析了小城镇功能用地特征,进一步明确了功能用地同生态用地结合的过程,并结合图例解析了两者融合的步骤。阐明了两者融合存在的困难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2012年6月2日,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办公室在北京会议中心组织召开了"重点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研究"课题的验收工作会议。我校资源学院院长江源教授主持的"重点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研究"课题顺利通过任务和财务2项验收."重点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研究"课题执行期为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大量的农业及生态保护用地被侵占,开发可持续性受到威胁.而目前的城市规划和生态等规划是各自为营,要将经济、生态、环境综合考虑是实现城市和谐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基础上,提出综合采用生态功能控制性分区理念和经济发展适宜性思想,构建以生态为主导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组织从而更全面地进行城市规划.研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城市生态功能控制性区划和经济发展适宜性分区,并采用空间叠置方法确定了九龙坡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区.将九龙坡城市空间功能区划分为禁止、限制、优先和重点开发区4种类型,其面积分别占全区域土地面积的15.54%、24.14%、12.95%和47.37%.研究对目前城市空间规划和生态规划等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扩展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泥石流小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及生态修复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自然灾害,传统的泥石流防治多注重岩土工程措施轻生态工程措施,而生态工程防治泥石流的关键是对流域进行系统科学的生态功能分区.基于此,选择泥石流多发区云南东川阿旺小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自上而下"的分区方法为基础,采用图形叠置法和主导标志法,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和制图输出功能对该流域进行生态功能分区,以实现既防治泥石流灾害又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结合流域的生态环境特征、泥石流灾害特征以及防治工程的可操作性,将流域划分为3个一级生态功能区和9个二级生态功能小区,分析了每个小区的生态功能特征,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对策和重点治理对象.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中国环境功能区划框架体系与现代GIS技术,采用“自上而下”的区划方法,以武城县老城镇为例,将其分为四个生态环境功能区。研究表明,小城镇的生态建设分区管理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依赖于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应用,也为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阐明了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福州大学城周边地区为例,探讨了利用“3S”技术对小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的实用方法.利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航空遥感(RS)数据,闽侯大学城周边区域乡界地图,植被覆盖的相关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基于全数字作业的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一体化技术提取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信息,综合运用“3S”技术,通过对遥感影像的分析,运用环境监测技术,进行大学城周边地区多年生态环境变化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大理喜洲旅游小镇建设是大理旅游发挥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以旅游小镇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为农村加快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探索新路子,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在此基础上,对大理市喜洲镇如何建设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小镇进行了实证阐释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选取江苏省五烈镇作为研究案例,树立生态规划思想,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深入分析城镇发展条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从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镇区生态规划三方面入手,试图在总体规划阶段探求我国小城镇生态规划的途径所在。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各地兴建了大量的乡村旅游项目,但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和产业链的分析,提出了乡村旅游多产联动发展模式,在分析水吉镇现有旅游资源和市场基础下,通过有效联动、整合及优化区域间及区域内产业要素的多产联动模式,夯实水吉镇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推动水吉镇乡村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揭示太湖风景区古村古镇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以及时序变化情况。【方法】基于GIS、R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以太湖金庭镇为研究区域,对其2006年、2010年和2014年3期遥感影像解译并进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再以构建的生态风险指数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景观生态风险综合评价。【结果】太湖金庭镇古村古镇景观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异显著,低生态风险等级区主要位于西山岛东南部和东北部区域,面积比例由2006年的22.76%上升为2014年的30.48%; 较低生态风险等级区主要分布于低生态风险等级区四周,面积比例由2006年的16.10%下降为2014年的14.13%; 中生态风险等级区主要集中在西山岛中心区域,面积比例由2006年的33.29%上升为2014年的34.71%; 较高生态风险等级区主要分布于南端水产养殖区靠陆域方向,北部横山岛、绍山岛、阴山岛等横山群岛区域和其南侧陆地部分,还包括西山古镇周边及古村落区域,面积比例由2006年的10.72%下降为2014年的8.33%; 高生态风险等级区分布区域分别与3个时期的较高生态风险等级区基本相似,被其环绕,主要为西山古镇和沿岛水域,面积比例由2006年的17.13%下降为2014年的12.35%。【结论】太湖风景区整体生态风险程度变化不大,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古村古镇的生态风险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7.
川南地区喀斯特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喀斯特乡村特色旅游,既可带来经济效益又可恢复生态环境.本文主要根据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结合川南宜宾市筠连县筠连镇古楼坝区位条件和旅游资源条件,分析了在川南喀斯特农村地区,将农业观光旅游和自然景观观光旅游相结合,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以促进川南喀斯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19.
都安山区少数民族经济打破低水平均衡状态,需要选择一种生态条件能够得到充分保护和利用、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投入效益明显、有利于要素和产业集聚的城镇化模式。发展这种生态型小城镇要在建设重点集镇和创业园、引导人口集中的前提下,走出一条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发展可持续性定量测度的生态足迹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可持续性定量测度的核心是确定人类是否生存于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生态足迹方法是一种定量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将生态足迹方法应用于小城镇发展可持续性的定量测度,对重庆市巴南区南泉镇200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南泉镇2002年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0.391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