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在硬制合金矫顽力测量过程中,矫顽磁场.相对剩磁特性曲线决定了矫顽磁力测量仪的测量精度,因此,提高其抗干扰能力跟踪其真实轨迹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JA模型对相对剩磁进行建模,基于粒子滤波算法,对该特性曲线进行动态跟踪与数字滤波,算法应用使样机在不改变硬件条件的前题下,改变了超差率,显著提高了矫顽力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
菱铁矿热处理后的异常等温剩磁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菱铁矿经热处理后在室温下测定的等温剩磁曲线形态,与热处理温度有关。经过500-700℃温度范围内热处理的样品,等温剩磁曲线呈现与普通铁磁质的等温剩磁曲线不同特征。反常曲线的详细形态与磁化经历有关。从零剩磁态出发,逐渐增加磁化场直到300mT,在几十毫特斯拉段,剩磁出现一个峰,以后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再来回施加反向和正向外磁场时,在四个象限内出现高度相等的峰。在第一和第三象限内,峰之后为一坪区。坪高  相似文献   

3.
用直流电化学沉积方法,通过改变沉积电压,在多孔阳极氧化铝(AAO)模板中制备了Co-Pd合金纳米管阵列,分别用扫描电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形貌和磁学性质进行了测试.SEM结果显示,纳米管阵列均匀有序;样品磁性测试结果表明,外场垂直于纳米管轴时的剩磁比(Mr/Ms)比外场平行于纳米管时的剩磁比大,且矫顽力(Hc)随着C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真空500 ℃退火后,样品矫顽力有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4.
尺寸和空间分布对电沉积Co纳米线矫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室温下不同直径的Co纳米线在不同取向下的磁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直径Co纳米线的矫顽力随着纳米线与外加磁场之间角度θ的增大而减小.理论上,应用蒙特卡罗模拟研究了纳米线矫顽力对角度θ的依赖关系.对比理论和实验的结果,得到如下结论:磁晶各向异性对Co纳米线磁特性起着重大的影响,Co纳米线的磁化反转过程不能简单地用球链模型中经典的一致转动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5.
为了得到永磁体开路剩磁的空间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实验测量后,经统计学处理,得出了永磁体开路剩磁按负指数规律衰减的结论,从而为临床上的磁场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菱铁矿热处理后的异常等温剩磁与逆向磁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菱铁矿经过适当温度热处理后的异常等温剩磁曲线的全部形态与初始剩磁态的3个集合相对应。根据IRM曲线存在负微商线段这一事实,提出有逆磁相存在,并用正常磁相和逆磁相的耦合来解释这种异常等温剩磁行为,这种逆向剩磁是在室温下获得的,在弱化时没有任何热过程和化学过程发生,在本质上已与观察到的逆向热剩磁和逆向化学剩磁不同。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超高矫顽力永磁体测量现状,分析了静态磁滞回线仪在测量高矫顽力永磁体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解决此问题,采用"f-2f"原理建立了基于脉冲磁场技术的高矫顽力永磁测量装置,该装置能产生最高8 756 kA.m-1的测量磁场,能够测量高矫顽力永磁体的整个磁滞回线.阐述了该脉冲磁场测量装置的优势、组成结构以及涡流修正方法.经过实验验证,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测量重复性.与国家永磁标准测量装置的对比结果显示:在低矫顽力范围内两者剩磁Br、内禀矫顽力HcJ、磁感应强度矫顽力HcB和最大磁能积(BH)max四个参数的测量偏差在1%以内;在高矫顽力范围,该装置解决了静态磁滞回线仪测量曲线变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服役构件的蠕变损伤进行快速准确评估,利用磁滞回线检测技术,对9Cr-1Mo钢在620℃、145MPa条件下的不同蠕变损伤状态进行参数化表征,探讨了磁性参数矫顽力(HC)和剩磁(Mr)随蠕变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蠕变损伤试样进行金相观察,研究了不同蠕变状态下9Cr-1Mo钢的微观组织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矫顽力和剩磁与9Cr-1Mo钢蠕变损伤过程中的位错,碳氮化物与析出相的演化有密切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说明磁滞回线检测技术在9Cr-1Mo钢蠕变状态及寿命预测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SrFe12O19的二次掺杂配方,研究了料浆粒度及粒度分布、取向度及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对永磁铁氧体材料剩磁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在保证内禀矫顽力HCB≥230kA/m的情况下,材料剩磁Br≥430mT,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Fe含量对FeCu颗粒膜磁滞回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共蒸发法制备了不同组分的FeCu颗粒膜,用X射线衍射仪(XRD)确定了样品的物相组成,用扫描电镜(SEM)观测了颗粒的平均直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样品的磁滞回线,根据测量结果用Origin软件对样品的磁滞回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Fe含量对FeCu颗粒膜磁滞回线的影响.结果表明:FeCu颗粒膜是颗粒取向均匀的非固溶磁性膜.矫顽力、剩磁、剩磁比均随铁含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铁含量为25%左右时剩磁、剩磁比取极小值;而矫顽力在铁含量为30%左右极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