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体育消费多样化的社会背景下,社区居民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需求呈现"就近、便捷"的特征,比社区功能建设的预期来得要快.为此,进一步了解社区居民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亦是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应有之义.本文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及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结论表明:一是城市社区居民对设置的"全民健身路径设施"满意度较低,这与设施收缩或拆除让位于居民泊车需求有关;二是在人们健康生活需求和体育生活方式变化中,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活动内容的供给,基本上依然存在很强的传统性;三是居民社区内健身活动骨干在组织和带领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等方面,起到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玲 《科技资讯》2014,(33):225-225
该文以西安市社区居民的全民健身活动实际为出发点,对居民的锻炼现状及其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对于分类指导人们科学合理的健身,丰富市民的健身需要,全面提高西安市人口质量和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淮北市城市居民健身场地设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淮北市住宅小区居民健身场地设施及影响因素等情况进行综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淮北市社区体育尚处于初步发展中,社区场地设施匮乏,经费短缺,是制约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改善城市居民的健身环境和条件,为更好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出相应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阜阳市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实地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阜阳市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体育健身的态度、运动项目、锻炼时间以及参加人员的职业和经济情况等)进行了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认为:当前阜阳市全民健身活动正在逐步深入社区、家庭,居民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有很大一部居民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作用缺乏科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观察法对邵阳市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邵阳市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整体上处于一种良性发展状态:体育人口比例相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但居民整体体育消费水平处于较低层次;居民参与人口结构不很合理、参与形式单一、活动场地设施匮乏,资金短缺、管理不善.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探索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行为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社区居民体育健身行为与健康促进意识整体较强,体育健身锻炼态度积极,锻炼动机明确。但是,目前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项目存在着多样性的特点,锻炼活动项目内容较单一,组织形式呈现自发松散、无序状态。影响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主要因素是时间限制,缺乏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指导,公共体育服务配套设施不足。探讨社区居民健康促进的对策,为政府能够将体育健身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夏利华 《科技信息》2011,(6):275-27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山东省城市居民社区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影响居民体育参与状况的因素,从我省社区体育资源短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现状、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状况、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意识等情况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为提高居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推动社区全民健身的开展提供参考。以加快我国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构建了适合我省社区体育发展的运作模式——社区体育生活化.从理论上对我省农村体育的发展之路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邢台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研究,从中寻求影响邢台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提出建议,以期为邢台市的体育市场和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浅析社区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体育是社区文体服务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社区的归属感、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等有良好的作用,针对我国社区体育存在的投资主体少、消费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发展社区体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方法、针对社区中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促进社区体育活动向深度、广度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许应荣 《科技信息》2012,(32):313-314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的脚步,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而健身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发展社区体育更能够促进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社区居民健身是贯彻全民健身的重要环节,上海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人口密度高,现有的体育设施能否满足广大民众需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究大桥街道居民的健身现状,为推动其社区居民健身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2.
《全民健身计划》已颁布15周年,15年来全民的健身意识、健身要求、健身活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与发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人们的新时尚、新追求+全民健身运动正在不断普及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改善。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访谈法,对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私有企业员工的体育健身运动现状进行了调查,揭示了人们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的现状,为他们进行体育健身运动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议,使他们可以科学地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进而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封静 《甘肃科技》2013,29(1):78-80,106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消费观念也随之更新,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每天锻炼1h,健康生活50年”日益成为人们共识和追求的目标.社区体育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本文通过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分析和对大众健美操特点和功效的分析,认为大众健美操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中具有独特优势,其健康发展对推动社区体育文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区体育是社区文体服务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社区的归属感、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等有良好的作用,针对我国社区体育存在的投资主体少、消费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发展社区体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疆城乡居民体育生活认知及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的放矢地落实民族地区“全民健身计划”提供真实、有效的材料及对策依据,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城乡居民全民健身活动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得出,在区域文化氛围中,特别是具备积极保健意识和良好卫生习惯的伊斯兰教影响下,新疆城乡居民表现出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积极的体育生活态度;以“动”为主的闲暇文化是充裕闲暇时间的主旋律;良好的经济大环境为新疆的体育事业提供着强大的支持.但个人经济水准尚要求体育生活以“少花钱多办事”为原则.建议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强化居民的健身意识;拓展工作思路,改变管理方式;全方位地以健康、文明的生活内容占领闲暇文化市场;引导经济投入向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方向转移;合理利用宗教中的体育成分,为健身活动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6.
钟冬红  钟增志 《科技信息》2009,(31):I0151-I0152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问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宜春市8个社区居民健身活动点的健身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社区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对其情绪、意志、人际关系等心理活动有很大影响,对维护居民的心理健康、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居民和体育工作者、居民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安福县城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情况及条件资源进行调查.结果 表明:全民健身活动条件资源存在经费不足、体育场地器材缺乏、人力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城建工作处于快速发展期等特点.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协同管理;有偿使用、政府维护;保证重点项目、开发弱势项目;保护环境、整合城建;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等措施整合与开发条件资源,来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居民和体育工作者、居民闻卷调查等方法,对安福县城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情况及条件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全民健身活动条件资源存在经费不足、体育场地器材缺乏、人力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城建工作处于快速发展期等特点。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协同管理;有偿使用、政府维护;保证重点项目、开发弱势项目;保护环境、整合城建;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等措施整合与开发条件资源,来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全民健身事业作为公共基本服务的重要内容和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手段,在提高城镇居民身体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特有功能.本论述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兰州市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年龄在25岁至60岁的中青年居民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掌握了兰州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目的、强度、锻炼的形式、主要运动项目及制约因素等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可为兰州市居民的健身活动提供参考,也可为政府推进全面健身事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社区各方面的发展。社区体育能促进全民参与体育活动,有效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提高国民素质,增进国民健康。本研究通过对昆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与评估,探讨符合昆明市社会、文化、经济、体育发展前景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