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0 毫秒
1.
采用不同时效状态和随后形变热处理工艺制备了Cu-Cr-Zr系合金,采用微观组织观察、硬度和导电率测试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时效状态对双级时效Cu-Cr-Zr系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欠时效+冷轧+时效工艺和峰时效+冷轧+时效工艺制备的Cu-Cr-Zr-Mg-Si和Cu-Cr-Zr-Ni-Si合金均可获得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优良组合.其中:欠时效+冷轧+时效工艺所制备的合金综合性能更优,但加工热处理过程中性能变化剧烈,材料生产过程中性能均匀性不易控制;峰时效+冷轧+时效工艺制备的合金综合性能极其稳定,易于在生产中控制.不同工艺下的合金性能差异是由析出相与位错的交互作用机制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ZA27 铸造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100℃等温时效在促使合金亚稳相转变的同时,可使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形变热处理工艺对引线框架用CuCrSnZnCe合金的硬度和软化温度的影响,分析了固溶温度和精轧变形量对合金耐热性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退火1 h后合金的组织变化,分析了合金软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经过920℃固溶1 h、40%冷变形,在500℃时效2 h、再进行40%冷变形,480℃时效1.5 h、最后进行20%精轧等多次变形时效工艺后,合金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硬度为177HV,软化温度达518℃。  相似文献   

4.
对比研究了FGH95合金在不同热加工工艺和热处理制度下合金的组织及γ′的分布,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处理后合金的组织及时效后γ′的中心暗场相,测试了室温(20℃)和高温(650℃)材料的拉伸性能,并对高温瞬时断裂区断口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相同热处理工艺,HIP温度越高,时效析出的γ′相尺寸越大;不同热处理制度均能够改变γ′的分布;盐浴冷却明显增大中等尺寸γ′相数量,显著提高合金高温塑性.  相似文献   

5.
对2197合金进行形变热处理,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和TEM观察分析了不同时效阶段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研究了形变热处理对2197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形变热处理2197合金峰时效时主要析出相为尺寸为50~150nm分布均匀的T1相。形变热处理为T1相的非均匀形核提供了优越的形核场所,促进了T1相的析出及长大,减少了2197合金达到峰时效的时间;长宽比较大的T1相的强化效果大于δ′相和θ′相,形变热处理还可以提高2197合金的峰时效强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真空中频感应熔炼技术制备了Mn-Cu-Al阻尼合金,经840℃×0.5 h固溶处理后按不同温度、时间进行时效热处理,借助相关仪器分析了时效工艺对锻态Mn-Cu-Al合金的阻尼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Cu-Al合金在时效过程中发生调幅分解形成了局部富Mn区,冷却后获得马氏体孪晶,且随时效保温温度提高与时间的延长,硬度逐渐增大,阻尼性能先增加后减小,在430℃保温1 h,Mn-Cu-Al合金阻尼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烟气轮机用Waspaloy合金叶片热处理工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烟气轮机用Waspaloy合金涡轮叶片热处理工艺的选择,分析了合金经2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组织与性能表现出的不同特点,结合叶片的实际工作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一种新型高强耐磨变形铝青铜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并研究了时效温度和淬火介质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850℃保温1h,火淬,350℃时效1h,空冷。时效温度对合金性能有显著影响,在400℃以下,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增大,而塑性无明显变化;在400℃以上,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强度降低,而塑性显著增大。淬火介质的类型和温度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常温水是理想的淬火固溶介质。  相似文献   

