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文基于作者多年从事地图制图的工作经验,以GIS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的融合技术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GIS空间数据的第四个特征,进而探讨了空间数据与地图表达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空间数据的地图表达过程,最后,探讨了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融合生产系统的应用思路,全文是作者长期工作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地图制图的工作经验,以GIS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的融合技术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GIS空间数据的的第四个特征,进而探讨了空间数据与地图表达之间的毛肚,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空间数据的地图表达过程,最后,笔者探讨了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融合生产系统的应用思路,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工作经验,以GIS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的融合技术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GIS空间数据的的第四个特征,进而探讨了空间数据与地图表达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空间数据的地图表达过程,最后,笔者探讨了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融合生产系统的应用思路,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空间数据的地图表达实际上就是恢复地图直接信息的过程,而从地图到空间数据表达易造成地图信息的损失,需要进行地图信息的补充,才能实现地图的完整表达。本文通过分析空间数据与地图表达之间的相对性与差异性,以集成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地图制图技术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地图制图与空间数据生产的新思维,即通用软件系统的开发研究,实现地图制图与空间数据生产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地球"、"数字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GIS不断深入到人们的普通生活中,逐渐走向社会化发展阶段。但数据永远是GIS的血液和灵魂,那么空间数据的采集和获取技术就成为制约GIS发展的关键。地图数据的融合就是GIS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首先对地图融合技术的起源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概述,然后详细论述了地图融合的主要方法,最后就地图融合的应用和主要研究方向作了概括。  相似文献   

6.
宋兰玉 《科技资讯》2011,(25):50-51
从地图到空间数据表达造成了地图信息的损失,空间数据到地图表达(不考虑综合)过程中需要进行地图信息的补充,才能实现地图的完整表达。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内业制图的工作经验,以空间数据在内业制图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融合的应用思路,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张越伟 《科技资讯》2010,(33):54-55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编图制图的工作经验,以GIS空间数据在地图制图中的应用研究对象,探讨了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融合的应用思路,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一种改进的嵌入式导航地图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在嵌入式环境中对地图数据的检索速度,提出了一种动态分块算法.该算法根据导航电子地图中的地理特征数量对地图进行动态分块,通过增加地图分块后数据的存储空间,减少检索数据的时间,从而提高算法实时性.在地图分块后,实现一种融合地图拓扑和D-S证据推理方法的地图匹配算法,以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地图动态分块算法能够提高系统实时性,地图匹配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匹配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9.
孙宇航 《科技资讯》2010,(32):57-58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内业制图的工作经验,以空间数据在内业制图中的应用研究对象,探讨了空间数据与地图制图融合的应用思路,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郝君 《科技资讯》2014,12(22):31-31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是搭建数字城市的基础平台.本文以数字温州为例,采用Oraclellg数据库平台和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对包括矢量、栅格以及DEM等各种类型、各种比例尺的地图数据实施集中、统一、高效的管理.详细阐述了系统软硬件环境搭建、空间数据的组织和建设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及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半自动化的方法构建中文影视知识图谱。以国内影视领域数据为研究对象,对豆瓣网、百度百科和时光网的数据进行本体对齐,使异构数据源语义描述一致。在知识融合方面,借鉴并优化了Similarity Flooding算法的核心思想,实验结果表明,实体匹配的准确率基本保持在85%以上。建立了中文影视知识图谱可视化平台,并提供开放性的数据访问和查询接口。  相似文献   

12.
