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本的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中国的戊戌变法却遭到了惨败。中日两国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和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是其根本原因,中日两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是重要的外部原因,而中日两国改革的策略与手段不同,是重要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2.
适应主义策略是沙勿略、范礼安、罗明坚、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在东方传播天主教的重要方法之一。适应主义在中日两国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针对对象:日本的平民阶层和中国士大夫群体。适应策略在中日两国工作对象的差异,是导致中国缺乏类似日本兰学阶段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由于彼此地理接近和长期历史交往等原因,文化上的亲缘关系是相当广泛和深远的,特别是民间故事方面的关系则更具代表性。但是,中日两国的生活模式,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的不同造成了中日两国民间动物报恩故事也存有不同点。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孝”是两国共同的传统美德。但是两国的孝伦理在形成时间、对象范围以及行为表现上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来探究造成这些不同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5.
苏相君 《科技信息》2009,(32):I0147-I0147
不同文化圈的语言中对别国的称谓及表述往往有着显著的不同,这种不同有其历史性原因,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原因。本文从英、中两种语言中对荷兰、日本两国(人)的称谓和表述上的差异开始探索了其后的历史与文化性原因。  相似文献   

6.
韩国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问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娜 《科技咨询导报》2007,(21):193-193,195
“文化”这一概念的丰富性,决定了其在语言教学中的所占重要地位,中韩两国由于历史、地理、制度、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两国的文化既存在着相似之处,又有很大的不同。这种相似性和差异直接的表现在了两国的语言上。本文就文化引起中韩两国的语言表达不同做以比较,并对目前国内韩国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尹作涛 《科技信息》2013,(10):211-211
文化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礼仪文化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之间的文化不同,礼物赠答的习俗就难免有所差异。本文将通过分析中日两国礼物的赠答风俗的不同来揭示两国国民心理的差异,以加深对两国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日本国营釜石铁厂(1874-1882年)与中国青溪铁厂(1885-1890年)的技术引进是近代西方钢铁技术向中日两国转移的开始.在对两家铁厂的技术引进过程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两家铁厂停炉失败的原因、技术引进的不同特征,以及它们对于日中两国钢铁技术近代化进程的不同意义进行比较,为进一步讨论中日两国近代化的差异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在国家赔偿范围的立法与实务上,存在诸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国情的不同决定了两国在此方面的差异和各具的特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中、日国家赔偿范围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国法治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中日经济关系的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诚 《今日科技》2004,(10):21-23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已经缔结25年了,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是中日两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中日两国学者共同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教学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转变及新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几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的深刻变革,强调应根据信息技术所能提供的条件,实现其与课程改革的不断融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发展必然以经济的发展为先导,如何发展经济,如何面对发展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轴心力量尤为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中国国情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也发生了变化,转折点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十三大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首先要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的话题,学界看法很不一致,争议颇多。近来,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大力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等一系列重要指示,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中有新的举措和新的办法,要求结合中国国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15.
改革探索初见成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省省属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椐了解,目前我省共有省属科研机构65家,职工万余人。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省省属科研机构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活力倍增。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体制、人事分配改革取得进展,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省属科研机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科研结构,实行课题制,突出重点,抓大项目,加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努力提高创新能力,积  相似文献   

16.
6月2日至5日,科技部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吴忠泽带队一行14人来到山东,在听取了我省科技管理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后,对山东科技管理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人体组织解剖学实验的改进,使人体组织解剖学实验更突出动手能力,使学生对此门实验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18.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服务性均很强的学科,《护理学基础》是护理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其实践性非常强。改革《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技能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早实验、早临床"护理技能培养模式;教学形式小班化;开设二课堂,增加练习机会;情景模拟教学;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方法进行教学改革。从专业情感、技能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比较,改革与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技能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系列改革,使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学生的专业情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均有显著提高,为培养"实用型、能力型"高等护理人才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科学教育专业教材编写中,打破了学科界限,提倡学科交叉和协作,克服传统教材编排体系 中各领域自成体系,互不融合的弊端,通过各个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对科学的整体认识,保 证科学本质的教育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  相似文献   

20.
科学教育专业教材编写中,打破了学科界限,提倡学科交叉和协作,克服传统教材编排体系中各领域自成体系,互不融合的弊端,通过各个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对科学的整体认识,保证科学本质的教育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