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汽车钢板弹簧吊耳支架皮下气孔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预防该产品皮下气孔产生的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瓷件在过高的烧成温度下易形成大量气孔,使瓷件的致密性降低,性能变劣。过烧的原因,一般认为是到了烧结的最高温度时保温时间过长,或烧成温度偏高。作者认为过烧气孔的形成原因,除了晶界的快速运动把气态杂质陷入晶体内部形成气孔外,还由于存在着肖特基缺陷而在晶体内缔聚形成气孔。  相似文献   

3.
利用球墨铸铁凝固共晶膨胀的特性可以有条件地实现无冒口铸造或控制压力冒口铸造。作者用BASIC语言在微型电子计算机上开发了模拟球墨铸铁凝固过程的程序,用数据和图象显示了温度场变化;收缩和膨胀变化;以及缩孔缩松产生的位置。为辅助铸件工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开展了水泥砂浆模拟孔隙液中球墨铸铁表面钝化膜成膜过程的测试研究,分析了球墨铸铁电极的腐蚀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及电荷转移电阻随模拟孔隙液碱度的变化规律,获得了球墨铸铁表面钝化膜成膜条件和成膜时间.结果表眀:水泥砂浆模拟孔隙液的碱度是影响球墨铸铁表面钝化膜形成的主要因素;当孔隙液的p H值在12.5以上时,球墨铸铁表面能形成稳定的钝化膜,其成膜时间随孔隙液碱度的升高而降低,且成膜后的球墨铸铁表面腐蚀电位和电荷转移电阻较为稳定;当孔隙液的p H值为11.5时,球墨铸铁表面难以形成钝化膜.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用于水泥砂浆内衬球墨铸铁管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珠光体球墨铸铁中存在少量破碎铁素体,可以改善球墨铸铁的综合性能.并根据一系列试验和对球墨铸铁的结晶、相变过程的分析,探计了球墨铸铁破碎铁素体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几个合理假设下,论证了一个非平衡化学反应流体-流体界面系统在单独流体不失稳的情况下,稳定的界面层化学反应的加入,可以通过耦合使系统呈现一个不稳定区。  相似文献   

7.
无镁稀土球墨铸铁采用国内资源丰富的稀土作球化剂,完全不用主要靠进口的镁,工厂可直接用包钢一号稀土硅铁合金生产球铁,不需自行熔制稀土镁合金.由于采用了新的球化处理工艺——包底吹氮气法(此法可连续完成脱硫、球化与孕育处理.稀土吸收率高,劳动条件好),同时还试成了炉前准确控制残留稀土量的方法,因而球化稳定,机械性能良好;耐磨性比含镁球铁更佳;皮下气孔倾向比含镁球铁小.但大断面中石墨球的圆整度和大小均匀性似乎稍差.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验研究数据,对氮等气泡借助于固-液界面现存的气膜进行生核所需的析出压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了氮等气泡的长大和迁移特点,指明了凝固速度对铸钢件气孔(氮气孔)形成时的重要影响,从而较完整地阐述了含氮树脂砂铸钢件气孔生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球墨铸铁生产发动机曲轴的现状及发展。讨论了球墨铸铁曲轴的熔炼工艺、合金化与生产工艺方式。重点介绍了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在曲轴上的应用,特别是其在大功率发动机曲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涂料的烧结性及防气孔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氮树脂砂易引起低碳钢铸件产生皮下气孔,为防止气孔的产生,本文对几种烧结型防气孔涂料及其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好的涂料配方具有理想的烧结性,因而具有屏蔽砂芯(型)气体的好效果.文中根据扫描电镜(SEM)观察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结果,提出了烧结型涂料的防气孔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氧化铁红生产过程中加入氧化硅等,作者从实测的动力学数据确定氧化铁红几种生产工艺动力学方程。同时证明:生成普通氧化铁红的化学反应微观上是单分子反应;而生产包膜氧化铁红的化学反应微观上是双分子反应。  相似文献   

