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探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物理学是1957年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近50年来,空间已成为人类生存的第四环境,其重要性日益突出。20世纪90年代初,空间物理学与空间应用的密切结合产生了专门研究和预报空间环境中灾害性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轻或防止空间灾害并为人类活动服务的空间天气学。文章简要总结了国外及国内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探测的历程和发展趋势,并提出对我国未来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探测发展规划和探测路线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空间天气已成为人类社会在新时代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欧洲深受空间天气的影响,为应对灾害性空间天气作出了诸多努力。梳理了欧洲相关的空间天气计划及其自主或通过国际合作建立的地基和天基监测设施,评述了欧洲为增强抗空间天气风险能力、提升对全球空间天气行动的贡献而完成的空间天气一体化方法评估报告。欧洲是国际空间天气行动的重要一极,未来中欧可就全球空间天气一体化开展全方位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空间天气已成为人类社会在新时代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欧洲深受空间天气的影响,为应对灾害性空间天气作出了诸多努力。梳理了欧洲相关的空间天气计划及其自主或通过国际合作建立的地基和天基监测设施,评述了欧洲为增强抗空间天气风险能力、提升对全球空间天气行动的贡献而完成的空间天气一体化方法评估报告。欧洲是国际空间天气行动的重要一极,未来中欧可就全球空间天气一体化开展全方位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时期我国投资规模合理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灰色理论以及增量资本产出率和经济增长目标,确定了“十二五”时期我国投资规模的合理空间。,结果表明,当投资率不小于23.7%时,我国投资与GDP构成的灰色系统才会保持稳定增长的状态;在既定经济增长目标和增量资本产出率波动空间的约束下,“十二五”时期我国投资率的合理空间为[27.91%,41.86%];目前我国实际投资率已经突破了合理投资率的上限,我国投资率急需进行向下调整  相似文献   

5.
郑世钧教授,1945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6.
陈义伟 《科技资讯》2013,(36):207-207
天气因素对着现代化的产业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天气学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关注与重视,天气学不但决定了产业如何发展的策略,还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天气预报是普通大众直观了解天气的途径,所以天气学的研究与天气预报的研究发展是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着重阐述天气学与天气预报的研究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空间天气指太阳、行星际空间和地球空间(地球磁层、电离层和热层)的状态及其变化,它能够影响到天基和地基技术系统的运行和可靠性,危及人类的生存.空间天气计划包括观测和资料分析,研究和数值建模,预报和服务.本文评述了空间天气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讨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探讨发展近空间飞行器的有效途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于2006年4月17—18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趋势和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副主任沈文庆院士、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航天航空部门有关领导以及相关领域专家8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蓬勃发展的空间天气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成 《科技潮》2004,(6):31
自1957年人造卫星上天,人类进入空间时代。空间科学40余年的发展,最重大的成就之一是使人们认识到除了地球的固体、海洋和大气环境外,还存在一个空间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在这个日地空间环境中,由于太阳上出现的耀斑和日面物质抛射等剧烈活动,常常给地球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卫星运行和安全、以及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和危害,人们把这种由太阳活动引起的短时间尺度的变化,称之为空间天气(SpaceWeather)。空间天气学就是研究空间天气变化的起源和规律,并做出预报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10.
今年年底,中国科学家自主提出的“双星计划”中的两颗探测卫星之一将要升空了。这是我国空间物理探测方面一项重要计划,它与欧空局的“星簇计划”紧密合作,将实现人类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随着日地空间探测和研究的发展,人类将能够预报地球空间的“暴风雨”,无优地遨游太空了。  相似文献   

11.
强激光技术和ICF驱动器研讨会召开5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国家高技术激光委员会、惯性约束聚变(ICF)委员会在我校联合召开了“强激光和ICF驱动器研讨会”.与会代表中有王大珩等1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会上,惯性约束...  相似文献   

12.
在2007年于北京举办第十届中美前沿科学研讨会(CAKFoS)之际.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曹京华,对中美前沿研讨会举办10周年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回顾时指出。中美前沿研讨会不仅推动了中美青年学者跨学科思维和创新以及跨学科合作,而且如同一面镜子,反映了过去10年间中国科学和中国科学院有关工作的发展。中美前沿研讨会始于1997年。10年间,中美两国近300多个研究机构的670多位杰出青年学者参加该研讨会。曾围绕77个当代科学的前沿科学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一次强对流天气的个例分析,对其雷达回波和卫星云图特征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分析了导致这次过程的有利天气学因素。所得结论可用于强对流天气的预报。  相似文献   

14.
日前,结合我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一中国科学院天文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多类恒星脉动的普遍规律”的研究进展,天文学系在北京召开了“恒星振动”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及我校的近20位专家和研究生参加了研讨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天文处董国轩处长和中国科学院基础局数力天文处郝晋新处长全程出席会议并对项目的开展和天文学科的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18年3月15-16日河南省发生的一次春季大风的天气学分析,探讨了大风极值中心出现在豫北地区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了阵风估算(wind gust estimate,WGE)方法的天气研究和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模式模拟了研究区风场的空间特征,评估...  相似文献   

16.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2,(11):76-77
<正>“祝融”号发现火星近期有水活动迹象近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乌托邦平原着陆区通过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与地形相机数据,发现类似沉积岩的板状硬壳层,富含含水硫酸盐等矿物。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洋研究团队推断认为,这可能是由地下水涌溢或者毛细作用蒸发结晶出的盐类矿物,胶结火星土壤后经岩化作用形成,揭示了着陆区近期有水活动迹象。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语方位词“上下”在时间、范围、地位和数量四个概念域中的空间隐喻各有不同,它们表达形式、语义内涵的差异性,体现着不同使用人群的不同的认知习惯。  相似文献   

18.
 空间天气模型系统是在特定的模型计算框架下,对多个空间天气模型进行封装集成,实现对空间天气定量化分析功能的系统.为加强模型间联系,提高模型预报应用水平和国内空间天气预报能力,设计实现了针对中国空间天气模型的系统——空间天气定量化预报系统.该系统采用以计算框架为核心,模型服务组件、可视化服务组件、数据管理服务组件为支撑的思想进行架构设计,提供对5大空间区域模型的高速计算环境,实现模型的封装集成,并以多种可视化形式对计算结果进行丰富的展现.系统具有高效的业务调度和数据传输能力,有效提高了系统运行性能、预报效率和科研用户的交互体验.  相似文献   

19.
作为古典KKM定理的推广,Park在他的工作中介绍了G-凸空间和G—KKM映像.最近,Ding介绍了没有任何凸性结构的有限连续拓扑空间(简称FC-空间)的概念,它包含了C-空间(或H-空间)、G-凸空间、L-凸空间等许多具有抽象凸性结构的拓扑空间作为特例,并证明了FC-空间中的KKM型定理.作为改进和推广,作者在FC-空间中讨论了KKM型定理的一些形式,并获得了FC-空间中Ky Fan型sup inf sup形式不等式和一类极大极小不等式.  相似文献   

20.
对Lindeloeff闭子空间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并从中给出Lindeloeff空间与可分空间之间的关系,指出可分空间不一定是Lindeloeff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