9.
选取W含量为7%的Al-W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固溶和时效对合金微观组织、硬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固溶时间、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有较大影响。对于含W为7%的Al-W合金,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合金的耐磨性和硬度增强;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的硬度增大、耐磨性增强。实验条件下,合金最佳热处理工艺为530℃固溶80 min,220℃时效10 h。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双级时效工艺对富铁ADC12铝合金的影响,在不同二级时效温度下对合金进行热处理,探讨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二级时效温度的提高,合金中方块状初生硅棱角钝化,树枝状共晶硅细化成球状,长针状富铁相细化且圆滑,硬度逐渐提高。在170℃的二级时效温度下,合金组织分布均匀,布氏硬度比T6工艺的提高了14.1%,但当二级时效温度达到180℃时,合金会出现过时效现象,针状组织再次聚集,硬度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11.
火箭发动机固体推进剂老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影响长期储存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的固体推进剂老化问题,探讨了固体推进剂老化的主要因素;从固体推进剂组分的影响、环境湿度、储存温度等方面分析了其影响固体推进剂老化的机理;对推进剂老化预估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总结和评述,重点分析了固体推进剂老化失效预估的力学性能法、活化能法、凝胶含量法、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法和动态粘弹分析法,并对这些研究方法的内容和结果的可信度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深入研究固体推进剂的老化机理以及结合现代分析仪器的应用等方面对固体推进剂老化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采用铸造-均化-轧制工艺制备了Mg-4.0Zn-1.0Ca-0.6Zr合金,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板材硬度值与抗拉强度都是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在12h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1.2HV和320MPa;延伸率时效8h时最大,达19.2%,随时效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合金板材时效后力学性能的提高是由于在晶粒内部析出了大量的Mg6Ca2Zn3和MgZn强化相所致.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09Mn2Si热轧态双相钢冷拔钢丝经6个月自然时效后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变化。结果发现,无论是冷拔态钢丝还是冷拔-回复态钢丝,均呈现明显的自然时效现象。冷拔态钢丝经6个月自然时效后,强度提高而塑性降低。但是,对于冷拔-回复态钢,不仅强度提高,而且塑性也有明显改善。用透射电镜对钢丝金属薄膜进行了组织观察,并对两种不同的自然时效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对马氏体时效不锈钢Custom455时效过程中发生的组织转变进行分析研究,在组织转变研究的基础上对Custom455时效处理后钢中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做出了理论上的解释。结果表明,560℃时效时该钢的机械性能最佳。从而确定了该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制作弹簧的最佳时效工艺为560—580℃2h时效处理。经此处理后,弹簧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通过残余应力的测定,研究了MonelK-500合金的时效开裂.结果表明,裂纹萌生于表面而向心部扩展.冷加工残余应力迭加时效热应力,以及时效初期表层优先脆化是K-500合金时效开裂的主要原因.机械矫直有利于冷加工残余应力的调整和松弛,能有效地防止合金的时效开裂.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紫外线对以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影响,本文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利用氙灯老化箱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加速老化试验,研究了紫外老化对其电气、力学及热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28天紫外老化后,热分解后的质量残余减少,这是由于紫外及热的作用使得部分区域的环氧树脂由原先的致密网络结构转换为游离的自由基,形成了局部的缺陷。对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弯曲强度下降至原有强度的74%,拉伸强度下降至原有强度的79%,说明老化后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出现了局部的微观缺陷导致其承受外力破坏的能力有所减弱,但仍保持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对电气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击穿电压下降14.8%,介质损耗因数上升12.7%。经紫外老化后,环氧树脂的热学、力学及电气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整体上性能下降程度不大,说明双酚A型环氧树脂具有一定的耐紫外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ZA27合金是目前国内外发展迅速的新型材料。它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该合金利用其价廉的优势,主要用于代替昂贵的青铜合金制作耐磨件。但ZA27合金与传统的锌合金一样,也有腐蚀和老化现象,这种现象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但迄今为止,其机理尚不清楚,也没能提出防止老化的根本措施。本文在研究ZA27于不同介质中的耐蚀性和人工时效时机械性能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微量Sn,Pb和RE元素对该合金腐蚀及老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硬脂酸镧对LLDPE热老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以及DSC、广角X-射线衍射和FTIR等手段,对添加了硬脂酸镧和抗氧剂1010的LLDPE进行比较,研究了硬脂酸镧对LLDPE热老化行为的影响。LLDPE的结晶度随热老化时间增加而进高,相对于含抗氧剂1010的体系,不含抗氧剂1010体系的结晶度提高幅度较大。硬脂酸镧虽可提高LLDPE在热氧分解高温阶段的稳定性,但并未改变LLDPE的热老化机理,在不含抗氧剂1010的纯LLDPE和硬脂酸镧填充的LLDPE体系,LLDPE在热老化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断链、支化和氧化反应,从而导致LLDPE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9.
结合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分析、DSC热差分析和金相组织观察,对一种新型高强Al-Mg-Si合金挤压材的固溶与时效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得到了该合金挤压材不同时效温度下的力学性能,为工厂实际生产中热处理规程的制定以及深入研究提供详细的参考依据.该挤压材过烧温度572℃,熔化温度为594℃;对其进行560℃/2h固溶处理后,以及170℃/12 h人工时效热处理,可达到最佳峰值时效效果,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可依次达到406,340 MPa和18.37%;该合金挤压材发生了充分的再结晶,致使加工硬化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systematic study of newly developed metastable β-type Ti-25Nb-2Mo-4Sn (wt%) alloy with high strength and low elastic modulus, with focus on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associated with aging. The pre-treatment (solution treatment or cold rolling) prior to aging exerts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the subsequent aging response including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mechanical behavior. Even under the same aging treatment, the aging products could be (β+ω), or alternatively (β+α), depending on the pre-treatments. This interesting aging response wa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he mechanism for ω formation. High-density dislocation tangles and grain boundaries induced by severe cold rolling play a key role in hinde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β to isothermal ω, favoring the precipitation of α phase on aging. By aging cold-rolled specimen for short time,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i.e. high ultimate strength of ~1113 MPa and low elastic modulus of ~65 GPa, achieved in Ti-25Nb-2Mo-4Sn alloy.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compositional change indicated that the precipitation of fine α does not cause the enrichment of β-stabilizers in β matrix upon a short-time aging, guaranteeing low elastic modulus of the short-time aged specimen. Meanwhile, fine α precipitates as well as dislocations play a crucial part in strengthening, giving rise to its high yield strength and high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