12.
对4105发动机缸机缸体铸件出现的批量渣气孔现象进行了分析.电镜分析和能谱分析表明渣气孔是渣致皮下气孔.其批量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各种变化因素的不确定性已超出了工艺的承受能力,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工艺不合理,为了证实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大限度减少铸造缺陷的方法措施,很好地解决了生产中废品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Eyring的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假设基础,指出他的反应物与过渡态在反应过程中总是处于化学平衡的假设是不能成立的。我们抛弃了此假设,由薛定谔非定态方程推导了反应的几率速率,并由假定始态分子处于统计平衡,推导了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的表达式。在主要特征上,表达式同Eyring的公式是相同的,不同的主要点是我们的表达式除了与反应的活化能有关外,还依赖于过渡态到产物态的作用矩阵元。由此我们证明了轨道对称性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4.
石灰石砂铸钢件气孔形成的原因分析与消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国 《科技资讯》2009,(3):117-117
本文着重论述作者单位铸钢件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对造型材料—石灰石砂的特性分析,引申到铸件气孔的形成及预防。用石灰石砂造型,必须根据石灰石砂的特点,扬长避短,否则将会造成多种铸造缺陷,而铸件气孔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气孔是目前铸造行业的“第一杀手”,究其根源主要是造型材料产生气源,气体无法完全排除。本文仅就单一石灰石砂产气机理及气孔形成原因,进行了物理化学等理性分析,并阐述为消除这种铸造缺陷而采取的行之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实验使用36只成熟家兔。实验结果表明,双侧切断颈交感神经可以有效地推迟由于向胃粘膜下层注射石炭酸而引起的耳壳低电阻点的生成和消退时间。作者认为,某种程度上,颈交感神经的活动在家兔耳壳低电阻点形成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不同比率的铁素体-贝氏体两相组织对球墨铸铁拉伸特性和冲击韧性的影响。当铁素体球墨铸铁在900℃奥氏体化,400℃等温淬火,贝氏体体积分数为54%和93%时,延伸率及断面收缩率均出现两个峰值。实验证明,当铁素体和贝氏体的比率在最佳范围时,能明显提高其强度和韧性。X—射线衍射证实,贝氏体为无碳化物上贝氏体。能获得良好的韧性,主要由于在石墨球周围形成环状组织的无碳化物上贝氏体,可能是这种高强度、高韧性的贝氏体在石墨-贝氏体界面阻止了裂纹萌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废钢、增碳剂并适当配入铸造生铁,通过熔炼来获得合格的原铁水,然后经球化孕育处理形成球墨铸铁,为球墨铸铁生产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弗里德曼关于前提假设非真实性与理论真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弗里德曼的实证观点实际上是对复杂现象背后最本质规律的认识。同时,弗里德曼的前提假设对现实进行某种程度的抽象处理,具有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分配阀体试制中出现的气孔问题,着重从合金的铸造性能分析反应性气孔产生原因。由于生成低熔点的氧化熔渣,其中含有较多的FeO。因此促成了金属与氧化熔渣的相互作用,铸件凝固时渣中的FeO与铁水中的C发生反应生成CO气体,并依附在FeO上形成了渣气孔。为了消除球铁件气孔缺陷,在进行工艺设计考虑浇注位置时必须使铸件立放,以减少砂芯对上升铁水的阻力,防止氧化熔渣被拦截,并能顺利地上浮至铸件上端面,待切削加工时切除,确保铸件质量。  相似文献   

20.
水泥熟料形成火用的求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行水泥生产过程的Yong分析,提高有效能的利用率,有必要把水泥生料在高温化学反应时形成熟料的Yong耗进行准确计算,故此,以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做的功--化学反应Yong及反应过程Yong损失为理论基础,计算了水泥熟料高温烧成时各化学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Yong,提出了通过Yong平衡以计算熟料形成Yong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