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的多边外交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和合文化传统中的“和为贵”、“兼相爱”、“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思想中透析中国多边外交思想,分析出中国多边外交思想的共生性、平等性、多样性、自主性,并以构建和谐世界作为奋斗目标,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校园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运用柔性管理理论推进和谐教育管理,是建立适应中国经济新的发展需要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一个思路。柔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用柔性管理的理论,可以指导高校教育管理的和谐化,从而达到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和谐管理。本文主要论述了柔性管理、和谐教育管理以及用柔性管理理论推进高校和谐教育管理的基本思路以及做法。  相似文献   

3.
浅谈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情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是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合理地渗透情感因素,将给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带来生机与活力,产生民主和谐的氛围,增强管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人和睦相处。这一丰厚的“和谐”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传统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5.
关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最根本的任务,也是高校每个教育管理工作的职责。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如何明确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切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探索教育管理工作的规律性,使教育管理工作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加强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用辨证唯物论的思想方法和适应青年学生思想特点的科学方法教育人,从而提高我们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开创育人工作的新局面,是我们教育管理工作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文斌 《科技信息》2010,(26):64-64
和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在社会发展的今天,这一思想对现代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管理要人性化,要顺应学生发展的天性,要创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是近些年来学界涉猎较多的一个内容。人们从不同的文化角度、视野来诠释、理解、探讨、研究“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应当说这对社会现实和学术研究是有明显成效的,也算是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和谐”热潮。当然人们更多地是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去发掘、探寻,而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此类思想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8.
马璇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465-1467,1472
中国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作为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和谐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重要价值。它不仅是一个文化体系,更是一种价值范型、政治理念和社会理想,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源头活水。在当代,我们应当对其去粗取精、积极继承和发扬,传播传统和谐思想的正能量,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对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文化渊源是儒家文化的“秩序和平”论。近代社会以来,“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和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曾经试图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重新找回“和平”、“和谐”的理念,为中国寻找出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平、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中国化,并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0.
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已经成为高校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网络流行用语更是犹如一股强劲的时尚潮流,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不仅对校园传统文化和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也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挖掘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其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和应对策略,成为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张克荣 《科技信息》2007,(12):32-33
我国法律、政策对大学生结婚“解禁”以来,大学生结婚人数呈上升趋势,对他们教育管理成为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探讨了在校结婚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背景、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和薛  张宇 《科技信息》2012,(34):I0198-I0198
教师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的基本方面。由于“扩招”、“升格”等多种背景因素,青年教师构成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主体”——青年教师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乃至高职教育的发展。从教育管理的角度,以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为研究对象,有选择性地调查青年教师幸福感状态,审视教育管理干预的现状,是进一步探讨教育管理影响因素和一般规律、提出教育管理干预策略的基础,对提升青年教师幸福感显得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鬼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起源,陪伴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鬼城”丰都更是鬼文化的集大成者。研究鬼文化的目的在于吸收其精华,使之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最后五年,是“普九”任务实施的决战阶段,21世纪国家教育科技的全面腾飞,必须基于“普九”任务的落实状况,因此,探讨农村初中的教育管理意义十分重要。农村初中管理应当做到五个方面的和谐统一,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完成“提高指导下的普及”任务,为区域内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核心,是中华传统审美文化的灵魂,而老子的天道观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之源头。在具体阐释天道观思想渊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自然无为的天道观思想蕴含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审美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阐述了做好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关键所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和思想教育,旨在为不断提高留学生管理质量而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从现代视野考察中华传统和谐思想,特别是和谐科学观的现代价值及其转换,对于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生态自然观概念,从而构建和谐科学观,促使中国科技崛起。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邓小平的教育管理思想以抓方针,抓头头,抓教师队伍为主线,以提高人的价值为核心,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的,是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理论的精华。其内涵十分丰富。深入学习邓小平的教育管理思想,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根本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管理观念已经严重地羁绊了人的发展。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改革 ,一方面强烈要求要注重人的可持续性发展 ,另一方面又强有力地推动着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高校教育管理如何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把握教育管理的度 ,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三个方面来对“人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根本目标”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和”或“和谐”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熔铸和造就的精华和首要文化理念。“仁”或“仁爱”是儒家理想中的人格美和社会美的集中表现。唐君毅作为港台新儒彖代表人物之一,毕生以弘扬儒学及中国文化为使命。其人道主义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于利用传统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调适人际关系,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精神价值,促进个人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