立体图像质量评价在立体图像处理领域中应用广泛.基于小波包分解的精细分辨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无参考立体图像质量评价算法.选取合值图和差值图作为融合图来评估立体图像,首先,对立体图像对进行小波包分解,基于双眼竞争和双眼抑制原理,将分解后的左右视图进行融合得到合值图和差值图.然后,分别在融合图上提取自然场景统计(NSS)特征和信息熵;另外,考虑到左右视图之间的内在相关联系,提取结构相似度特征.最后,运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来建立感知特征和主观分数模型并预测得到客观评价分数.采用该算法在LIVE 3D立体图像数据库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人眼主观评价结果一致性较高,优于当前主流的立体图像质量评价算法,符合人眼视觉感知特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小目标物体检测精度差的问题,同时不以牺牲速度为代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注意力的多级特征融合目标检测算法。算法首先由卷积神经网络生成多尺度的特征图,然后采用多级特征融合的方法,将浅层和深层特征图的语义信息相结合,提高特征图的表达能力,接着引入全局注意力模块,对特征图上下文信息进行建模,并捕获通道之间的依赖关系来选择性地增强重要的通道特征。此外,在多任务损失函数的基础上增加一项额外的惩罚项来平衡正负样本。最后经过分类回归、迭代训练和过滤重复边框得到最终检测模型。对所提算法在PASCAL VOC数据集上进行了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升小目标物体检测效果,并较好地平衡了检测精度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传统A*算法在路径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插值点跳跃搜索路径算法来改进A*算法。在对栅格环境图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多组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通过起始点和目标点确定目标函数,并搜索出一条最优路径。利用MATLAB软件平台对8组规格不同的环境图进行了路径规划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以减少计算时间、搜索节点数量、内存占用和搜索路径长度。可见改进后的算法在搜寻最佳路径方面的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D-S证据推理的车辆导航系统地图匹配算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地图匹配算法中的匹配道路的选择问题,提出基于D-S证据推理理论的地图匹配算法.根据D-S证据推理的基本原理,结合车辆行驶情况,给出当前时刻车辆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的基本概率分布函数的设计方法.按照D-S合成公式,对位置和方向信息进行融合,并根据融合结果选择匹配道路.在设计方法中,引入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的可靠性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通过适当地调整可靠性参数的值,就能识别出车辆所在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高扬  王晨  李昭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4):10401-10406
车道线检测是实现当前汽车辅助驾驶和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关键,深度学习技术在近年来迅猛发展,在图像识别、图像分割、语音识别及数据预测等方面都取得了出色成绩。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对无人驾驶汽车环境感知中的车道线检测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车道线识别算法。对比研究已有算法,针对其中的信息融合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图上下文信息融合方法,将该方法与VGG(Visual Geometry Group)网络相结合提出融合上下文信息的车道线识别网络VGG-FF,进一步加入空洞卷积提出融合空洞卷积及上下文信息的车道线识别网络VGG-FFD。将该网络模型在公开数据集以及自制数据集上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行人被障碍物部分遮挡导致的检测准确率降低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树形路径半全局立体匹配的部分遮挡行人检测算法。本方法使用SLIC算法进行超像素分割,提升行人的轮廓信息,并使用多特征融合的树形路径半全局立体匹配算法生成深度图;对行人信息和背景信息及障碍物信息使用自适应分割算法进行分离,获取感兴趣区域;将感兴趣区域放置在行人特征明显且稳定的头肩部,进行感兴趣区域的约束;使用降维HOG进行特征提取并生成样本集,训练SVM分类器,最终实现部分遮挡的行人检测。实验表明,本文算法与其它行人检测算法相比,在行人部分遮挡场景下,有着更高的行人检测准确率,证明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传感器融合姿态解算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即高阶线性互补滤波与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相结合的融合算法。该数据的融合是基于加速度计、陀螺仪传感器频率特性和姿态角的微分方程建立的系统模型,将互补滤波的姿态角数据作为该系统模型的观测值,利用EKF算法对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进行数据融合。高阶的互补滤波和EKF的融合算法能够有效的解决陀螺方向的估计偏差,为了证明该算法的可行性,用搭载IMU(InertialSmeasurementSunit)模块的四旋翼飞行器进行了动态和静态的实验,分析对比了最新导航算法、经典卡滤波算法和该融合算法滤波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高阶无源线性互补滤波和EKF相结合的融合算法,无论在静态还是动态的实时性情况下,都能很明显的去除噪声和抑制姿态角的漂移,且提高了姿态角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基于元数据或传统主题图的知识组织模式没有实现知识的多层次多粒度表示,以及知识融合过程中相似性算法准确性不高而影响融合质量的问题,结合全信息理论与扩展主题图结构特点及语义信息,提出了面向多源知识融合的扩展主题图相似性算法(ETMSC)和阈值选取的相关性、层次对应和实验确定三原则.该算法综合了语法、语义和语用的相似性,扩展了主题图元素间组成结构上的相似性,同时充分考虑了涵义及所处语境的相似性.主题图相似性的判别准则与阈值有关,阈值的确定与数据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ETMSC算法与单纯基于语法或语义的相似性算法相比,准确性提高了9.2%~11.1%.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因传统的置信度传播( BP:Belief Propagation)算法生成的深度图并非十分精确而导致深度图的绘制及立体重现存在的失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馈的立体匹配算法,使生成的深度图进一步优化.该算法首先通过BP算法生成深度图,然后由左视点图像与深度数据绘制右视点图像,将绘制出的右视点图像与真实右视点图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