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儿断指再植经验。方法:从1990年7月-2006年4月进行小儿断指再植39例42指,对各类型的小儿断指再植进行探讨。结果:小儿断指再植总成活率90.48%。结论:严格断指再植适应证;彻底的清创;精确无误的吻合血管;认真细致地修复各种组织;果断的处理血管危象;早期功能锻炼等,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及功能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1960年,屠开元教授在狗腿上行断肢再植实验研究获得成功。开创了我国断肢再植外科探索的先例[1]。1963年1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医师成功地为一位断臂工人进行了再植术,轰动了全国[2]。此后,断肢再植技术在全国几个中心医院先后都大力开展起来,使我国的再植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这一技术已在全国的基层医院得以普及,并在许多医院实现了多项突破[3]。可以说,对各种断肢体损伤的病患,大都有再植成功的报道。然而,纵观再植外科在我国的发展史,不得不令人对一些现象进行反思,这不仅有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些思想问题,也有利于调整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断肢再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肢再植术的处理方法,分析断肢再植术的失败原因,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及患肢功能.方法:对30例四肢离断伤的致伤原因、伤情、离断至吻合时间、手术技术及术后功能恢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再植的成功与否及功能恢复的优良与分析研究的因素关系密切.结论:严格掌握再植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再植时限的把握,术中的操作,早期功能锻炼的时限等是提高断肢再植成活率和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1960年,屠开元教授在狗腿上行断肢再植实验研究获得成功。开创了我国断肢再植外科探索的先例[1]。1963年1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陈中伟医师成功地为一位断臂工人进行了再植术,轰动了全国[2]。此后,断肢再植技术在全国几个中心医院先后都大力开展起来,使我国的再植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这一技术已在全国的基层医院得以普及,并在许多医院实现了多项突破[3]。可以说,对各种断肢体损伤的病患,大都有再植成功的报道。然而,纵观再植外科在我国的发展史,不得不令人对一些现象进行反思,这不仅有利于解决…  相似文献   

5.
耳廓完全断离再植的方法多,但成功率极低[1].我们采用显微血管吻合法行断耳再植成功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28例断指再植患者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辫证施护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甘肃省中医院(以下简称该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28例36指断指再植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分期,分别从服药,饮食,休息锻炼,理疗,情志等多方面实施辨证施护。结果:断指再植成活34指,成活率为94.44%,成活患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再植术后进行早期恢复脉络连续的护理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提高了再植成活率,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指离断伤再植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组42例,3指至10指离断伤采用通过补充血容量、显微再植术和术后系统的治疗方法 .结果 本组病例共计131指,成活126指,再植存活率达96.2%.结论 多指离断伤的治疗需要全局观念,注意补充血容量,人员密切配合,保证再植指全部存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逆行吻合血管法再植断指。方法:1995年10月至2005年10月采用逆行吻合血管法断指再植561例,658指,再植须先行指骨固定——吻合屈指肌腱——指神经吻合——指动脉吻合——掌侧皮肤缝合—伸指肌键吻合——指背静脉吻合——指背皮肤缝合。结果:658例指中有601指成活,成活率达91%,术后随访3mo-2a。根据:断指再植3a评价效果评定,优527指占80%,良110指占15%,左21指占3%。结论:逆行吻合断指再植法成活率高,手术时间缩短,使患者减少痛苦,医务人员节省体力,是一种可取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指动脉分支在指尖离断再植中应用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1998年8月~2004年9月,应用指动脉分支移位法,对指尖离断进行再植27例,共32指.结果 32指中成活31指,成活率96.8%.术后随访4~6个月,再植指外形、指尖部感觉恢复优良,效果满意.结论指动脉分支移位法,适用于指尖离断再植.  相似文献   

10.
王彪 《科技信息》2011,(16):341-34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不断发展,各种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而所有运转的机械设备都离不开齿轮,对于较大模数的齿轮在断齿、缺齿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修补和再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用亲身的实践和操作论述了大齿轮轮齿修补和再植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草莓再植病害中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植病害是制约草莓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草莓根系分泌物和腐解物对自身根系活力和SOD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草莓根病病原真菌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草莓根系分泌物和腐解物的化感作用是再植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它们对根系TTC还原能力和SOD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连作草莓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抗病力降低;同时还可促进连作土壤中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及侵染,加重连作草莓土传根部病害,最终导致再植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985年底,美国有一个男孩的耳朵被狗咬了下来。医生在放大40倍的显微镜下,花去12个小时,才完成了难度甚高的再植手术,术后又因血液瘀积变色而用了整整一周的"蚂蟥吸血疗法"治疗。虽然孩子吃足了耳朵再植的苦头,但没有耳朵,那可不行。  相似文献   

13.
小腿节段性毁损断肢再植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腿节段性毁损断肢再植6例报告张衡敏1)李志忠2)(1)珠海市香州区人民医院骨科,519070,珠海;2)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510630,广州)关键词:节段性毁损性断肢;肢体节段修复;断肢再植中图分类号:R681对于节段性毁损性断肢,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髁状突游离再植并发症的原因与预防方法。方法 :对 2 8例高位髁状突骨折行髁状突游离再植 ,对手术并发症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追踪观察。结果 :术后 1年患者中 2 8.6 %有错 牙合畸形、开口与咀嚼障碍、关节区症状等临床症状 ,4 6 .4 %有髁状突畸形、髁状突再移位和骨关节炎等影像异常表现。结论 :髁状突游离再植的并发症与手术方式有关 ,影像异常较临床症状更常见 ,准确复位骨折和稳定固定骨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关于21世纪显微外科发展的几点建议程绪西(北京积水潭医院显微外科)我国显微外科的发展是自1963年陈中伟等在世界上首次报告断肢再植成功开始的,30多年来不仅在断肢(指)再植,而且在修复再造、颅脑外科、周围神经外科、眼科等领域内均发展较快。实验研究也取...  相似文献   

16.
青藏铁路施工中的植被移植回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多年生高原植被独有的高原适应特性,及高原严寒多变、生态脆弱,种草恢复高原植被效果差、成本高、周期长的气候环境条件,通过对高原植被移养、再植季节与移植、养护方法的深入探索,在充分利用路基基底、土场、便道等原有草皮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快速恢复高原植被、及时防护加固路基边坡和代替圬工结构施作草皮水沟的植被移养再植技术。并提高了高原植被移养再植的利用率和成活率。有效地减轻了对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了路基边坡的长期稳定,同时减少了路基圬工结构的数量,节省了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一例拇甲瓣移植指再造手术 ,介绍了再植成功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8.
张掖首例(足母)甲瓣移植拇指再造手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一例拇甲瓣移植蹲指再造手术,介绍了再植成功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美国做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迅速增长。1980年仅有36位病人接受这种手术,而1985年则增加到730名。据专家们估计,到199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500例。1983年,美国共有14家医院可实施这种手术,而现在则增加到80家。心脏再植手术之所以发展快,是因为它给了垂危病人以延长寿命的希望。据统计,心脏再植后,在  相似文献   

20.
张育红 《科技资讯》2006,(34):53-54
本文根据多年生高原植被独有的高原适应特性,及高原严寒多变、生态脆弱,种草恢复高原植被效果差、成本高、周期长的气候环境条件,通过对高原植被移养、再植季节与移植、养护方法的深入探索,在充分利用路基基底、土场、便道等原有草皮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快速恢复高原植被、及时防护加固路基边坡和代替圬工结构施作草皮水沟的植被移养再植技术。并提高了高原植被移养再植的利用率和成活率。有效地减轻了对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了路基边坡的长期稳定,同时减少了路基圬工结构的数量,节省了大量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